当前位置:中国江苏常熟燕园概况
类别划分
概况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江苏常熟燕园概况
燕园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位于常熟古城区,一说:为清乾隆间东阁大学士蒋溥之子、台湾知府蒋元枢所建,初名“蒋园”。后为其侄泰安县令蒋因培所有,延清叠石名家晋陵戈裕良叠黄石假山一座,取名“燕谷”,园因名“燕园”。一说:乾隆四十五年,当时任福建台澎观察使兼学政的蒋元枢,渡海遇险,回常熟后,取其回常似“燕归来”之意,故名燕园。

燕园占地4亩多,地形狭长,划分为三区。入门为一区,利用直(西侧长廊)横两廊以及其后的山石,造成园景隐约幽深,使人入园有深邃不可测之感。东折小园一方,有荷花池,“七十二石猴”假山,山石嶙峋,别有天地。尤可取的是从绿转廊经小桥导入山南的童初仙隔,两处遥望,则觉庭院深深,空间莫测。假山之东有高低错落之砖梯与修竹构成“诗境”,由此北入赏诗阁,再进为临水石船,名曰“天际归舟”。五芝堂后为第三区,是园主人生活居住之处,中亦用假山与五芝堂相隔。

园内有“五芝堂”、“赏诗阁”、“三婵娟室”、“天际归舟”、“童初仙馆”、“诗境”、“燕谷”、“引胜岩”、“过云桥”、“绿转廊”、“伫秋”、“冬荣老屋”、“竹里行厨”、“梦青莲花庵”、“一希阁”、“十楼”,乃有“燕园”十六景之美誉。诸景中尤以“燕谷”假山为最。

  
                       






燕园
燕园
燕园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danni_pu(圣丹妮) 2005年8月4日 08点51分 评分:10
  坐落于城区辛峰卷的燕园为江南著名古典园林。首任台湾知府蒋元枢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初名“蒋园”。道光中蒋因培扩建,请晋陵戈裕良筑黄石假山“燕谷”于园中,“燕园(燕谷园)”之名乃著。后园为张鸿所得,又名“张园”。园中有黄石假山“燕谷”以及“三婵娟室”、“天际归舟”等十六处著名景点。常熟燕园,又名燕谷园,始建于清乾隆时,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它占地不多,而构思奇巧,别具一格,为江南名园之一。园中黄石假山,名曰“燕谷”,系清代晋陵叠石大师戈裕良的传世杰作,蜚声海内。


  燕园坐落在常熟城区辛峰巷内,东邻炳灵公殿,南临辛峰巷,西为民居区,其北原有五弦河(已湮没)。该园原为清乾隆东阁大学士蒋溥之子、台湾知府蒋元枢所建,园西即为蒋元枢从父蒋旧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时任福建台澎观察使兼学政的蒋元枢,渡海遇险,回常熟后,即在蒋旧宅东侧辟建园林,并供海神天妃于其中,名为蒋园。

  蒋元枢因其父亲蒋溥与祖父蒋廷锡均任过内阁大学士,家世豪富,筑园极其精良,如窗棂、栏槛等都用名贵的紫檀、楠木雕刻而成。

  此园后被其长子继火奎赌博输却。道光九年(1829年),为其族侄、泰安县令蒋因培(号伯生)出资购得,大加修葺增饰,并请戈裕良用本邑虞山黄石在园中部叠成假山一座,取名“燕谷”。燕谷如真山幽谷一般,巧夺天工且洞壑中有清澈的池水,园名于是大著,园亦因此更名“燕园”,又名“燕谷园”。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园为邑人知县归子瑾购得。光绪年间,燕园重归蒋家,元枢玄孙鸿逵重得,其所著《吾好庐诗抄》中“园林逢旧主”是为实指。

  时至晚清,燕园于1908年为曾任光绪外务部郎中张鸿购得,故又称张园,张鸿且自号“燕谷老人”。张氏著述多种,所撰反映晚清史实的文学名著《续孽海花》即在此园完成。

  建国后,燕园先后为市(县)公安局、文化馆、皮革厂等单位使用。1982年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同年根据常熟城市总体规划,市皮革厂开始动迁其在该园所建的部份用房,并即由市基建局(1985年改为市建设委员会)主持组织园林处陆续进行修复,目前,已大部完成。


  燕园占地约四亩余,平面呈狭长形,南北长而东西较狭,布局独运匠心,空间组合划分灵活而富有变化,曲折得宜,别具一格。

  全园总体可划分为三区。入园门至东西横廊为一区,利用园西长廊和东西横廊前庭院中丛丛翠竹,掩隐其后园景色,使人产生空间幽邃、深莫能测之感。该区之东又巧辟小园一方,北为鸳鸯式四面厅“三婵娟室”,原有蒋因培题匾。张丰玉《瓶花庐诗词抄》中有关此园图题句云:“新竹幽而静,新柳娇且妍,新月一笑来,成此三婵娟,傲他林处士,独抱梅花眠”。道出此室名之由来。室前有荷花池,池水曲折逶迤。池旁假山耸立,怪石嶙峋,状如群猴汇集,奔、跳、卧、立,姿态各异,形象生动,别具情趣,因名“七十二石猴”。山间植白皮松一株,高达数丈,苍劲挺拔,虬枝曲屈,气势雄伟,是为珍品。由庭院而至山林池水,极尽空间转换变化之胜。山南置“童初仙馆”,馆内为书斋四间,布局顺应自然地形,由园东临池短廊与小桥导入,曲折幽静,饶有趣味。“三婵娟室”东侧为两层建筑“梦青莲花庵”,登小楼可远眺虞山风光。由东西横廊至“五芝堂”为第二区,五芝堂为昔日园主人迎会亲友之所,在堂前置“燕谷”假山一座,咫尺山林,石景奇特,引人入胜,而假山之东沿院墙又有以高低错落之廊道与修竹构成的“诗境”,引人遐想,兴味无穷。由此顺廊道可北入“赏诗阁”,出阁下山,可至名曰“天际归舟”的临水旱舫,人移景换,组合巧妙,使该区以“燕谷”为主体之园景,曲折多变,新意迭出,堪称佳绝。假山之西长廊逶迤,沿园西院墙贯通全园南北,直抵五芝堂,廊中部置半亭名“亻宁秋”。人在廊中游,园景犹如连续画卷,美不胜收。五芝堂后至园后门则为第三区,西为“冬荣老屋”,东侧小院,建有“一希瓦阁”、“十愿楼”,该区为园主人日常生活起居之处。

  清人钱泳《履园丛话》中记有:“蒋园,台湾知府蒋元枢构。后五十年,其族子蒋伯生得之,倩晋陵戈裕良叠石一堆,称燕谷,园名燕园”,“园甚小,而曲折得宜,结构有法,余每入城亦时寓也。”戈氏之前,叠山置洞,洞顶均用“石梁平顶法”构筑,即以条石架于两侧山石之上,以为洞顶承重维系,虽亦有佳妙之构,但终不免为陈套。至戈氏始创“钩带法”,将石拱桥构筑桥洞的原理,巧妙运用于堆叠假山洞壑上,为一大突破,由此,将叠山工艺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记述其与戈氏论及堆叠山洞不用条石易于倾颓时,“戈曰:‘只将大小石钩带联络,如造环桥法,可以千年不坏。要如真山洞壑一般,然后方称能事’。余始服其言。”加之,戈裕良堆叠燕谷时,以虞山为蓝本,纯用本山黄石为之,故极逼真,而又运石如笔,变化万端,山以大块石为骨,小石补缀,拼锒对缝,不假外力,且山石纹理、色彩,相接自然、和谐,复又于山南置涧水一泓,蜿流入洞,浑然一体,实有巧夺天工之妙,堪称开我国造园史上一代新风。故钱泳评及“其堆法尤胜于诸家”,而为后世园冶家高度赞赏。戈氏作品除燕谷外,尚有苏州环秀山庄、虎丘一榭园、扬州意园小盘谷、如皋文园、仪征朴园、江宁五松园等,今唯燕园与环秀山庄两处尚存,殊为珍贵。

  自北山磴道而上,山巅植树栽竹,宛若天生,就中原有“五针松”一本,高不寻丈,而虬枝曲屈,倍添情趣。据张鸿《燕谷漫兴》诗:“手植东来二尺松,十年已见万针浓”句,可知此五针松为张鸿出使日本时携回所植,惜已于1982年枯萎。今在原址重新补植。沿山向东攀行即达燕谷峰峦最高处——“引胜岩”,宛如置身虞山剑门,是为揽胜高潮。

  燕园自蒋元枢始建时,有“三婵娟室”、“童初仙馆”、“七十二石猴”等名构胜景。

  蒋因培增修燕园后,在其《乌目山房诗集》中题有:“钱松壶为余作燕园图十六帧,书此奉酬”。从此,乃有“燕园十六景”之美誉。但该诗集未具体谈及园景内容,今据张丰玉《瓶花庐诗词抄》中“题伯生丈燕园图”提到十四景,即:1.五芝堂;2.赏诗阁;3.三婵娟室;4.天际归舟;5.童初仙馆;6.诗境;7.燕谷;8.引胜岩;9.过云桥;10.梦青莲花庵;11.绿转廊;12.亻宁秋;13.冬荣老屋;14.竹里行厨。又据光绪《常昭合志稿》记载,燕园有一希瓦阁、十愿楼、诗境、梅屋诸名胜。此说和张丰玉所述对照除重复者外,加一希瓦阁、十愿楼即为十六景。

  燕园历史上为园主与文人雅集之地,“赏诗阁”中曾罗列朝野名流诗章,如清代名人阮元、郭鹿各、钱泳等吟赏唱和之作皆罗列其中,益使园林增色。昔园中有清人(佚名)集蒋因培诗句所撰楹联曰:“虬桥树合楼对峙;燕谷天开涧半弯。”书斋有蒋因培撰联:“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涉猎传记,不能为醇儒。”

  燕园花木景观丰富。园中除现有白皮松、广玉兰外,昔有桂树、辛夷、紫藤、修竹、梧桐、柳树等,池中植以荷花。晚清更有牡丹种植极盛,品类繁多。燕谷老人张鸿在其《蛮巢诗词稿》中,即有《燕园种牡丹》、《燕园牡丹藤花盛开和李敬舆韵》等诗记盛。本邑诗人杨无恙,曾有《谢张隐丈摘赠魏紫》诗,着意描绘了燕园内种植的“姚黄”、“魏紫”等牡丹珍品(惜后为日寇摧残以尽),可见名花珍木亦为此园之胜。


  燕园历史地位与价值的重要,国内著名园林专家来此考察研究后均予以高度赞赏。早在本世纪三十年代初,著名建筑师童隽先生即曾专门考察过燕园,记述和评价于《江南园林志》一书,并附有部份照片及现场估测平面布局图。1958年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来常调研后所著《常熟园林》一文中,又对燕园布局详加分析研究,高度评价其造园艺术特色与成就,并附有详细测量的燕园布局平面图,可看出建国初燕园除赏诗阁、绿转廊、天际归舟旱船仅余遗址外,其余均保存较好。此后至1982年交由市基建局开始整修前的二十多年中,园中童初仙馆、梦青莲花庵、三婵娟室、亻宁秋、一希瓦阁、十愿楼、冬荣老屋等,有的因破损较重已被使用单位拆除,有的被后来工厂改建作他用,燕谷东部的部份假山亦被工厂拆去,余有门屋、西长廊、五芝堂尚存,破损较重。但该园主体即燕谷与“七十二石猴”两处假山保存尚好,艺术价值很高。全园格局保存尚完整。周围古建筑亦存有平面图与遗迹,也可修复。

  燕园此修复工程于1998年6月开始,依次按原样落地翻建了五芝堂与门屋(已均属结构危房);在原址重建了童初仙馆、梦青莲花庵;翻建三婵娟室前临池廊桥;整修“七十二石猴”湖石假山与山间小径,重建假山前环池叠石,并整修恢复新发现的西侧山洞;重建了燕谷过云桥东部假山,并整理了西部假山北侧山体;重建了赏诗阁及与之相通的绿转廊与诗境景点;重建了天际归舟旱船与船前水池;重建完成了东园墙、园内各类铺地与主次园路的铺装工作;落地翻建了南园墙与大门,并在大门上方嵌置拓自燕谷老人张鸿手迹的“燕园”砖刻门额。2000年7月竣工,燕园有五芝堂、赏诗阁、三婵娟室、天际归舟、童初仙馆、诗境、燕谷、引胜岩、过云桥、梦青莲花庵、绿转廊、佇秋等十二景修复。尚有一希瓦阁、十愿楼、冬荣老屋与竹里行厨景观,需待后园已迁工厂的车间拆除后再行修复,全园主体已基本恢复历史原貌,使昔日精巧绝妙的造园艺术风采重现。

燕园幽居杂咏
[清]蒋鸿逵
故园荷净绝尘埃,怪石玲珑布绿苔。
岭上云归千嶂合,池中月映一奁开。
风廊水榭如盘转,玉竹银藤费剪裁。
长夜纳凉惟小饮,樽前稚子共栽培。
 
→回复
izyguest(爱自由旅游网自游人) 2008年8月22日 16点35分 评分:10
燕园是常熟蒋氏留下的宝贵文物,蒋氏是我常熟之名人,可后人知其不多,现已故蒋宗鲁是其后代,优秀评弹名人蒋云仙是其后代,很想为蒋氏续谱,希望有人给于帮助。
 
→回复

邻近景点
连岛旅游度假区
灵山大佛
周庄镇
同里
沙溪古镇
沧浪亭
狮子林
大明寺
孔望山
甪直
拙政园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