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去敦煌之5——观雅丹初识罗布泊
出发地点:未关联 甘肃 敦煌 沙漠公园 游记 同行人数:0人
文章类型:游记 出游时间:未添加 人均费用:0元
出游类型:自助游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爱自由旅游网自游人 (VIP) 提供
交通工具:火车为主 目的景点:甘肃 敦煌 沙漠公园 敦煌博物馆 敦煌古城 敦煌民俗博物馆 沙漠森林公园 玉门关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驱车去敦煌之5——观雅丹初识罗布泊

玉门关西出,沿一新修的柏油路行约40公里,雅丹风光渐入佳境。

如果我是去新疆,五彩湾是我最大的梦想,观敦煌的雅丹,事先没有准备,但魔鬼城的景观很难抗拒。
大自然的水流与风力的刻蚀,经千万年、亿万年,在许多地方塑造出千奇百怪的形态,其中有一种地貌形态,就是神奇的雅丹。它的典型,就是风蘑菇。

我的思维正深入雅丹时,同伴问:这离罗布泊不远了吧?  司机很肯定答“没错”。

可我手头没有一点关于罗布泊的资料,但罗布泊以占据我整个思维。

罗布泊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东部边缘,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部分,自然成为塔里木盆地的积水中心,曾经是新疆境内最大的湖泊。,发源于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的河流,从北西南三个方向,源源注入罗布洼地。但他已经干涸,而且干旱的地理环境极其恶劣。探讨罗布泊地区的巨大变化,是很多学者很自然的事。

宋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远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也,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罗布泊绝对为人之所罕至,此行我只能边缘游,但也算有志也。有志于罗布泊的彭加木教授,我想:地球人都知道。顺着彭老,我初识罗布泊。

80年代初,被遗忘的罗布泊重新受到世人关注,成为探险考察的热点。这一切应归功于彭加木先生的无私贡献。他在罗布泊地区的神秘失踪,连带着罗布泊,引起了举世关注。他是有志者,从任何记载我们多能了解,但在此我认为要提的是:虽然考察筹备顺利,但有不足,从而导致失踪。首先,时间选择不适宜。五六月,罗布泊地区正值风季,气温剧烈上升,本身罗布泊是极度干燥,又加上高温。后来的余纯顺,也殉难于6月17日,是巧合还是必然事实:6月不宜考察罗布泊。其次,队伍组成缺陷,野外考察经验丰富的地理学家夏训诚因临时有事没有参加。考察中,由于彭加木突发探访古丝路的念头,行动脱离了预定计划,临时的变更,耗尽水和油料,通过电台被指示原地待命时,可能为了弥补他的决策失误,彭加木想希望通过自身努力摆脱困境,留一纸条,脱离队伍单独行动。作为生化学家,缺少在无显著地物标志的荒漠区考察的常识,且带的地图很老不足以信,但他不明白。由于生理的原因和人双腿骨骼长短的差异,在无地物标志地带,人的行走具有很大偏差,常做圆周式行走,在森林中迷路常走回原地,就是这个原因。然而不幸,彭加木却没有转回来,倒在了不知的地方。

扯远了,但写下来我认为值: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近些年,有好些仁人志士群体,他们在走边祖国山河的征途中,不畏艰难险阻,向严酷自然和生命极限挑战。希望他们更多了解野外生存知识,避免卤莽行动,酿成不幸。媒体对挑战自然事件的报道,也应更深入。八月北大山鹰社登山队在西藏希夏邦马西峰遇难,其中事先肯定有失误:攀登西藏西部的高海拔雪山的最佳时机是春秋两季,7至8月份由于气温偏高、雨水多、云层厚、能见度差、山上积雪不牢固,安全隐患较大,登山活动首先需要确保安全;应有经验丰富的专业队员随队做高山向导和技术顾问;应整备海事卫星电话,以备急用;冲击山顶时间不宜安排在下午1点左右,因为这个时间段最易发生雪崩。但是队员们。。。。。。向这种选择肉体的困难,获取心灵的自由,也忒不专业了。后勤安全保障这一观念更应重视。柯受良没有严密的安全保障,他敢飞黄吗?他成功是因为他专业高明。

思索还是要回到罗布泊!感兴趣的当然是考古探险,他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门户,连接着内地与西域,促进着中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我只是涉足罗布泊的边缘,只能津津乐道于其他人的经历:外国探险家和我国近代探险先驱。

显然,最早经历罗布泊的老外,是丝绸商人、佛教僧侣,商人关心的是他们的交易,僧侣注重教义,无暇顾及一路的传说和见闻,因此在他们身上很难有价值的信息。开始出现有价值的探险简略介绍的,我们更应注重,以便更好认识这片神秘的土地。有几个人是我们了解罗布泊的重要途径:普尔热瓦尔斯基,俄罗斯人;斯文·赫定,瑞典地理学家;斯坦因,原籍匈牙利,后入籍英国;热衷于武士道精神冒险的日本人秸瑞超;还有我本人最愿意提到:美国人亨廷顿,他是唯一一位在罗布泊地区仅仅从事地理考察的外国探险家,他只注重于罗布泊地理环境的变迁,没有一丝掠取珍贵的古代遗物。

各国探险家虽然在地理和考古有重大发现,然而他们肆无忌惮破坏、掠夺中国珍贵文物的行为,激起中国人的极大愤慨。通过向政府呼吁,使得外国单方考察改为双边合作考察,因此出现了中国的考古学家黄文弼、地理学家陈宗器等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1959年有一次较大规模的考察,那些考察人员也成为最后一批见到罗布泊水体的科学工作者,当年所摄的浩渺湖面的照片以成绝照。60年代开始,罗布泊地区被列为军事基地,进行着核试验。80年代初,彭加木唤醒了罗布泊。

资源卫星极大地扩展了人类的可视范围,在离地球900公里的高空见到的罗布泊,酷似一只人耳,有耳轮、耳孔,甚至还有耳垂。怎样成形成“大耳朵”的呢?道理很简单,是罗布泊水面不断收缩的结果。收缩一次,留下一道波状的湖滨,结果出现了一道道“耳轮”,最后干涸的部分,是“耳孔”。“大耳朵”不是罗布泊的全部,到底有多大,相当于我国现有最大湖泊——青海湖的5倍多。

我很想知道罗布泊干涸的原因,为什么这地区是干旱的气候环境?但我知道,环境的恶化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是分不开的。我们现代人谁多有这样的认识。但显然这不是主要原因,雅丹地貌的形成需要千千万万年,而那时没有人类,有也没有能力去影响环境?地理学等等的综合问题。神秘,罗布泊!

神秘的罗布泊到了,而我只能涉足其某一边缘地带——玉门关外的雅丹。这只是罗布泊中的一点神奇。

雅丹是一种风蚀地貌,他与沙漠地貌相似,是风力吹蚀的结果。这是我学到的教科知识,其实不准确。司机纠正了我的知识:流水的侵蚀也能形成雅丹,主要分布在临近山地的地方。不能眼见为实,我固执于自身的知识层面,但还是牢记着司机提到的三陇沙雅丹——流水后的雅丹。

我坐在车的副驾驶员的位置上,仔细观察公路两侧的地形地貌,透过挡风玻璃望去,公路两侧山石裸露,透着极度干旱恶劣。仍有飞弹基地和靶场,高科技的时代,无须为其射击精度而担忧。有小小湖滨出现,白花花的,居然有水,那是盐湖,可惜规模太小了,司机为我们惜叹。盐漠的景观很迷人,这个地方只能是一点的盐壳龟裂,土壤中一丝能指出盐层。

看见了,两根孤零零的高大的柱状雅丹,是想象中的,前进,雅丹风光即将渐入佳景。前方不远在路边,一个巨大的龟状雅丹,背上还驮着重物。看见他,顿然想起《西游记》中驮着唐僧师徒横渡流沙河的神龟。
神龟驮着我们进入巨大的雅丹群。许许多多的单个雅丹,奇特的造型令人叹为观止,在一个小丘上又压着一个小丘,两者接触面积十分狭小,却承受巨石的万钧之力,这是大自然的杂戏。高大林立的雅丹中,既有如联合舰队,也有古代金子塔狮面相,偶有小巧别致的孔雀开屏、楼台亭榭、人兽鸟鱼,真是无所不有。
大自然精雕细镂的雅丹,千姿百态,我以飘飘然不知所在了。

我知道,不只是神奇的雅丹,还有许多迷人景观,点缀着罗布荒原。

作者:epicurean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网友评论
 
目前,没有 网友评论 等信息,您可以成为第一个对它发表评论的人
更多文章列表
“萍踪浪迹”独行走西北(八): 敦煌三日
“萍踪浪迹”独行走西北(六):嘉峪关小记
“萍踪浪迹”独行走西北(五):张掖
“萍踪浪迹”独行走西北(四):武威
“萍踪浪迹”独行走西北(三):兰州
“萍踪浪迹”独行走西北(二):天水

目的地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