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彩之南---一人背包走云南
出发地点:未关联 云南 大理 大理古城 游记 同行人数:0人
文章类型:游记 出游时间:未添加 人均费用:0元
出游类型:自助游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爱自由旅游网自游人 (VIP) 提供
交通工具:火车为主 目的景点:云南 昆明 大理 丽江 西双版纳 大理古城 喜洲 苍山景区 洱海景区 蝴蝶泉 虎跳峡 民族风情园 茶马古道遗址 苍山公园 苍山索道 洱海公园 中国馆 泸沽湖 白水河 云杉坪 牦牛坪 玉龙雪山 虎跳峡 洛克故居 四方街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云彩之南---一人背包走云南

云彩之南
--独自背包走云南


早已听说“云彩之南”这个地方,这个暑假终于有机会去看看了。我在云南呆了十几天了,一个人过来的,在昆明就住在云南大学。这次一个人的旅游真是太棒了!在去昆明的火车上就看到了很多美景。看到了云海,火车好象开在云彩的上方。看到了少数民族的村寨。火车穿过一个又一个的隧道,就好象在大山的身体里穿行,人的力量真大啊,那么多那么大的山也能征服。云南的气候真的是很舒服了,真的是四季如春。但是这里的阳光很晒人,很耀眼。第一天,同学带我去逛昆明市。昆明不是个很发达的城市,没有很多高楼,但是很干净,走在大街上很舒服。人口也恰到好处。在昆明最热闹的地方,也不会觉得太挤,但仍然算得上热闹。昆明现在和中国其他的城市一点区别也没有,不要指望在市内看到很多人穿少数民族的服装。云南大学也是个老大学,本部就在城市的中心周围,学校不大,但是有老树,老房子和林荫道,有大学的感觉。同学有一个很贵的专业照相机,去买胶的时候被推销了一个三角架,然后我们就扛着三角架到处乱拍,看上去就象两个专业的摄影师。8月2日是一个少数民族的火把节,很重要的节日。当天晚上下雨,走道民俗村的门口我们又回来了,后来我才知道这里的火把节不正宗。要过真正的火把节要去少数民族自治区。
3号我一个人去石林,阿诗玛的故乡。早上很早起床去赶旅游专列。那是一辆很舒服的火车。在火车上我和两个荷兰人和两个以色列人坐在一起,我们用英语可以比较流畅的交谈。那些老外都是从国内带上一本有关中国的旅游指南,他们不懂中文,但仍然自己过来旅游的,和我一样想尽办法省钱。他们已经差不多逛了大半个中国了,都说中国是“wondful”,和他们以前的想法不一样。他们问我有关中国的高考,还有三峡库区的移民问题(有些敏感哦!我告诉他们中国政府做的很好),还有让我教他们怎么样礼貌的去打招呼,还有谈论各自国家的习俗啦,语言啦……很投机。那个以色列的男孩还给我一张他在丽江住的民居的卡片,介绍我去住那。那个男孩是和一个女孩一起来的,女孩刚从军队出来,就要去大学了(以色列是人人都要服兵役),我很奇怪他们的国家现在正和巴勒斯坦闹得一塌糊涂,他们怎么还有心思出来旅游,但我没问他们巴以冲突的问题,怕伤害人家的民族感情。火车上有穿着少数民族服装的“阿黑哥和阿诗玛”来推销旅游服务,那是由石林管理局办的,可以放心参加,很合算,服务也很好。学生可以有优惠,一百快包括了门票,中午的午饭景点之间的包车和导游费,比自己走好多了。我觉得云南旅游服务水平对内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对外服务还差得很远。车上的乘务员只会说“tickets please”但是车上老外很多,没有人懂中文,推销旅游服务的人也不懂英文。那个“阿诗玛”还找我去帮忙,正好碰到一群法国人,我就用英文夹法语给他们介绍,真搞笑。那个漂亮的“阿诗玛”用崇敬的目光看着我,感觉好极了。最后由于没有英文导游没有老外加入,那些老外还想把我拉出去跟他们一块走呢。要不是我已经买了票我就去了。不过也好,自己去真是太不合算了。我们那个团的三个“阿诗玛”导游很好,给我们的感觉就是真的是尽心尽意的服务,象朋友。虽然她们三个不算漂亮,但确实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旅游团里我和两个福建人混熟了,一个团的人都很友好。我们先去看了瀑布,然后去看石林。哎,人实在是太多了!任何地方只要人多了,就不美了。过度的旅游开发真令人遗憾。游完石林,我们还去喝茶,这是我第一次享受茶道,那个泡茶的“阿诗玛”很漂亮,介绍也很专业。
下午4点半。我乘专列回到昆明。因为我被告知石林的火把节昨天已经过完了,太遗憾了!所以我只有去昆明的民俗村去过。可是那个火把节完全变味了,不伦不类。居然有HIP-HOP.还有“跳艳舞”,蹦的……真是让我喷血。当然也有少数民族的表演。到了十点多,总算开始有点味道了,民族乐响起,整个广场的人疯狂了,大家手牵手围着火把跳民族舞,当然有很多都是乱跳。穿时装的汉族和穿民族服装的少数民族一起狂欢,还真是有民族大团结的感觉。白天的“阿诗玛”告诉我们,他们寨子里的火把节有对歌,抢亲,跳舞……她还告诉了我们很多习俗,太多了,就不在这里说了。这里的火把节到更象是狂欢节。这就是我这几天全部经历了,只是个开端,昆明没有太多特别的。重头戏应该是放在大理和丽江,老外说那里是amazing and perpect,希望现在不要有太游客在那,不要有过度的开发,今天晚上12点,我出发去大理
那天晚上和朋友吃过了云南的烧烤之后,直接就奔去了火车站,赶11点半的火车去大理。到车站时只有十点多,等车的人很多,都是要去大理玩的游客。我买的是最便宜的一趟车的硬座票。我站在一个穿一套牛仔装的女孩子旁边,她身材很小,一个人。突然跑过来一个中年人,找我们换票。他是旅行社的,说什么他的两个客人晚了,需要我们那趟车的两张票。我的票是硬座的,车上没空调。而他的是空调卧铺票。他和我们再三纠缠,最终我一分钱没加就换到了他的硬座票,而且可以提前走了。我和那个女孩上车后大笑不以,捡了个大便宜。然后我们认识了,她也一个人出来,可是已经入了团了,她很后悔,后来我知道去大理和丽江随团的话,会损失很多东西。
第二天早上,我们到了大理。一下车就看到一条长长的队伍。穿着白族服装的一大群女导游拿着牌子接人。下去后还会不断的有人问你要不要入团。为了摆脱纠缠,下车后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有人接“。送走了那个女孩,我就直接坐上了去大理古城的巴士。一路上,汽车穿行在苍山洱海之间。在你的左边是高耸巍峨的苍山,右边是一篇白茫茫的洱海。真的是美极了。车开了好久,终于看到在苍山的脚下出现了一大片建筑,远远的看去,因为不清楚,所以有点象雅典的古城。终于进城了,城里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好(现在我这么认为)。首先我得找地方住,在大理并不觉得人很多。开始准备去青年旅馆,后来发现城里有很多类似的旅馆和民居。都是提供租自行车和免费上网的。几乎所有的都是按床位算钱的,从十元到二十元一天,很合算,而且里面的人都很好,有机会认识新朋友,很多老外在里面。最后我住在了自行车旅馆,里面的接待员回讲很多语言,她去过很多国家,经历很是让人羡慕。里面的人很好,很快大家就成了朋友,和我一块住的是一个华南师大旅游专业的研究生,来这里做论文,我帮他填了一分调查表。我住的自行车旅馆就在洋人街的旁边。洋人街其实是一条很短很窄的小街,街的两边都是咖啡馆和西餐厅,也有卖小玩意和工艺品的小摊。那的气氛真的很好,就象在外国的一条咖啡街,经常老外的数量会比中国人的多(只要不在旅游旺季),这儿通用英文,中文排第二。
在大理,走在路上常会有当地的人问你要不要坐苍山索道,要不要做船游洱海。做索道的来回价格是固定的,没问题。但做船就要小心吃亏了。到的当天我就去了苍山。先在城里租马车,很便宜,两三块就够了。相信大多数城市里的人以前从没坐过马车。而在云南这是种很普遍的交通工具,包括在昆明。赶车的白族老大爷很好,这的人感觉都很好。我是做索道上的苍山(其实可以自己爬上去,或骑马上去),在索道上可以看到大理古城的全景:在洱海边坐落着的一片古老的建筑群。刚从索道上下来,碰到了一对法国老夫妇,他们自己来玩的,没导游(后来知道觉大多数老外是不跟团的)。他们的英语很差,正好我可以多少帮上一点忙。在路上,那个先生跟我讨论马克思主义,全用法语,弄得我云里雾里,只能听懂大概意思。后来我们走散了。中午在半山腰歇脚。和两个广州来的女老师和一个白族的赶马的大哥聊了半天。那个大哥告诉了我们很多东西。他说夏天的时候不能去苍山顶,会冻死人。夏天时,人的外面是热的但里面是冷的,很容易就冻死了。冬天时外面是冷的但体内却是热的,冻不死。在苍山顶上,喝酒感觉不到酒味,吃辣椒感觉不到辣味。接着我继续在苍山上乱逛,又碰上了两个法国来的年轻人,一对情侣。我们一起度过了整个下午。黄昏的时候,他们要走一条远路下山。我们约好晚上到洋人街吃饭。晚上我们在西藏咖啡点了牛排,批萨……这里的西餐很地道而且真的很便宜。晚上的洋人街特有气氛。街上,酒吧里总是有人跳舞,不同国籍的人一起喝酒交流旅游心得,太享受了!
在大理的第二天,我去喜洲的严家大院,是白族人的民居。忘了给你介绍一点有关白族的东西了。白族就是五朵金花的那个民族。白族的姑娘头上戴着“风花雪月”白色的帽檐代表雪,冒须代表风,帽子上的花绣代表花,帽子的弯沿代表月。白族最有名的算是他们的扎染工艺和他们的“三道茶”了。在严家大院我看了三道茶表演,但没喝到,为了省钱。出来时,随着一个白族妇女去了她家参观扎染厂。当时是一个人,听说他那懂汉语的人不多,在加上听说很多少数民族很野蛮,真有点怕被她骗到村里给强了。后来才知道白族是个很温顺的民族,不象回族那么凶悍。难怪碰到的人都那么好。在他家,我看到了染料和真正的白族人现在居住的村子。有于不好意思,我在明知道价格的情况下花比较高的价格买下了他们的一块扎染。随后又来了几个从香港大学来的学生,好象是来做社会调查的。我接着步行去了蝴蝶泉,票价很贵。听说这个季节没有蝴蝶,不值得,就没有进去。最后回古城去大理三塔公园。这个时候任何地方的票价都暴贵。进去之后总觉得不值得。在三塔圆里认识了一个上海的老师,他也是一个人出来的。他算是个自助游的专家了,89年就考了导游证,已经跑遍了整个中国,云南是他第二次来了。他准备写一本自助游手册。跟他一起的是一对母女,也是路上认识的。母亲是四川音乐学院的老师,女儿是四川大学中文系的,和我同级。他们也是四川游的专家。这样的母女真少见据他们说,这的山比四川的山差多了。要想玩山,还得去四川。但他们告诉我丽江的古城是中国最好的,他们从丽江过来,徒步走完了虎跳峡,路上翻了很多塌方路,还跟着马帮走了好远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这条冒险线路),象传奇一样。
第二天乘船去了洱海,被船家小宰了一刀,不算过分。认识了一群广西旅游学校的学生。这两天所看到的风景也许不是最好,不是最特别。但我认识了很多朋友,真正深入到了当地的人家,感觉真的很好。下一站:丽江。在买去丽江的车票的时候,碰到了在苍山上认识的两个广州来的老师,跟他们约好丽江见,其实之前也和那对法国情侣约好了丽江见。
如果你要来云南,建议先去大理,如果去了丽江再去大理,就觉得大理没什么了。
在坐去去丽江的车时碰到了那对四川的母女。这里是个很小的地方,路上碰到的朋友很容易就在城里再碰到了,很多人,你在大理认识了,不用留地址,很有可能在丽江的古城里再次碰到。从大理去丽江最便宜的车票是35快,3个小时到。我在车上睡着了,所以沿途有什么美景我也不知道。大概3个小时后,我到了丽江的新城。
丽江和大理不一样。大理的古城和新城是分开的。而丽江的古城和新城只有一街之隔。一条街把时间分成了两半。走过那条街就象是走过了数百年的历史。到了丽江的古城,大理的古城就不值得再提了。整个丽江古城(大研古城)是由五花石铺成的,那些石头都是已经有了数百年的历史了。以“小桥,流水,人家”来描绘丽江景色,是如此恰当,如此贴切。写下这个词组,心中颇犯踌躇,因为对于丽江古城而言,这的确是一个已经被人用滥的词组了。但我实在想象不出,还有什么词组能够更形象地概括出丽江的景色,因为只有身处丽江,你才能真正体味到“小桥,流水,人家”的独具韵味。丽江一直就是遥远的,神秘的,它有“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文,有远古遗音纳西古乐,有迷雾缭绕的玉龙雪山,有“世界殉情之都”的凄艳和迷离。当我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时,我首先感受到的丽江却是一个最宜人生活的家园。丽江的纳西语“依古都”,汉意为江湾之地,而大研则寓意“大砚”,既形象地标示了丽江所处的地理位置,又将丽江比喻作一方青山绿水环抱之中的玉砚,暗喻了其地灵人杰的人文精神。丽江依山傍水,气候宜人,纳西民族的先人们巧夺天工地利用了清澈的玉泉水,并因地就势,将玉泉水分作三叉流遍全城,形成一种“家家流水,户户垂柳”的绝妙景致。这玉泉水并不仅仅是为景观添色,更有其实用的考虑,除了生活日用之外,纳西人巧妙利用了西河水的高低落差,按时提降闸门,用以清洗街道的污垢,俨然是一个自动的环卫清洗系统,让我们不能不为纳西先人的聪明才智而深深折服。在古城里,有无数的餐馆和茶馆,大多数都是靠着小桥和小河的。在四方街一带,有酒吧街和艺术街。在丽江,在这个时候有同样的遗憾,人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到处都是店铺,商业气味似乎有点浓了。但很多小店也确实很有味道,很艺术。
到了古城,我照着在石林时那个以色列人给的名片打了个电话,客栈的主人叫我等在”大石桥“,他来接我。本来准备住在四方街,据说那里晚上能听到流水的声音。我去过步行者之家,15圆每天,可是住满了。等了好一阵子。接我的人来了,是个和蔼的纳西老人,人很好。随着他走过一条青石板的小街,越往前走越安静。走在青石板上就象走在时间里,耳旁总有流水的声音。最后到了他的家里。这是个类似四和院的民宅。这个客栈最多能容下20个客人,刚走进去的时候,一群老外围在一起聊天,我进去后,他们很友好地主动对我说”hello".这里也是每个床位每天15圆,可以免费上网,24小时有热水。在客栈里吃早饭2元每人,晚饭8元。我被安排进一个三人间,是最后一间房,我进去时只有我一个人。条件很不错,干净舒适,我满意极了。等我洗完澡后,又来了一个人,一个日本的女孩。一个日本小猪,大三了,学民族学的。她和我住一间房,我很惊奇,她不介意吗/我很不习惯,反正她不是美女,我也打不起罪恶的念头。日本人的英文真差,她几乎讲不出一句完整的英文,都大三了。但她学了一年中文,据她说,读看中文还不错,就是听说特差。我和他中文加英文地交流,累死人了。晚上,在大理碰到的两个广州的女老师给我打电话,约我一起包车第二天去玉龙雪山。见面地点又在大石桥。古城里有很多座桥,这座在城中心,就在四方街旁。她们在听纳西古乐。这是来丽江很重要的一项活动,可惜,我没听。给你们转载一点有关纳西古乐的文章吧。
转载:感受纳西古乐
到丽江是必须要听听纳西古乐的,而如果去听的话,也必须要听宣科先生主持的纳西古乐。
很久以前我就听说过纳西古乐了,据说纳西古乐是明初传入丽江的中国古乐,经过了数百年的广收博采,融入了纳西文化的独发新意,所形成的中国盛世遗音。正所谓“礼失而求诸野”,当这种声音因世事的变迁,在中国内陆已经不传时,丽江反而因为地处一隅,而将这种声音世代保存下来。
走进位于丽江古城东大街“纳西古乐会”的会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悬挂在舞台两边的大幅对联:“曲奏阳春弘扬国粹玉龙骄子宣科呕心沥血,词吟白雪大启人文唐宋遗音雅乐过海飘洋”,宣科此人果然是气魄非凡!会场类似于一个大型的茶楼,是一个两层木结构的老房子,木座椅上放着供观众饮用的茶具,舞台不大,摆放着中国传统的打击乐器,舞台上方挂着一排大约二十几个镶着黑边的老人照片,整个会场让人感受到一种温馨的传统文化气氛。
八点整,乐队成员--绝大多数是耄耋老者鱼贯登台,观众席上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紧接着是宣科先生登台,他以中西合璧的形式介绍了纳西古乐的历史,同时对乐队成员作了简要介绍,其中的年长者已经九十多岁高龄,而以“少年儿童”自谓的宣科本人也已经七十二岁了,这个乐队的老艺人正在以平均每年逝世两个的速度递减着,“舞台上方镶着黑边的照片将会越来越多”,宣科先生不无伤感地说道,直到这时,我才明白悬挂在舞台上方的正是那些已经逝去的老艺人的照片,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聆听的是一种即将消失的声音。
演奏开始,仿佛是来自远古的声音在时空的深处回响,那古朴,空灵的旋律悄悄撞击着我的心灵。我不懂音乐,但我能够感受到,无论是《八卦》的庄严恢宏,还是《浪淘沙》的哀而不怨,似乎都在传递着纳西古乐自然而质朴的情调,蕴涵着古代音乐简单而深远的最高境界,因为所有的艺术形式都不仅仅是为了复杂的技巧而存在,而是以人类心灵的感受为归依,古代如此,现代亦复如此。我不能不为这些老人而感动,能够聆听这样的声音,感受这样的气氛,这无疑是一次非凡的精神历程。当然,纳西古乐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取决于它的这种大于内容的形式,取决于宣科先生的个人魅力。也许应当这么说,纳西古乐之所以成为今天丽江旅游的一个主打品牌,这与宣科先生的个人努力是分不开的,而对于众多的观众来说,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也正是针对于这个大名鼎鼎的旅游品牌而来,针对于宣科先生的个人名声而来,至于能否真正理解纳西古乐,那对于他们的旅行又有什么关系呢?
宣科先生是丽江古城一道最为靓丽的风景,作为一位音乐民族学家,宣科先生的个人身世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少年时代受到过非常良好的教育,二十八岁入狱,四十九岁方解脱缧绁,一生的黄金时代竟身陷囹圄。出狱后的宣科先生并没有自甘消沉,而是以更大的热情致力于纳西古乐的恢复与挖掘,那种洒脱的人生态度老而弥坚。他曾经公然列出了自己狂狷的理由,宣称自己既是“少数民族且年纪大了”,完全是一幅“七十老翁何所求”的姿态。针对于宣科先生的评价也是众说纷芸,莫衷一是,他既是纳西人的精神偶像,同时也被人批为“乖戾轻浮,浪得虚名”。孔子曾经说过:“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也许中庸的社会更需要狂狷的精神吧,名城出名士,宣科与丽江相得益彰,再也无法分出彼此。
在宣科先生机智幽默的侃侃而谈中,我似乎读出了他孤独与悲凉的心境,我也似乎感受到宣科先生心中蕴藏的无以言说的忧虑与无奈。宣科先生曾经不无解嘲地说道:“现在的年轻人只喜欢疯疯癫癫的小燕子”,是啊!今天的社会怎么还会有心灵的咀嚼呢?人们在商品社会中所需要的只是立竿见影的感官刺激,至于精神上的一折三叹又有谁会用心灵去慢慢体会呢?当七十二岁的宣科先生已经成为纳西古乐中的“少年儿童”时,当舞台上方镶着黑边的照片越挂越多时,谁又能够保证今天的纳西古乐不会成为最后的绝响呢?
也许,纳西古乐能够提醒我们放慢人生匆匆的脚步,在生命的旅途上稍稍停留片刻,重新思考一下人生的意义吧。
继续我的旅行:
在等那两个女老师之前,我在大石桥四周走了走。碰到了在大理认识的那对法国情侣,和他们一起的有一个新朋友,英国人。我们约好丽江见的,当时约好在一家酒吧见,这时提前在街上遇到了。他们约我第二天去爬玉龙雪山,我满口答应了。他们要我一起去喝啤酒。我这才想起了和别人先约了。于是没和老外一起去。准备干脆到时把那两个老师一起叫去趴雪山。最好把和我住一间房的日本猪也叫上,组一个国际登山队好了。最后见到了那两个老师,他们担心身体不好,决定还是包车去,顺便还可以多去几个景点。因为第二天要早起,所以要回去早点睡。回去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旁边睡个陌生的女孩子真不习惯。她看起来还挺习惯,天啊!好不容易快睡着了,门又被推开了,又进来一个女孩,同样背着个大包,也是一个独行的背包客。长象一般吧,很娇小的样子,比日本猪好多了。这些女孩子真勇敢。我坐了起来,她对我说“你好”,然后我问她从哪来,她没听懂,又是一个日本人。她和那个日本猪唧唧呱呱的说了起来。我说:”excuse me?can u speak english?" "of course"she said.然后大家都不睡了,开聊。she said:"i went to another guesthouse,there i had to live with two men,i felt so dangerous,so i came here .now there two girls here ,but only one boy,so u r dangerous!"……不知道聊到了几点,终于大家都睡着了。
第二天早晨我是客栈里第一个起床的。但我还是很犹豫到底要不要和老外去爬雪山,因为客栈里的人告诉我,以前没听说有人爬,应该是很困难的。等我来到约定的地点,一个人也没有。我看了看时间,在确定我没有迟到后,在心里开骂了:“好你个洋鬼子,敢放我鸽子。今天真倒霉,居然让人给放了个洋鸽子。”于是赶快给那两个老师打电话,告诉他们我决定和他们一起包车去雪山。我先会客栈准备,吵醒了那两个日本女孩。我就约他们一起去。日本猪是第二次来了,所以她不去了。经过我一阵乱吹之后,另一个叫友子的决定一起去。等她弄好一切我们去找那两个老师,迟到了。我被“大骂”了一顿,被罚提包。
出发了,汽车沿着悬崖边的路蜿蜒着行驶。海拔越来越高了,渐渐的,我们发现已经有很多云彩在我们下面了,从汽车窗往下看,是悬崖的青山还有很多云。司机告诉我们,来这最好的季节是春天,那时侯雪还没有化,但花已经开了。各种颜色的花开在白雪上,漂亮极了。我和两个老师马上开始抱怨那时候我们都来不了,友子说她明年春天还来。今天是个多云的天气。司机说这个季节很难有晴天,待会儿能出点太阳就算是很幸运了。而且这个旅游旺季,票价暴贵,进山费就要六十,待会儿索道还要花更多钱。为了避开游客的高峰,我们决定先去最远的牦牛坪,最后去玉龙雪山。在经过上玉龙雪山的索道时,果然我们看到了一条长达十几米的长队。海拔继续在升高,我们开始有高原反应了。耳朵象是被什么堵住了,大家说话的声音听起来都很小。一路上的风景也越来越漂亮,因为有跟多的云在我们脚下了,我们也没忘了下车来照张像。到了牦牛坪了。人也不少,我们想骑马上去,但已经没有了。想走上去,却被告知不可能。最后就做索道上去了。花了六十。后来才知道被骗了。其实是可以走上去的。从索道上下来,看到的是一副典型的高原的景色,这里是藏族聚居区。我们接着走上一条很长的栈道。栈道两边有很多烤牦牛肉,卖奶茶的藏族人。还有一个茶馆,是免费的,但是会推销茶叶。友子想进去。我们就一起去了。沏茶的少数民族女子一边讲解一边沏,我一边给友子翻译,我感觉我还翻得不错。上来以后我们才知道,牦牛坪有五个景点,很远。当地人告诉我们只有骑马或起牦牛才能到。这次我们不信了,难道人走得比牛还慢。所以我们坚持自己跟着牛和马的脚印走。果然,走了不长时间,到了一个高原湖(这种地方是很少有湖的),我们想这就是那个所谓的什么池了吧,于是我们很有成就赶地大叫着冲下去。湖不大,但水很清很凉。我们回头对后边山头上骑马骑牛的人一边挥手一边喊:”我们自己走来的,强吧!“也不知道他们听见了没有,只见他们也一边喊一边朝我挥手。我们继续翻过一个坡,来到一片很平的草原。上边有很多牦牛在静静地吃草。我想这就是这里被称做牦牛坪的原因了吧。这时有当地的人问我们要不要遛马。一番讨价还价后,以五圆成交。马不大,几乎能算是一匹小马。开始,那个人拉着马跑。骑马跑的感觉和我开始想的不一样,吓得我大叫,旁边的人都笑了。后来有感觉了,只要把自己和马当作是一体的就好了。最后我自己骑着马跑,一边挥手一边叫”驾“,想象自己是个大将军。旁边的人都鼓掌了,真威风。由于时间原因,我们只能在这返回了,剩下的景点就没法去了。
下了牦牛坪,我们只有直接去玉龙雪山,还有云杉坪白水河等很多点就去不了了。来到上雪山的索道下,那条十几米长的队伍果然没了,我们很庆幸。到了做缆车的地方才发现这里还有一个长队,而且暴贵,一百一十一个人。我们排了一个半小时才坐上了缆车。这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半了,老天似乎对我们不薄,出了点太阳。据说站在丽江古城向北望去,玉龙雪山象是一幅永恒的画轴挂在那里,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出一幅孤立卓绝的冷峻姿态,让人不自觉地产生出一种类似于宗教般的情感。传说中的玉龙雪山正是丽江古城的守护神。在上个世纪初叶,曾经有一位来自美国的地理学者洛克在雪山下度过了整整二十七年,临终留下了这样的遗言:“我宁愿死在玉龙雪山上,也不愿死在病床上。”抗战期间在西南联大执教的金岳霖先生,则面对着神奇的玉龙雪山,吟咏舞蹈,雀跃三百,遂在当地留下了疯魔佳话。同样在那个时代,刚刚毕业于杭州艺专的李霖灿,在雪山下一住四年,直到晚年仍然难以忘情于自己心中的玉龙雪山:“我爱这里的一切,不但时时挂念,他日化去,我的精灵魂魄亦必定会萦回栖息于斯!”
在索道上往外看,山很陡,真不知道这条索道是怎么修成的。不得不再一次赞叹人的力量的伟大。同时我想今早要是真来用脚爬,我就死定了,这儿不是专业的运动员,没有专业的器材是根本不能爬的。坐在索道里,在波涛般的原始森林上空飞翔,俯视着漫山遍野的奇花异卉,我只有懊悔于自己对于植物学的无知,因为我无法面对这样的美景而无动于衷啊!虽然我不能象六十年前的李霖灿先生那样在山中住上半月,只是乘索道上下一番,不能免俗,聊复尔尔,但即使如此,玉龙雪山也足以让我铭记终生了!索道继续上升,进入了云彩里,能见度变低了,周围是白茫茫的,全是云。继续上升,看到蓝天了,我们已经穿出了云彩。走出索道,有一个碑,上面写着4506,表示海拔。在栈道上艰难跋涉,蓝天近在咫尺,白云从自己的身边轻轻飘过。高原反应越来越严重了。 走几步就感到胸闷,头晕,就象晕车那种感觉。我和两个老师还好,友子好象身体不太好,样子很吃力。栈道上也有很多样子很吃力的人,有些人用上了氧气。我登上了雪山所能够登临的最高点,主峰扇子陡真的就象一把展开的玉扇插向碧海青天,清辉照人,壁立万仞。这是自盘古开天以来,就从没有人类涉足的“处女峰”,这雪,则是丽江父老所谓的“太古雪”,它是玉龙雪山千古不化的精灵!扇子陡下,晶莹剔透的冰川讲述着远古的神话;极目望去,群山环绕着扇子陡,象层层浪涛一样向四面奔涌而去,再也望不到尽头。伫立雪山,突然就感受到一种旷世的骄傲,正是玉龙雪山超越目观的美,把个人的世界提高到了宇宙精神的广阔空间;也正是玉龙雪山不同凡响的自然个性,让自己对世间人事有了一种超脱而崭新的认识。三百多年前,曾经邀请过徐霞客到丽江作客的明代土司木生白,有一次厌倦了人世的嘈杂,于是飘然登上玉龙雪山,从此在人间消失了自己的踪影。我相信这不会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玉龙雪山的确具有这样诱人的魅力啊!8月17日,将在玉龙雪山办第一界雪山音乐节,是崔健发起的,有很多国内外的知名音乐人和乐队会来,我肯定是等不到那一天了。
回到古城已经是晚上8点了,今天一天没有吃东西。大家都饿得肚子呱呱叫。我们找了一家靠着小桥,流水的“人家”吃饭。点菜的时候明显地看出了地方差异。两个老师中有一个是湖南人,她和我的口味一样。另一个是广州本地人,她的口味和日本人就比较相近。今天是花费最多的一天,也是最累的一天,但也是最开心,最丰富的一天了。最后,两位老师坚持付了钱。她们说服我明天和她们一起去虎跳峡。我和友子决定明天再请她们吃饭。太累了,大家吃完饭就回去了。回去后,客栈的院子里坐满了老外。被他们拖去聊天。他们分别来自以色列,斯诺文尼亚,美国……。明天他们也要去虎跳峡,不过是要徒步走完虎跳峡。在大理时,那队四川的母女就告诉我徒步虎跳峡和坐车去看看就走感觉是差很远的。走完虎跳峡最少要3天2夜,很辛苦。可惜我没有时间了,同学已经帮我定了11号的票。这可能是来这的一个大遗憾,下一次来一定要徒步一次虎跳峡。在丽江古城的酒吧和客栈里,经常可以看到虎跳峡的地图,看样子走的人不少。据说在路上,所有的路标都是英文,没中文。看来老外走得比较多,整体来说中国人的冒险精神的确要差很多。后来,那群老外约我和他们一起去喝啤酒,我太累了,婉拒了。回房坐了好久才有一点力气。日本猪已经睡了,友子在写日记,她记下了每天的发生的一切。也许,我写这个游记就是受她影响吧。洗完澡和衣服已经是11点半了,正想去睡觉。又被坐在凉台上的一个美国人和以色列人拖去聊天。我也不记得说了些什么啦。只是觉得他们太健谈了,说起来没完没了。美国人叫babby,他说话很快,我不能全听懂。只知道他是学化学的,和他聊了些有关怎么去美国的问题……上床时又已经快一点了,这次也顾不得旁边有两个女孩子了,到头就睡。不知道那天晚上有没有打酣:)
第二天又起得很早,去虎跳峡。这次就决定不写虎跳峡了,因为想到徒步虎跳峡的惊险和刺激,坐车去看看水就没有写的灵感了。到是在去的路上听了很多故事。我们包的车的司机曾经是一个当地的向导。有人说中甸的香格里拉是图有虚名,但他说其实是因为真正美的地方太难去了,路途很艰难,需要向导,即使那样也很危险。他曾经就是向导,走从香格里拉进西藏的路线。关于这条路线,有一本很有名的书叫《消失的地平线》,讲了很多有关香格里拉和西藏神秘的故事。所以一直有老外冒险走这条路。在路上,开着2020的吉普,经常一整天看不到一个人,有时要自己动手修路,打猎补充食物,而且要注意车况。他告诉我们有一本书叫《滇藏……》详细地记载了这条路线的路况,车况,沿线的居民区,专为冒险家准备。他还告诉我们去年他给一个法国人做向导。那个法国人骑自行车从新疆到西藏再从西藏经香格里拉进云南……真是有好多传奇啊!真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开着吉普去做这样的一次冒险。对了,他告诉我有一个北大的学生,毕业后为很多公司做事,只要生活费加一样装备(那些装备很贵的),两年时间他终于凑齐了所有的装备,来到了西部,开始了他的冒险。说不定我毕业后也先去挣钱,也向他学习了。中午我们在虎跳峡景点外的餐馆里吃了饭,我付帐。友子就坚持要晚上请我吃西餐。今天算是最轻松的一天了,我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两个老师决定明天去泸沽湖--一个美丽的湖,那儿有世界上仅存的唯一一个母系社会。我这次去不了了。晚上,终于有时间好好逛逛丽江古城了。晚上我和友子一起逛古城。城里有一面猜字墙,这里纳西族的相形文字。四方街总是有人在跳舞,哪都能听到古乐。城里哪都能看到小河,有人在放河灯“放一盏河灯,许一个心愿”。城里有很多艺术家,只要你显示出对艺术的尊重,他们会无比的友好。详细地介绍一下丽江的历史吧。
丽江地处滇川康藏的交通要冲,其鼎盛时代是作为南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屹立于滇西北的,时当中国内陆的明代,丽江为木氏土司统治时期。晚明奇人徐霞客也正是在那个时期应木土司之邀,走进了这片神奇的土地,并留下了自己最后的足迹。时至今日,我们穿梭在古城纵横交错的街巷中,聆听着朝夕的市声,仍然能够想象当时商贾云集的盛况,遥想当年漂泊的“布农”,驱马颠簸于滇藏高原上的茶马古道与高山峻岭之间,凝神细听,我们也似乎仍然能够听到山间急骤的马蹄声,从远古的时间隧道中向我们传递着历史的回声。在丽江有一家卖布农铃的店,据说世界上只有三家分店,另外两家在印度和尼泊尔。
沿着古老的四方街慢慢逡巡,那流水的清音一直回响在你的耳畔,走在“五花石”铺就的窄窄的巷道里,似乎是漫步在悠长的历史空间之中,自己的心绪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错中逐渐迷失,不知所往。走到四方街的科贡坊,老街与流水同时在这里分成了几条相互纠缠着的叉道,曲径通幽,你可以一个人站在街中心,发发呆,看看人,看看风景,你也不妨随便走进一条深深的巷子里,就这样不辩东西地一直走下去。到丽江有十件事要做,第一件就是要找一条属于自己的小巷,长长的,只有你一人。我找了五一大街,这没有商店,没有商业气味。只有古朴。在这条巷子的中间有一块破旧的牌子,上面写着雨巷。到丽江的第二件事是要找一个院子发呆。我住的客栈就是一个纳西庭院。走进一家古朴素雅的纳西庭院,那是一个吸取了汉白风格,而又自成一体的纳西四合院,有着宽敞明亮的走廊,精美细致的木雕。在这里无论任何季节,你都能看到鲜花盛开,你也总能受到好客的纳西人热情的接待,你能够想象到,在这样的庭院中抚枕而卧,窗外流水潺潺,鸟鸣悠悠,枝叶扶疏,那将是一幅如何自然动人的天籁,你会感受到自己已经与自然融为一体,你会有一种游子归家的归依感,你会为自己的心灵找到一个温暖的港湾。是丽江的封闭与偏远成就了今日的丽江?还是丽江人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造就了这样一个悠然自适的乐土?我曾经听一位纳西老人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外国观光客发现一个纳西老太太每天都坐在门前无所事事,便过去问她:‘你每天坐在这里干什么呢?’老太太回答:‘烤太阳’。‘你难道不觉得这样的生活节奏有点太慢了吗?’老太太不紧不慢地说道:‘人生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坟墓,你走那么快赶到那里去干什么呢?’”我也和一位老太太攀谈过。只是她已经老得很难听清我在说什么了。她静静地做在流水潺潺的小桥边,有时是坐在院子的门口卖着香包。我买了她的几个香包,比别人高得多的价钱。她对我说了很多祝福的话。每次到城里都能看到她,她就那么静静地坐着,也许她已经听不见流水的声音了……这样的老人在丽江已经是越来越难看到了。在纳西文化的沉静悠远中无疑蕴涵着人生的睿智,那是一种不为形役的精神境界,而在今天的都市生活之中,这种人生睿智与精神境界已经成为隔世之音,已被现代商业文化冲击得荡然无存。于是,今日的丽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都市文化的一种回归,成为现代都市人的一个田园美梦。
我和友子找了一家CAFE点了PIZZA,CURRY RICE AND TEA……这的西餐比大理贵,但任然算便宜(和上海比)。我们在那里一边吃一边聊到12点。友子也算是个艺术家。她在冲绳读的大学,学习雕刻。她说因为冲绳是美军基地,所以她的英文还很不错。我发现在丽江中国人的英语水平最差,接着就是日本人,然后是法国人,其他的英文水平都不错。她是辞职来旅游的(很多人都是这样),她还要去新疆,西藏,尼泊尔,巴基斯坦和印度。一个女孩子,真勇敢。在这里,你真的能发现很多勇敢的女孩,但肯定不是中国人。很多CAFE都代售雪山音乐节的票,很快就全卖完了。
第二天一起床就已经是11点了,这几天实在太累了。一出门就有两个人过来打招呼(人到这儿都会变得热情起来)。他们一上来就说要我留联系方法。他们从广西来,是做会计的。她们说他们要回去辞职来这开个客栈,以后给我寄名片。他们厌倦了职场上的勾心斗角,这里的一切深深吸引了他们。确实,丽江是有这种魅力的。我的时间不多了,今天客栈里的人不多了,老外们都去虎跳峡了。下午去定票回昆明。买了今天晚上的卧铺大巴的票。就要离开了。再逛了一圈古城。碰到了一对找地方住的夫妇。男的是澳大利亚人(要到上海交大做老师),女的是中国人。带他们到我住的客栈,友子搬走了,留了个纸条约我在另一个客栈吃饭,美国人babby也给我留了个联系方法。那队刚住进去,人又住满了。又来了个日本女孩,也是一个人,被着牛大一个包,她不肯和男人住。她是个大美女哦。我要走了,干脆就退房了,让给她了。和客栈里的每个人都告别留了地址后,就去了另一家客栈(同一个老板)。里面的人同样很友好,可以和里面人聊天。友子回来了,7点开饭。坐一座的有香港人,日本人。后来来了个法国老头。他是个老师,从土耳其,经印度,巴基斯坦和尼泊尔过来的。饭菜很丰盛,每个人只要8元钱,很合算。
8点,要离开了,友子和店里的老奶奶送我上车,就这样离开了这个如此美好的地方。也许明年,我还会来。
到昆明是早上了,和同学吃过午饭就上了火车。火车也是个好地方,车上我认识了一个中央财大的,她给我讲了很多关于她的家西双版纳,羡慕死我了。还有JENNY,英国人,利兹大学的硕士生,做有关与奥邻匹克的工作,将要在上海工作。还有一个当兵的,一个搞笑的人……
这就是我14天的旅行了,来云南14天是不够的,那有太多的地方值得去。这里我看到了许多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许我也改变了对生活的很多看法。





作者:christopheFR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网友评论
 
目前,没有 网友评论 等信息,您可以成为第一个对它发表评论的人
更多文章列表
大理丽江五日游精品游!!!!!!
一路穿行在香格里拉1
四月的匆匆丽江之旅
丽江旅游的几点建议
DREAM OF OLD CITY
怀念那些在云上的日子(1)

目的地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