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西域(之二)
出发地点:未关联 甘肃 兰州 白塔山公园 游记 同行人数:0人
文章类型:游记 出游时间:未添加 人均费用:0元
出游类型:自助游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爱自由旅游网自游人 (VIP) 提供
交通工具:火车为主 目的景点:甘肃 兰州 白塔山公园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独行西域(之二)

黄土高坡(2002/8/21)

进入大西北了。

清晨醒来,窗外望去,映入眼帘的满是黄土。黄的山,黄的沟,黄的地,黄的村庄,黄的院落。绿色也有的,一块块绿油油的玉米地耸立在路边的黄土地中,村中院落里甚至还可以见到白色的卫星接收锅。

我兴奋起来,立起身,扶看窗外。

列车在飞驰,伴着列车有节奏的铁轨声,窗外的黄土高坡一个个扑面而来,转瞬而去。一道道的山沟,山梁,山坡,在面前飞速掠过。望着这道道黄土沟,黄土坎,一种亲切感扑面而来。许多年前,我的生命曾和这黄土坡紧紧结合,往事曾与这黄土地紧相连。在漫天的黄土中,我感受到了过去生命的气息和一种遥远的呼唤。
这种呼唤遥远而亲切。

瞅着眼帘中掠过的高高黄土坡、黄土梁,一个问题焉然跳入脑中。

在这高高的黄土梁上,  老百姓们平时怎么联系,怎么招呼呢?……不就只有隔着山梁,扯着嗓子大声叫喊么?
哦,我明白了,为什么西北的民歌总是扯着嗓子喊?  为什么西北民歌总是登不上大雅之堂?  那是因为,它本来就不属于舞台,她本来就属于这里的黄土高坡,属于这里的黄土地,  属于这里土生土长的老百姓们。

不知什么时候,列车的播音响起了那首有名的陕北民歌:“山丹丹那个开花哟红艳艳,咱们红军……”  听着这熟悉的歌声,我依然立着,望着窗外,凝视着不断掠去的黄土高坡……


兰州(2002/8/21)


火车沿着黄河河谷缓缓向西行进,铁轨的声音明显变慢了。黄河在车的右側蜿蜒摆动,一座座黄河桥在窗外掠过。

车到兰州。

都说黄河是兰州的母亲,兰州是黄河的一颗明珠。一点不错,兰州的北面是山,南面也是山,黄河沿着城市的北面缓缓向东流去。兰州的躯体就静静的卧在两山之中,轻轻拥抱着黄河。

兰州的街面很大,商店很多,很漂亮。建筑物很大气,骨子里透出一股硬朗,显现出西北人的豪爽和大气。商业繁华,一副现代都市的气派。公共汽车很多,也很新。城市的干净却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以前看过一则消息,说是外国的间谍卫星在天上突然找不到兰州了,怀疑中国发明了什么新式武器,遮蔽了兰州。后来一调查,才知道因为兰州的空气污染太厉害,空气质量太差,以致在天上都看不到兰州了。这或许是个笑话,但也映射了过去兰州空气污染的严重程度。可是现在,我所见到的兰州,却截然不同,街道干净,商店干净,公共汽车干净,空气也很干净。我留意到街上的许多姑娘,留着披肩发,或是梳着精细的摩丝头发,上面竟然没有一丝灰尘。

来到有名的中山桥,桥头赫然立着“黄河第一桥”的石碑。这是座老式的铁桥,建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是中国第一座黄河上游的铁桥。桥身不长,只二百来米。桥上有拱形的钢铁梁架,桥面上不时有行人和车辆通过。这座桥到现在,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桥的质量很好,看起来依然很坚固。据说是德国人修造的,所用的钢铁全从欧洲飘洋过海过来,再从沿海运到兰州。(那时的清朝还没有炼钢厂)

桥的对面,是有名的白塔山。白塔山很宽大,山上有公园,有伊斯兰式的建筑群。站在山上,可以鸟瞰整个兰州城。

桥的两旁是江边大道,大道上许多游人在散步,聊天,倚着河旁的栏杆,望着宽阔的河面里黄色清亮的河水,感受着河面吹来的阵阵微风,倒是十分的慡意。许多人坐在大道旁林荫下的椅子上休息,一派悠闲。

兰州是回民聚住的城市,穆斯林的回民很多,满街可以看到戴白帽的回族人在转悠。开饭馆是回族人的拿手好戏,到处可以看见月亮星星图案的回民餐厅,回民的小吃自然也是遍地开花。不过,我窃以为,回族人最伟大的发明就是发明了兰州拉面,这里人叫“清汤牛肉面”。你一旦吃过正宗的“清汤牛肉面”,绝不会认为其它地方的“兰州拉面”还算是兰州拉面了。

回民们多不苟言笑,尤其是老人,留着山羊胡须,特别的古板,严肃、中规中举。我也买了顶白色的哈志帽,戴在头上,心里有些犯嘀咕,但看满街的白帽子没人注意,也就坦然了。说也奇怪,戴上白帽子,立马就像被约束住似的,坏的念头不会起,坏的事也不会去干。看看四周的回人,一个个严肃认真、正儿八经。他们怕也都是给白帽子管住了吧。

这里的核桃真好吃,有小苹果大,皮儿又脆又薄,一敲一个碎,厚厚的桃仁吃起来还会流出白汁。不过,价钱不便宜,八块钱一斤,一个穿着时髦的女孩掏出钱来毫不犹豫。


兰州拉面(2002/8/21)

说到兰州,就不能不说“兰州拉面”,世上没有什么比“兰州”与“拉面”更亲密的了。
一旦吃过正宗的兰州“清汤牛肉面”,你绝不会再认为其他地方的“兰州拉面”还算是兰州拉面了。

这兰州的“清汤牛肉面”是十分考究的。

首先是面。它的面很不一般,是一种专用面粉与灰水调和出来的面。(灰水是戈壁滩上的一种灰草榨出来的汁)这种面,韧性极好,咬头极佳,筋道得很。其次,面的粗细宽窄有多种,粗细有“毛细”、“头细”、“二细”乃至“三细”;宽窄有“韭叶”、“宽的”、“大宽”之分,顾客可随意挑选。当然,它用的牛肉都是精选过的上好牛肉。

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它的汤料。

它的汤料颇为讲究,俗称“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一清是汤水清亮,二白是萝卜片雪白,三红是辣椒油红,四绿是香菜翠绿,五黄是面条笋黄。其中最紧要的是汤清。可别小看了这道清汤,道道全在里面。这清汤是用几十种调料和着牛肉原汁大汤精心调制而成,配方火候极讲究。出锅后,汤虽是清亮如水,味却是鲜美无比。兰州拉面的秘诀即在于此。所以,历来清汤的配方由掌门人掌握,制作亦由掌门人亲历亲为,绝不外传。

最有名的是大众巷的马子禄面馆和金鼎的各家连锁店。我寻了好久,才在大众巷里的丁字路口寻得马子禄面馆。店面不起眼,内部却是装修有致,算得高雅干净了。楼上套餐面,楼下散面。一个戴白帽子的大胖师傅站在一口沸腾的大锅前,双手拽住面团的两端,左右一拽,上下一弹,一抻一扯,扭了几下,一堆细密均匀的面条便出现在手上。然后,把面条在案板的面粉上轻轻一扑,面粉扑腾腾散开,转身把面条“唰”的抛到锅里,面条螺旋般的在沸水里打滚……出锅后,舀上一勺透清的汤汁,依次撒上种种色彩美丽的的调料,再一碗一碗的分给顾客。

我要了两大碗。

坐到桌边,把面端在手中。先闻,香味扑鼻,再看,红黄清白绿,汤色极美,继尝,面滑而长,如笋丝,咬头极佳,滑爽脆韧,恰到好处;啜口汤,香辣爽麻,简直十味俱全,直吃得满嘴流油,满脑满头香味乱窜。两碗下肚,撑得足足的,爽的不行,摇摇晃晃走出门,两旁的服务员们笑弯了腰。

从此记住了:“兰州拉面,兰州拉面,除却兰州不算拉面。”


作者:ncmg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网友评论
 
目前,没有 网友评论 等信息,您可以成为第一个对它发表评论的人
更多文章列表
2009年国庆甘肃全境游攻略(甘南、敦煌、嘉峪关、张掖)
我的甘南行(一)
“萍踪浪迹”独行走西北(九): 刘家峡、炳灵寺石窟
“萍踪浪迹”独行走西北(八): 敦煌三日
“萍踪浪迹”独行走西北(六):嘉峪关小记
“萍踪浪迹”独行走西北(五):张掖

目的地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