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浙江宁波阿育王寺概况
类别划分
概况
气候
住宿
交通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浙江宁波阿育王寺概况
阿育王寺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属禅宗寺院。位于宁波市区以东16公里太白山麓华顶峰下,是中国佛教“中华五山”之一。是我国禅宗名刹“中华五刹”之一。是国内现存唯一以印度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寺。

    阿育王寺在我国佛教史以及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尤其是因寺内珍藏佛国珍宝“释迦牟尼真身舍利”而闻名中外。它始建于西晋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82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据传西晋时代,僧人慧达为求藏有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宝塔,到处寻访,最後走到此处,听到地下传来钟声,祷告之後,果然从地下出现宝塔。後人为保存释迦真身舍利,便盖了此寺。

    阿育王寺规模宏大,殿堂巍峨。现存建筑面积22867平方米,有殿、堂、楼、阁600余间,依山坡构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二山门、阿耨达池、天王殿、大雄宝殿、舍利殿、法堂和藏经楼。右侧有云水堂、鄮峰草堂、拾翠楼、祖师殿、承恩堂、方丈殿、宸奎阁、寮房等361间;左侧有松光斋、钟楼、舍利单、先觉堂、大悲阁等264间。大雄宝殿系1679年(清康熙十八年)重建,高15.8米,面积870平方米,殿上有乾隆书"觉行俱圆"匾。舍利殿始建于1678年,1916年重修,重檐,黄色琉璃瓦盖顶,高度15.3米,石雕舍利塔一座,内置七宝嵌镶塔亭,塔身青色,高1.4尺,宽0.7尺,五层四角,四面窗孔,每层雕菩萨神像,内顶悬宝磬,舍利珠挂在其中。这是一颗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藏在这座精致玲珑的铜塔内,据传是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王阿育王在各地所建的8.4万个宝塔之一。游客从塔孔中可窥视舍利子,这是一颗暗红色小珠,因视角不同和光线强弱的变化,小珠有时会发出红、黄、灰黑等不同色彩。千百年来,曾有许多帝王崇奉,高僧护持。六渡重洋的唐代(618-907)名僧鉴真曾云游到此膜拜鉴赏过舍利。

    寺内有两座元塔,一在东侧山上,称上塔,1991年重修;一在西侧山下,称下塔,1365年(元至正二十五年)建,为省内仅存元塔,砖木结构,仿楼阁式,六面七层,高36米,每层置腰檐、平座,底层四周有围廊。阿育王寺现存唐、宋、明、清、民国及现代碑刻58块。其中以“大唐阿育王寺常住田碑”、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撰的《宸奎阁记》碑和宋状元张久成撰书的《妙喜泉铭》碑最为珍贵。寺附近还有佛迹亭、极目亭、仙人岩和七佛潭等胜迹。   
                       






阿育王寺
阿育王寺
阿育王寺
阿育王寺
阿育王寺
阿育王寺
阿育王寺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chenchunyan200(joyce) 2005年12月6日 14点44分 评分:10
阿育王寺位于宁波市区东20公里处,是我国禅宗名刹,“中华五山”之一。由于寺内珍藏着一座名闻天下的佛祖舍利宝塔而享誉中外佛教界。阿育王寺也是国内现存的惟一以印度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刹。

阿育王寺建筑规模恢宏,占地8万平方米,有殿、堂、楼阁、轩等600多间,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寺依山而筑,一进入山门,便见鱼乐池、天王殿、大雄宝殿、舍利殿、法堂、藏经楼等,建筑结构古朴、庄重,集建筑、雕刻、园林、绘画艺术之大成。特别是璀璨辉煌的舍利殿,上铺盖着黄色玻璃瓦,金碧辉煌。寺内的舍利塔,佛光闪熠,塔内供奉镇寺之宝舍利,寺后侧壁的石雕“四大金刚”及法堂两侧壁上的“十六王子”砖雕,神态逼真,气韵丰富多姿,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及佛教徒。

阿育王寺保存的珍贵文物众多,其中有元代上、下塔、有唐范的所书大唐阿育王寺常住田碑,宋苏轼撰书宸奎阁碑,宋张九成撰写妙喜泉铭以及钦赐龙藏经卷7247卷。宋高宗、宋孝宗、乾隆皇帝御书“佛顶光明之塔”“妙胜之殿”和“觉行俱圆”匾额至今仍悬挂于舍利殿。

阿育王寺旁还有不少名胜古迹引人访游,诸如相传迦叶佛左足踏过的“佛足迹”巨石,上盖一石亭,称“佛道亭”,由亭向上蜿蜒而行,可至峰绝顶“极目亭”,又名“望海亭”。从亭下来,有“损岩”,岩上可坐十数人,岩下有小涧,涧中流水潺潺。“仙书岩”葛仙翁所书“才坤”二字隐约可辩,传说中“七佛深浴之处”七佛潭,潭水清冽,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
 
→回复
kevin_chen(西门饮马) 2006年1月19日 20点27分 评分:10
  阿育王寺位于浙江省鄞县阿育王山,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创建于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据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阿育王寺闻名外,不仅因为山明水秀,殿宇巍峨,更由于它有一座举世瞩目的舍利宝塔。

  相传印度孔雀王朝国王阿育王统治时期(前2世纪),在波吒利费城举行了佛教史上规模最大的第三次结集,编纂整理经、律、论三藏经典,并派遣僧侣四方传播佛教,使佛教成为世界性宗教。

  他还取出王舍城大宝塔阿阇世王分得的佛陀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令羽飞鬼,各随一光尽处,安立一塔。”在中国,共建造了19座舍利塔。

  这19座舍利塔中,保存下来的唯一一座就是西晋会稽鄮县塔,即今浙江鄞县鄮山阿育王寺的舍利宝塔。关于塔的建造过程,有许多奇异的传说。

  据史载,晋义熙元年(405年),为了保护佛国珍品始建塔亭覆护。后人也有把义熙元年(405年)作为阿育王寺的创始之年。南北朝宋元嘉二年(425年),又建三级木浮图,并创建殿宇,初具寺庙规模。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年),又兴建殿堂楼阁,并赐寺额为“阿育王寺”。阿育王寺由此得名。  

  阿育王寺因为舍利宝塔的存在,得到历代统治者的赏赐和殊遇。如北宋仁宗赵桢,曾请阿育王寺大觉禅师怀琏,在化成殿询问佛法大意,并赐颂诗17篇,留住数载。直到英宗赵曙即位,才恩准大觉禅师回山的要求,并赐诏一道,内有“凡经过小可庵院,随性住持、十方禅林,不得抑逼坚请”等语。

  大觉禅师回阿育王寺后,于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建造了良奎阁,用以供藏仁宗的御书偈颂和英宗的手诏。宋哲宗元祐元年,苏轼撰《宸奎阁碑铭》一文,详述建阁经过。现宸奎阁已毁,《宸奎阁碑铭》尚存舍利殿前。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赐名“阿育王禅寺”,称为天下禅宗五山之第五山。明清之际,佛殿数度倾圯。现存寺庙是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住持法钟重修。

  今天,阿育王寺内较完整地保存着历代碑碣、石刻以及经藏古籍等文物。有唐范的书“常住田碑”、宋张九成撰书的“妙喜泉铭”和元、明、清历代碑额、有唐雕四天王右像、唐贯休画十六尊者石刻、有宋高宗御书“佛顶光明之塔”、宋孝宗御书“妙胜之御”、清乾隆御笔“觉行俱圆”等许多匾额和十大橱“钦赐龙藏”经卷7247卷等珍品。

  阿育王寺占地6万多平方米;房屋600多间。建筑面积约3万多平方米。1987年有僧侣70多名。进入山门后,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天王殿、大雄宝殿、舍利殿、藏经楼;东侧有钟楼、念佛堂、客堂、先觉堂、大悲阁;西侧为大坛、祖师殿、傅宗堂、碑阁、方丈室(承恩堂)等建筑。

  四周还分布着养心堂、退居室、文物陈列室、引堂寮、拾翠楼、朴青阁、白云竹院、普国塔院等殿堂楼阁。整个寺院古朴庄严,结构完整,殿堂庙宇与苍茫山色融为一体,山因寺增辉,寺为山添色。


 
→回复

邻近景点
西湖风景区
雷峰塔
杭州宋城
杭州乐园
南浔水乡古镇旅游区
雁荡山景区
乌镇水乡古镇旅游区
西塘水乡风情旅游区
临海江南长城
普陀山
朱家尖岛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