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黄山
出发地点:江苏 宿迁 安徽 黄山 3日自助游 同行人数:0人
文章类型:游记 出游时间:2005年10月4日-10月7日 人均费用:0元
出游类型:自助游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天堂之约 提供
交通工具:汽车为主 目的景点:安徽 黄山 黄山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游黄山

 
早就听明末大旅行家徐霞客言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怎么能错过呢?暑假是个旅游的好日子,于是我便和几个同学相约,踏上了寻访黄帝足迹之路。黄山位于安徽黄山区和徽州区的黟县、休宁、歙县三县交界处,经过两个小时的火车再加上六个小时的盘山公路,我们才到达屯溪,这里有著名的老街,古朴的明清建筑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云峰茶透着淡淡的清香。厚重的徽砚雕刻精美,令我爱不释手,可它的价格也令人咋舌。可是那梦中的黄山离我们还有六十公里,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才真正来到了黄山脚下的汤口,这是一个小镇因温泉由此流出而得名。面对黄山所在的方向望着那深蓝的夜幕,我勾勒着心中的黄山。

  早听说:“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第二天我们玩的就是东海的水,有九龙瀑,翡翠谷,凤凰源,九龙瀑的水如银练一般从香炉峰和罗汉峰之间坠落,逐级而落,颇有气势,又似九条巨龙腾空而降,长吟入潭。相传这就是黄帝养龙的地方,如今,物是人非,那份豪迈之气却还保留着。翡翠谷的水则缓缓而行,拾阶而下,轻轻地从岩石上淌过,水声潺潺,风声沙沙,如恋人间的私语,难怪它又被称为情人谷,李安更是选择了这里拍摄影片《卧虎藏龙》。凤凰源是新安江的源头,这里的水最调皮,它在山石间左冲右撞,游刃有余,溅起朵朵浪花。我们干脆脱了鞋沿河道而上,在水流间跳跃,任碧流从脚背上淌过,别有一番情趣。这里的水清澈透明,一望到底,当你伸手触摸它们时,只觉得一片清凉,顿时驱走了旅途的劳累。舀一口清泉,只觉得甘甜可口,清冽冽的水流一直滋润到心底。

  第三天真正的考验才开始,我们终于要登黄山了,黄山的主要游览部分被称为天海。黄山古称黟山,属峰林状花岗石岩体,后因黄帝在此炼丹成仙而得名,如今山上还有炼丹台等遗迹。为了节省体力,我们先从云谷寺做缆车到达白鹅岭,行使在半空中,山峰在云雾缭绕中若隐若现,既有泰山的雄伟,又有华山的峻峭,千姿百态,如诗如画。低头往下望,在绿树掩映中有弯弯曲曲的登山小道,还有辛苦劳作的挑山工,这倒也难怪山下一元一件的雨衣到了山上就成了十五元了,黄山山顶所用的物资都是靠他们这样一步一步挑上去的,风雨无阻,令人肃然起敬。一下缆车只觉得一股寒意扑面而来,我不禁打了个哆嗦:哦,已经在黄山的半山腰了。

  这天黄山的天气不是很好,天灰蒙蒙的,后来居然下起了倾盆大雨,直浇得人阵阵发凉,裤子也湿了一半,幸亏准备了雨衣。等雨势稍小一点,我们便真正踏上了登黄山之路。登黄山有个规矩,“观景不走路,走路不观景。”盖因黄山太险,台阶边就是悬崖,倒崖落我左,绝壁临我右,令人触目惊心,只得小心翼翼得攀登。黄山四绝是奇松,怪石,温泉,云海,生长在海拔1200米之上的松树便称为黄山松,它体态优美,婀娜多姿,而且坚忍不拔,托于高山之上寄于绝壁之缝,沐着霜风雪雨,就渐渐干挺如铁,叶茂如云,令人称绝,更奇的是如果把它移种到山下,它就演变为普通的马尾松,正是黄山这片奇妙的土地孕育了这美丽的黄山松,它以石为母,以云为乳,以铁为杆,游人见了都要敬之仰之了。行在山路间,但见两旁的松树在悬崖峭壁上舒展枝条,苍劲刚硬,且怪石林立,颇得李太白“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之意。清代学者魏源曾说: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衡山如飞,道尽五岳之风采。而黄山却独揽了这些特点:行有老人峰,坐有文殊院,立有石柱峰,卧有狮子峰,飞有飞龙峰,雄伟奇特,玲珑巧石,各尽奇妙,衡岳的烟云,匡庐的飞瀑,峨眉的清凉,兼而有之。置身于此,照相根本不用选景,随便一抬手就是一幅绝妙的山水图。由于云雾的关系我们没能一睹飞来石的风采,可佛家有言,有失必有得,没多久,雨过天晴云开雾散,居然出现了冬天才多见的云海。白色的云朵在墨绿的山体间翻滚,汹涌澎湃,浪涛滚滚,变化多端,且移动迅速,气势逼人,正如古人所写,“白云抱幽石”,“云聚岫如复”。我曾见过庐山的云海,相比之下那更象一个大瀑布,而黄山的云海真正显出了威武的帝王之相,云蒸雾涌,淹没了远处的山峰,使其成为点缀的小岛在云中忽隐忽现,真个是云深不知处。只是不知白云生处是否有人家?热烈处卷起千堆雪,排山倒海,激石无声,难怪有人说:“黄山没有云就象人生没有梦。”阵阵轻风扬起层层薄雾,而且随着风向的飘忽不定,云海也跟着变幻莫测,仿佛处于梦境中一般,美不胜收,谁信天地间,竟有山头海,云使黄山成为一个梦,一个谜。此时就想借用徐志摩先生的诗句:“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过了海心亭,行不多时,我们就来到了光明顶,它高1860米,仅比最高的莲花峰低4米,因在黄山诸峰中受阳光照射时间最长而得名,也是观日出的佳处。虽说它不是金庸笔下那个充满神奇的光明顶,我们也没有会到风流倜傥的杨逍。但站在峰顶往下望,杜工部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立刻涌上心头,此时白云已被踩在脚下,整个人飘飘欲仙,似在云中漫步,真欲乘风而去。山是那样伟大,人是如此渺小,骄傲的心早已被这广博的气势熨得服服帖帖。此时语言与自然相比竟是如此贫乏,李白一向喜欢在山水中吟诗高歌,他也曾到过黄山,可奇怪的是他并没有留下赞美黄山的诗句,这令人费解。而等一代文豪郭老登上黄山之后,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黄山奇拔万万倍,诗人搁笔不能提。”大自然的奇妙令诗仙也叹为观止。难怪清代诗人龚自珍只好捋须长叹:“千诗难穷,百计徒作。”在这里,自然的震撼力使人无法再多说什么,只剩下刻在石壁上的“果然”、“观止”、“如何”……除了赞叹,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再往前便是莲花峰,如一朵夏日里怒放的红莲亭亭玉立,真是“壁立芙蓉万古看,削成松槐隐高盘。”,但因雷雨安全起见我们没有登上它。走过了狂风大作的鳌鱼背,钻过了水流湍急的鳌鱼洞,再向前约5分钟的路程便是百步云梯。它虽没有鲫鱼背那么恐怖,可也仅供两人侧身而行,台阶又窄又陡,壮着胆子回头一望,只觉得两腿发软,只好低头走路。此时黄山的怪石也令我大饱眼福,奇石林立,鬼斧神工,或坐,或仆,或立,或屈;欲跳,欲扑,欲飞,欲行,叫人不得不叹服大自然造物的神奇,钟灵毓秀都归了黄山。好容易到达了玉屏楼,终于看到了著名的迎客松,它虽没有在其它资料中所见的那么大,但是那种雍容大方的气质是无可比拟的,它立于悬崖绝壁,拼命地吸天地之精华,探出枝叶追日,伸着根须找水,与风斗与雪斗,才成就了自己。它如一位美丽的女主人,微笑着向客人们伸出手,迎接着四方来客。在旁边的石壁上都是出自名家手笔的摩崖石刻,淋漓酣畅,笔意自如,潇洒豪放,透出黄山的文化底蕴。作为世界自然文化双重遗产,黄山以它独特的风姿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回头三折望黄山,相思都在白云间,这个奇妙的地方曾牵动了多少游者的心啊!

  接下来就是下山了,走过好汉坡,就是黄山72座山峰中最险的天都峰,可惜为了保护植被天都峰关闭5年,它与莲花峰轮流开放。我们只能站在它脚下看着那近乎垂直的山路想象着它的神奇,和那奇绝的鲫鱼背。刚下山时,大家还很兴奋,一时兴起还在蒲团石以天都峰为背景拍了短片,美其名曰:“决战黄山之巅”。可是过了小心坡、半山寺之后,面对怎么也走不完的台阶,只觉得双腿越来越沉,膝盖隐隐作痛,还真应了导游的话:“上山气管炎,下山关节炎。”走到后来根本就是简单的机械运动,都快麻木了。什么“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早没了心情去体会,倒是路边见到几只活蹦乱跳的小松鼠,才提起点精神。后来等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一看时间,导游说快也要两个半小时的山路居然被我们一个半小时就解决了,想想还挺佩服自己的,毕竟年轻是一项无可替代的财富啊。

  第四天我拖着两条沉重的腿告别了黄山,望着那渐渐的远去的背影,我开始明白为什么国画大师刘海粟不顾年老体迈要十上黄山了,岂有此理说了不信,真正妙绝到者方知
 
来源:榕树下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网友评论
 
izyguest(爱自由旅游网自游人) (VIP) 2005年10月26日 14点55分 评分:10
我也是在2004年秋天登上了黄山。不到黄山真的难以想像它的美丽、它的神奇。年轻真的是一笔巨大的资本。我不敢想像在七八十岁的时候还有勇气到达这天下奇山。下山的那日,两三个小时导游带我们走了整整34里路!!现在想起来后怕。
 
→回复
 
更多文章列表
黄山 累并快乐着(二)
黄山 累并快乐着(一)
天马游安徽黄山
皖南行 节选
黄山两日完全自由行
黄山行

目的地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