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自助游记补遗
出发地点:重庆 重庆 澳门 澳门半岛 2日自助游 同行人数:0人
文章类型:游记 出游时间:2006年1月24日-1月26日 人均费用:0元
出游类型:自助游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小尘埃 提供
交通工具:火车为主 目的景点:澳门 澳门半岛 澳门博物馆 妈阁庙 葡京大酒店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澳门自助游记补遗

 
春节前夕,我们又去了一趟澳门。短短两天,补访了一些景点,增添了新的感受。
 
1)拱北关口依然乱哄哄
这次我们是坐“澳门中旅汽车公司”的直通巴士,走陆路去的澳门。当天从深圳广银大厦7点35开车,9点35到珠海拱北,入澳门境后,换乘另一辆巴士,10点35抵终点富豪酒店,整3小时。
好多年没到珠海来了,拱北关扩建一新,规模比深圳罗湖口岸要大得多。但是,从车站的负二层到出境大厅之间,开设了无数商铺,好象一个大型市场,又没有明确的指路牌,宛如进了迷宫一般。出入境的人又多,来来往往的人流,行色匆匆,恐怕没有多少心思去购物,至少我们就不会在如此环境里买东西。
 
2)有恐高症的人最好别上观光塔
有网友说,去澳门一定要登旅游观光塔,不然有点可惜。话是不错,但也要因人而异。比如,像我这样,自小就有“恐高症”,登上离地面233米的室外观光廊,向外略一张望,胸腔不由自主紧缩,手心沁出冷汗,走近玻璃地板,向下一瞥,顿觉头晕。而我的老伴则在观光廊里活动正常,俯瞰地面景致,指点澳门半岛,拍照跨海大桥,兴趣盎然。要不是看到我的窘态,她真想在塔上多待一会儿,细细远眺50多公里视野内的海陆景观。因我心脏略感不适,我们在58层和61层合计待了不到半小时,便匆匆下塔。
作为替补,在东望洋山灯塔旁,观看澳门城区全景,也是上好的位置。
 
3)澳门有不少与航海有关的庙宇和教堂
澳门最有名的妈阁庙,是每一个来澳门旅游的人必去的景点,庙里供奉的“娘妈”(又称“天后”),传说是渔民和商船水手的保护神。在中国东南沿海各地,有数不清的天后庙或天后宫,这反映了在航海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必需向大海讨生活的航海者和他们的家人,乞求神灵保佑的虔诚愿望。澳门作为一个渔港和商船码头,自然也不例外。我们粗略算了一下,除了妈阁庙以外,供奉天后或其他海上保护神的庙宇,就有七座:澳门半岛有天后庙、莲峰庙(天妃庙);氹仔岛有三婆庙(供天后三姊)、天后宫、天后庙;路环岛有天后古庙、谭公庙(谭公也是渔家保护神)。
无独有偶,这次我们参访了几座教堂,发现洋人也有相似的信仰。
如在主教山顶建于1622年的“西望洋圣堂”,供奉着航海水手的保护神。在东望洋山灯塔旁边,有一座始建于1626年的“圣母雪地殿教堂”,供奉着雪地圣母,她是葡国人敬仰的护卫航海之女神,相当于闽粤渔民祀奉的天后。在特区政府总部后边风顺堂街的“圣老楞佐堂”,是澳门三大古老教堂之一,堂内主祀的圣老楞佐(São Lourenço),是天主教中的海神,故又称海神庙。祭坛内供奉着圣老楞佐的神像,穿着绚丽的衣袍,一手持圣经,一手拿法杖,庄严肃穆,在经常航海的葡国人心目中,他是庇佑平安,赐予风信之神。大约建于十六世纪中叶的这座教堂,坐落在靠近南湾海港的小山上,初建时设有风讯旗杆,向海员报告风讯(即风向的讯息),本地华人也称之为“风讯堂”或“风信堂”,又以粤语谐音称为“风顺堂”。
当年葡萄牙人飘洋过海来到澳门,想必也经历了海上的狂风恶浪,对大海心生敬畏,祈求神明庇佑“一帆风顺”,也在情理之中。
 
4)主教山上能看到什么
主教山是西望洋山的别称,因为在山顶教堂旁建有主教私邸,民间俗称主教山。我们由南湾大马路南端右拐,沿灰炉斜巷上坡,经过葡萄牙驻澳门总领事官邸,继续沿竹室正街上行,接着左拐进西望洋斜巷,坡更陡,好不容易爬到头,已经气喘吁吁。右手边有一观景台,凭栏朝北远眺,可以看到内港沿岸的码头和街区,海湾对面就是珠海的郊区。观景台边摆了几个卖古董(?)的摊子,还有一个供饮用的水龙头。
西望洋圣堂下边,有一处朝南的观景台,可以看到山脚下西湾湖和东边的南湾湖;338米高的澳门旅游塔耸立在西湾湖对岸填海区,格外醒目;稍远,是近年新建的西湾大桥,两座斜拉塔像两个巨大的M字母;靠右,立在海边一座黑色花岗岩砌成纪念碑,则是纪念中葡友好的“融合门”。往近看,山坡上有不少南歐建築風格的別墅,据说是澳門的高級住宅區之一。最显眼的是一座红墙白窗的建筑,对照地图得知,原来那里是特区政府的礼宾府,据旅游资料介绍,这幢造型简洁的府第,早先是一座贵族别墅,建于1846年,回归前是澳门总督的官邸。在南湾大马路中段路边的特区政府总部,也是这样的红墙白窗,好像这是传统葡萄牙建筑的特征。
 
5)艺术博物馆静悄悄
如果自助游的日程安排充裕,澳门艺术博物馆还是值得去看一看。
艺术博物馆坐落在新口岸冼星海大马路南段海边,是一座造型别致的建筑。我们是旧历除夕前两天去的,参观者不超过十人,有几个展厅除了保安就我们俩,真可以说是静悄悄。旅游团一般恐怕不会带来这里的,推测平日人也不会太多。欣赏艺术作品,就要这样的环境。
门票,成人:澳门币5元 ;十二岁以下儿童及六十五岁以上长者免费参观 ;团体(10人或以上):每位澳门币2元。逢星期一休馆,星期日免费开放。
 
6)外港新填海区的新景点:渔人码头
我们从艺术博物馆出来,沿着冼星海大马路朝北走,尽头有一座“冼星海纪念铜像”。音乐家挥臂作指挥状,脸色凝重,令我们耳畔似乎响起了《黄河大合唱》的雄壮乐曲。原来冼星海出生在澳门,看来他也是澳门人的骄傲。
接着,经过文华东方酒店和金沙娱乐城,我们看见东北边新填海区的海边有一片新建筑群。那就是刚落成不久的综合消闲娱乐景区——“渔人码头”。有仿古罗马斗兽场、仿古宫殿、阿拉伯神话世界、火山模型,以及商店、餐饮等等。
我们去的时候,这个渔人码头才开业不到一个月,许多方面都还没有完全就绪,只有小朋友游乐项目那边热闹一些。毕竟是个新景区,没有什么历史内涵,附近到是有几家博彩机构,日后如何发展,还有待观察。
 
7)另类景点:西洋坟场
澳门地图上,市区中间有一块灰色的四边形,标注为“西洋坟场”。在内地没有见过洋人的墓地,出于好奇,我们到荷兰园大马路观赏那一排澳门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楼房之后,拐进西坟马路,来到四面高楼包围的西洋坟场。四周有围墙,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00米,外面看不见里边。
坟场的大门在南边,进去第一印象是:墓冢累累,密度很大,但排列整齐,有甬路分隔其间。墓上的雕塑特别多,有圣母;有天使;有逝者的雕像;十字架上也有各式各样的浮雕。这是跟中国人墓地明显的不同。也见到少量华人的墓室,可能都是天主教友去世后下葬这里。墓区内还有一座小教堂,大概是供举行葬礼弥撒时用的。
站在幽静的坟场里,看着那些古色古香异样的墓碑,不禁浮想:人都有一死,葬在这里的葡萄牙人,当年远渡重洋来到中国的澳门时,他们想过从此会客死他乡,永远不能魂归故里了吗?
 
8)民政总署二楼有一间古色古香的外文古籍图书馆
澳门旧市区中心的“议事亭前地”,也是旅游者必到的地点。小广场西南隔着“新马路”,有一座具有明显南欧建筑艺术特色、两层高的白色楼房,那就是“民政总署大楼”。澳门回归前,这里称作“市政厅”,而市政厅的前身则是中国的“议事亭”。据旅游资料介绍,议事亭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是中国官员来澳门会见葡人头目,处理澳门葡人具体事务,传达朝廷政令的地方。1783年(清乾隆四十八年),澳葡当局向中国有关方面购买了议事亭地段以及后边的华人住宅,之后建成了葡萄牙风格的市政厅。后来又几经修建,现在的样子是1940年改建的。但是,楼前的小广场,澳门市民至今称为“议事亭前地”,可见地名的持久性。
议事亭前地终日熙熙攘攘,民政总署大楼里边却很清静,进去上台阶到楼后边,有一个小花园,有坐椅和两位葡国诗人的雕像,这是一个可以歇脚的地方。二楼左侧是一间图书馆,可以免费参观。我们一踏进藏书室,立即感到一种浓厚的古典气氛,装潢和家具古色古香,书柜里全是外文古书。一位葡籍管理人员告诉我们,这里专门收藏17世纪到20世纪50年代的外文古籍,以葡文为主,特别是葡萄牙在非洲及远东的历史文献,其中不乏珍贵版本。我们还看到在玻璃柜内展出的澳门最早的报纸,纸页已经泛黄,边缘残破。当我们举起相机时,被告知馆内不能照相,大概是保护珍藏吧。出来在门口,我们还是补照了一张外景。
 
9)再吃一次鱼汤粉
这次又到三盏灯的“成群小食店”吃鱼汤粉,作为午餐。
鱼汤粉是这样一种食品,吃了以后你还会不断回味。粉其实也就是普通的河粉,奥妙全在那一碗咸淡适中的浓汤里面。说是鱼汤,但又吃不出一般鱼汤的味道,大概是熬汤的香料掩盖了鱼腥味儿,究竟是什么香料,作为食客的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另外,浓汤里还加了一些酥脆的油炸东西(?),也很爽口。
云贵两广人大多喜爱吃粉,尽管粉有宽窄粗细、筋道不筋道之分,但汤通常都是清汤,象缅甸鱼汤粉这样加了土豆泥、糊状的浓汤,倒很少见。
我们吃的这家缅甸风味小食店,每次去都座无虚席。在我们进餐时,陆续又进来几位食客,只听得他们无例外的用粤语讲三个字:“鱼汤粉。”什么是招牌?这就是招牌。
如果我们在澳门多待一天,一定还要去三盏灯吃鱼汤粉。
 
10)到沙利文餐厅吃正宗葡国菜
在澳门吃葡国菜的餐馆不少,听说葡国菜分葡式和澳门式两类,但经营真正葡式葡国菜的餐厅已经不多了。参考网友的推荐,我们这次特地选择了正宗葡式口味的“沙利文”。这是一家有四十多年历史的老字号葡国菜餐厅,地点在南湾大马路北段、京都酒店对面、工商银行隔壁。门面不太显眼,店堂也不算大,进门有十来张餐桌,楼上可能宽一些。装修和陈设跟中餐馆完全不同,墙上挂了几幅油画,颇有点异国情调。
我们点了薯蓉青菜汤一份(23元)、烧马介休一份(78元)、非洲辣鸡半份(85元)、红豆猪手一份(75元)。菜还没上齐,我们就发现,点多了。光是鸡和猪手,就够四个人吃,这两个菜要其中一个即可。上菜前,每人给一个热烘烘的小面包,一小碟黄油,吃了这个,我们就没要其它主食。青菜汤看起来平常,汤里有土豆泥,有些稠,上桌后还淋了些橄榄油,味道很鲜。马介休就是咸鱼,吃不惯咸鱼的朋友,就不必尝这道菜了。非洲辣鸡汁儿浓味重,量也大,半份我们俩都没吃完。红豆猪手最好吃,红豆煮得很软,起先以为是炖猪脚,端上来原来是蹄髈(肘子),大块肉,炖得酥烂。
葡国菜口味总的偏咸,你要是喜欢江浙清淡偏甜口味,恐怕会不太适应。
老字号有老字号的派头。当我看到一位老年侍者(也可能是老板?)在更换邻桌的桌布,那娴熟的一招一式,不禁回想起1949年以前,上海那些老西餐馆里的情景。在一个儿童脑海中留下的某些印象,往往会保持到晚年。
我们这次去沙利文,就是冲着老字号去的,尽管价钱贵一些。
 
11)吃蛋挞一定要去玛嘉烈
我们上次在大三巴附近买了蛋挞,并不觉得非常好吃,也就没有专程去找网友介绍的玛嘉烈。回来再看蛋挞的介绍,感到不“亲口尝一尝梨子的滋味”,于心不甘。这次又访澳门,下车就直奔玛嘉烈。地点其实很好找,从葡京酒店朝新马路方向走,第一个街口(约翰四世大马路)右拐,不到20米,街对面一条小弄堂口上方挂着牌子,进去几步路,右手拐角就是。店面不大,门前凉棚下摆着长条桌椅。刚出烤箱的蛋挞,跟别家卖的也看不出有什么两样,5.5元一个,比大三巴的便宜。一口咬下去,我们不禁相视一笑,感觉和以前吃过的蛋挞完全不同,皮酥自不必说,特别是中间那一大窝心子,香甜糯软的滋味妙不可言,因为刚出炉,还有些烫嘴。吃完,我们不约而同说,再来一个!
玛嘉烈的蛋挞果然名不虚传,能够添列澳门美食榜,的确名副其实。可以说,亲口吃了玛嘉烈蛋挞,我们才改变了以往对这种点心的印象。另外,玛嘉烈蛋挞之所以备受推崇,除了它的配料、制作可能与众不同以外,由于供不应求,顾客买到的都非常新鲜,恐怕也是好吃的原因之一吧?
 
12)给澳门旅游局的一点建议
对于自助游的游客来讲,认路很重要,一旦走岔路,既消耗不少体力,更要耽误许多时间。固然可以对照旅游地图,但常常自己站在哪里,在地图上都找不到,这时,一块醒目的指路牌就非常重要了。澳门一些主要景点周边,指路牌就不太多,有几处也不大明显。如今自助游的人越来越多,作为一个旅游名城,澳门还可以增加一些无声的导游设施。
 
作者:fzpwm
 
出自:http://www.yiqiyou.cn/youji/html/aomen/0721/45739.html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是
我的联系方式:
是否已聘请导游: 是
对导游的要求: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是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网友评论
 
目前,没有 网友评论 等信息,您可以成为第一个对它发表评论的人
更多文章列表
澳门二日自助游
2008Feb.12 Macau路环一人行
澳门回归日两日游
春节两日澳门游
行走澳门四天三晚
澳门小经验

目的地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