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兵凹-磨盘山
出发地点:未关联 江苏 南京 秦淮河 游记 同行人数:0人
文章类型:游记 出游时间:未添加 人均费用:0元
出游类型:自助游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爱自由旅游网自游人 (VIP) 提供
交通工具:火车为主 目的景点:江苏 南京 镇江 秦淮河 新四军纪念馆 三国景区 茅山风景名胜区 句容 龟山 石壁 东吴国家森林公园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屯兵凹-磨盘山

 《中国军事史》记载:句容是古战场之一。
坐拥书城,掀开一页页泛黄的史志,让心静下来,随着烟缕走进金戈铁马、鼓角相闻、血肉横飞的历史深处,把笔触伸向句容南乡磨盘山连绵起伏的山峦,这一刻我仿佛是一位盛妆的京剧演员,在那些史志上留名的地方往返……与那里栩栩如生的人物摩肩接踵……
弘志句容县志载:铁瓮东南金陵西北箕距三茅绛岭襟带九曲秦淮县治四面山水环抱俨若城池焉。
梁陶弘景撰葛仙公碑和宋元丰二年华表题孔子庙记都对句容的形胜作了生动的描绘。
对于这片山水,有人这样评价:南京东南门户、石城左臀。宁镇必经要道,自古以来要占领南京、必争句容。
在此之前,因人生的失意寄情于山水,在秦砖汉瓦、唐诗宋词里流连,真正走进这片山水是因了好友结庐山中,兴办承仙山庄。坐在他的吊脚楼上看对面的山,一股英雄之气挟带着一股悲风油然而生、一幕幕历史像一幅幅大写意的泼墨画浓缩在眼前。在许多个天边铺满如画的残阳的那些壮美而悲怆的傍晚,我在那些群山的阴影中寻着生命和我灵魂的老家,漫无边际地想象着天地之外的一些更为重要的东西。
这里没有茫茫无际、一泻千里的气势,但这里却青山绿水、红墙白瓦、山山皆秀、满目皆景。仍然使你感受到历史文化的丰 厚,一幅幅战争场面仍然使你荡气回肠。那是一种随心所欲的展露,一种操守、一种境界、一种无畏的凸现;一种精神,一种气度。面对这亘古的坦荡,人世间的一切都变得无足轻重,难怪抛开尘世中的所有,结庐山中,将一切有、一切无、一切荣、一切辱都丢在了一边,纵身跃入这莽莽山林去冥求心灵的依托。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片山水给了他生动的灵性,感受到了他对生命的那份从容和洒脱。
代有更易、山川不易。时有兴替、而人物不替。
万历句容志序:高皇帝定鼎,南畿为最重,十有四而都辅 峙应天为重,应天之邑八,而拥王气于上游的句容最重。
秦始皇、吴王夫差、三国大帝孙权视此为龙地,先后涉足于此......
远古的时候,这里是属于最为落后的瘟瘴之地。对图腾的崇拜、迷信鬼神养成了当地蛮人喜欢自残和对武力的盲从观念。当地人有“断发纹身”的习俗,《淮南子.泰族训》里讲到:江南人常常刺破自己的身体,然后在刀枪处缠紧皮 条,民众好战尚武。秦汉以来,当地蛮人几百年积聚下来的心理素质并未随之改变,一直沿袭到三国分立孙吴政权以武治国。
在这里最先留下战争印记的恐怕是三国时期的孙权和他的将领们,当年出生皖北豪门大族的鲁肃因北方战乱由周瑜举荐给了孙权,从此江淮大地处处留下了他的足迹。我先后在洞庭湖畔的岳阳楼、武汉的龟山、镇江城东的新竹村以及句容的鲁墓村拜谒过他的墓。
与鲁肃同时南下的大批将士南渡后定居在镇江、丹徒、丹阳、句容等地,或从征、或戍守、或屯垦。吴国强大的水军在赤壁之战等诸多战争中大显神威,让周瑜、诸葛亮出尽了风头,殊不知这一切鲁肃功不可没。相传鲁肃携老弱青壮年百余人就瑜,后随瑜东渡,置家曲阿(今丹阳),鲁肃从此就在破岗渎沿线的两大水泊为东吴操练水军,这两大水泊一个是丹阳的练湖、一个就是句容的赤山湖,东吴的水军有的就是从赤山湖经秦淮河而入长江的。句容涧北村的鲁墓与此有关(有关鲁墓的情况作者在“千秋家园”一文中有详细介绍)。可见,三国时,句容南乡一带即是重要的军屯区和战争的大后方。
三国归晋以后,作为吴头楚尾的句容南乡民风强悍,在统治者眼中,孙吴旧土轻悍好斗、频繁闹事。《汉书.地理志》这样概括:“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直到东汉末年仍是“江南精兵,北土所难,欲以十卒,当东一人”(《三国志.吴书.华 传》)。
这以后至宋的许多年间,有关战争的记载我无从查找,但我坚信这里始终弥漫着战争的硝烟。要不宋将岳飞为何为茅山道院留下《吊古战场文》的条幅。
建炎三年(1129年),塞外金兵的铁蹄惊醒了人们的美梦,建康失守、宋军人马纷纷夺门出逃,那时,岳飞还是杜充手下的一员将官,他率领的岳家军出南门退守东阳(今栖霞区),这位精通兵法的将领见栖霞无险可守,不是理想的屯兵之地,便很快移师茅山脚下与金兵对峙,兵微将寡的岳家军正是有了茅山诸峰为天然屏障,与金兵周旋多日,使得金兵无奈而去。金兵北撤,岳飞从这里出发收复了建康。在茅山屯兵期间,岳飞受茅山道长笪静之之邀信步游览了茅山的三宫五观,留下了“墨庄”和《吊古战场文》条幅的墨宝。
元朝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为征伐张士诚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20万大军夺取浙西的湖州和杭州,常遇春部曾屯兵于茅山与驻金坛 的张士诚部交战多次,因此常遇春在茅山的传说很多。有四处名胜古迹与常遇春有关,一处是常遇春望母送饭的望母山,
一处是说常遇春力大一天能开荒千亩的千亩地。还有就是与战争有关的背靠石和栓马石。背靠石是说常遇春躲避追兵藏在茅山老虎岗西坡山涧,在石壁上留下了一道背印。背靠石旁有一小石,石上有一小洞,传说是当时常遇春手指所戳而成的栓马石。另外,明军屯兵的马围和拦马长埂就在方山西麓,如今的马埂村名由此而来。
次年十月朱元璋任汤和为征南大将军。征讨方国珍部,调集驻扎在茅山一带以及江淮诸军进攻庆元。
据考证,茅山山脉由北至南连绵不绝的山坳里,有马场和无数的军事驿站。那哒哒的马蹄沿着这条驿道不断地向朝廷传递前南方的军情和战况。弘志句容县志载:句容有马厂和牧马场24处,占地107亩。其中承仙马场就在方山脚下,故方山有“跑马垅”地名。
转眼间就到了清代。坐落在马山和丫髻山之间的大山口通京桥,原来是太平军为方便与首都天京的交通而建的。
清代发生在这里的战争场面可谓波澜壮阔。咸丰六年(1856年)正月,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率驻皖数万人移住方山 南麓的杨家坝、陈庄一带达半年之久,地处山坳里方圆不过 几里的小小陈庄当年竟有数万人驻扎,在这里杨秀清扼守天 京,两次挫败清军的“江南大营”,句容四方百里尽战场,战争达11年之久。我曾经耳听当地一位老人描述当时的情景:
战争过后,尸横遍地,人烟断绝,活着的乡人都被割去耳朵或在面颊上刺上字,双方以这种方式辨认敌我。战争以他特有的野蛮方式给历史戳上深深的印记。
若干年前,一位风水先生在方山盘亘数日,说方山的山坳里阴气太重,有成千上万的冤魂等待超生,听来令人毛骨悚然。
咸丰十年(1860年)三月,太平军忠王李秀成率队从这里进攻天王,三岔、青城埠、阙巷等地。
同治六年(1862年),太平军将领李秀成率60万大军增援天京,在茅山置有兵营。同治八年(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忠王李秀成护卫天王洪秀全之子幼天王洪天富贵 舍命突围,至城外时,君臣被追兵冲散,李秀成仅率二、三残兵逃至江宁方山下的破庙内躲藏,被当地的奸民获拿,解送清营。而幼天王在其他太平军的护卫下从句容郭庄南逃。不久前,我曾在赤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见到了太平军逃亡之时遗留下的一枚一米多长的大刀。清末的战争在这里随着太平天国幼天王洪天富贵的逃亡匆匆闭幕了。
岁月流传,历史走到了近代。
1938年4月28日,粟裕率新四军先谴支队向江南敌后挺进。1938年6月12日,陈毅抵达竹篑桥。从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在这里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
方山、磨盘山是紧紧相依偎的两座小山,但它们却是新四军东进、北上、南下的重要通道和战略要地。尽管茅山山脉在名山大川面前被称为“童山”,但它们却是新四军的“避难所”,战火纷飞的年代,被日寇追赶的新四军只要进了山,鬼子就奈何不了他们,大山是新四军的“保险柜”。磨盘山里有新四军的枪械所、医院、兵站,是新四军的大后方,抗战时期茅山有5万人参军,大小战斗5000余次。七千将士捐躯,莽莽林海,不知安睡着多少无名烈士。1941年皖南事变中,从皖南突围出来的新四军携带大量军用物资,辗转到此,由当地人许维新掩埋在老人山和大洼等地。在这里新四军的足迹遍布各地,周村有陈毅栓马的树,陈毅睡过的床,陈庄村后的山谷里有“新四军坝”等。
背依青山,临水而立,大山笼罩着一片宁静的凄美,枝头上几点零落的雾霭悄悄沾湿了我的青衫,远处的村庄不时有袅袅炊烟飘起,三两犬吠格外的静谧,动听……
徜徉在古战场,与那些页页风干的历史对话,我没有丝毫的感伤,因为生命毕竟是脆弱的,即使有更长的生命,又能有几回拥有此时的心情和心境呢。
从山里出来,身上披一层绿,胸间定会生一腔豪气、一丝愁绪,去看一眼古战场吧,回来失一次眠。
如果你是一个沧桑而善感的男人。
 
作者:tianhao666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网友评论
 
目前,没有 网友评论 等信息,您可以成为第一个对它发表评论的人
更多文章列表
安坐家中看日食
苏州木渎东山游记(原创)
游苏锡随笔
狮子玩兴浓,秋锁拙政园
2009清明——南京2日游
镇江三日游

目的地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