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徽山皖水间(4)、雨中瑟瑟的李府
出发地点:未关联 安徽 合肥 李鸿章故居 游记 同行人数:0人
文章类型:游记 出游时间:未添加 人均费用:0元
出游类型:自助游 享受级别:体验生活,苦中带乐 爱自由旅游网自游人 (VIP) 提供
交通工具:火车为主 目的景点:安徽 芜湖 合肥 李鸿章故居
文章地址:    复制网址    搜索游记攻略    收藏    打印
人在徽山皖水间(4)、雨中瑟瑟的李府

人在徽山皖水间(4)、雨中瑟瑟的李府

作者:驿路牧歌

合肥出了两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一个是北宋名臣包拯,一个是清末重臣李鸿章。谈起包拯,合肥人象如数家珍似地向你说个没完没了,而一旦谈及李鸿章,合肥人不想多说也不愿多说。还是在银瑞林大酒店住所那个小服务员在向我谈及包拯的时候,在我问及李鸿章时,她却顷刻间收起了满脸的笑容,顺手一指窗外,告诉我就在前面过护城河不远处的那幢呈斜三角型的建筑旁就是李鸿章的故居,说完之后再没多言语,只是很客气地告诉我有时间可以去看看李府,它也是如今合肥城里的一处游览景点。
李府位于淮河路中段,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合肥的商业步行街。从包河公园出来,我便与同事们来到了这条繁华的街市。天上依然飘着雨丝不见晴意,一路上我在寻找着李府的影子。只是在走过长长的街道,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一直快走到了这条街的尽头,才看到在四周那些现代楼厦的逼仄中,透过晃动的人群,才看到那李府黑色的大门,还有那两只悬在门额上的大红灯笼摇晃在门前。
李家的祖先从明代开始展转从江西迁来合肥的肥东,直到李鸿章这一代才开始发迹,成为合肥城里的名门望族。自幼天资聪颖的李鸿章24岁就考中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原本他想在翰林院按照传统的做官之路一步步地攀升,只是由于太平军西征攻入安徽境内,李鸿章毅然投笔从戎,后又在曾国藩的精心培养和热心扶持下组建起了他后来赖以起家的淮军,并凭此很快平定的太平军和捻军,受到了清廷的赏识。可以说,李鸿章的发迹一开始就占满了农民起义军的鲜血,他所创办的淮军后在长期的战争中发展壮大,以至于成为了晚清时期的国防军,并在他的周围逐渐形成了以其为首的淮系集团,其中不乏重要人物,包括李鸿章的大哥湖广总督李翰章、袁世凯、唐绍仪、丁汝昌、严复、谢保昌和邓世昌等,成了影响清廷外交、军事、经济的政治集团。
清王朝自僧格林沁战死后,就已派遣不出领兵打仗的将帅了。作为汉人的李鸿章此时却被捉襟见肘的清王朝推向了历史的舞台。李鸿章正是凭借自己掌握的兵权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所创建的淮军正是出现在晚清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满汉矛盾以及君臣之间的矛盾都异常尖锐的历史时期,并从军事、外交、文化、经济维系着清廷的命运。当年李鸿章凭着自己镇压农民起义军的赫赫战功以及淮系集团的支持当上了当时最具实权的直隶总督和北洋通商大臣,后又被授予协办大学士,直至被戴上了三眼顶戴花翎,在晚清时期汉人能获此殊荣的,李鸿章可谓是第一人。李鸿章兄弟6人,他排行第二,其中五人均身居高位,当时的李家在合肥十分的显赫,他们聚族而居,深宅大院,鳞次栉比,曾覆盖了如今合肥繁华的淮河路中段的半条街,时称“李府半条街”。
如今的李府,早已没有了昔日的显赫,落寞地偏居在这闹市的一隅。占地面积也仅剩为2000平米,若不是听着李府内讲解员的介绍和陈设的府主人的实物与照片,还真难以让人相信这曾经是那个清末重臣的故居。合肥人似乎对他们的这位老乡不感多大的兴趣,熙熙攘攘的步行街上,没有多少人会把目光投注到这里,来这里的大多是外地的游人。
这是一院三进的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布局整齐,结构严谨,雕梁画栋,精美豪华。进的大门,迎面便是那高达9米的客厅,厅正中条案上放有一只钟,左右置有屏风和落地镜,意寓着主人的终生平静。仔细观看,那只钟不走动也不报时,问及讲解员说这是一只死钟,当年的府主人颇具匠心地如此摆设,因“死钟”与“始终”谐音,又有“始终平静”之说,看来当年如此权倾一时的人物也脱不了那传统的俗气。
李家兄弟6人,只有其五弟一生不入仕途,留在芜湖经营地产。据说他是李家兄弟中最富有的,其财产有大半个芜湖。这是一个官商结合的典型家庭,朋友调侃说,如今社会上官商一家暴富的事情,当年这李家便是其始祖了。说笑归说笑,合肥清末出了个李鸿章,与其北宋名臣包拯比起来,确实也让人为之感慨万千了。
李府内现陈列有与李鸿章有关的大量珍贵照片和实物,在这里游人可以感受这位在中国近代史上颇具争议人物风云变幻的一生,同时也折射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鲜为人知的苦难、曲折和悲壮的历程。李鸿章到底是个甚麽样的人,他的前辈如曾国藩,同僚如左宗棠、张之洞,后生如盛怀宣等人,如今都在被重新认识和评价,但对李鸿章,人们宁愿保持沉默。也许李鸿章对自己的总结更能说明问题:“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李鸿章“扶摇”在晚清这座破屋之中,他曾自诩自己为晚清王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裱糊匠虽能将这间破屋裱糊的清光净丽,但无法挽救其在风雨飘摇中摇摇欲坠的境遇。在李府内陈列有一张当年马关谈判时的照片,可以清楚地看到,谈判桌前李鸿章的坐椅明显地比日本人矮了一截,据说这是日方刻意设计的,意在使中方代表处于低人一等的屈辱地位。我想,当年李鸿章坐上这张寓意深刻的椅子与日本人签下那卖国的条约时,其内心的感受也肯定是极其痛苦的。
客观地评价这位历史人物,一生致力于洋务运动的李鸿章,他是想通过此达到中国自强的目的,但是那个腐朽的晚清根本不具备自强的条件,这便导致了李鸿章一生的追求最终归于了失败,这也是他身败名裂的根本原因,使他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国人口诛笔伐的对象,成了当时历史条件下投降派和卖国贼的典型代表。我看最典型的当属于那甲午海战了,可以说没有李鸿章的苦心经营,北洋水师就根本不会存在。但是由于当今人们众所周知的原因,这场战争的胜败其实在战争之前就已经注定了,更为滑稽的是,就是这个当年创建了其规模为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的人,最终被晚清推向了与敌人的谈判桌前签下了一系列的卖国条约。
徜徉于李府的厅堂之内,就象是走进晚清那风雨飘摇的历史之中。在李府中不经意之间我看到了当年洋务运动中造出的那长达2米、需两人抬着使用的那杆枪,这就是资料上所介绍的那种“二人抬”。其实这样的步兵武器在当时已经是非常先进了,但是,就是因为如此,我觉着李鸿章错了,再先进的武器也挽救不了晚清的灭亡。虽然李鸿章的洋务运动代表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李鸿章的思想核心仍然是为腐败的清王朝服务,仍然希望保留封建统治和传统的政治结构,正如梁启超所说李鸿章:“只懂洋务,不懂国务。”这正是他个人悲剧性人生的重要渊源,导致他身后的毁誉荣辱皆出与此。同时,李鸿章的悲剧还在于,就是他至死都没有弄明白他悲剧的真正原因。就是在他咽气前的一个小时,俄国公使还站在他的床头逼迫他在俄占中国东北的条约上签字,而此时一生未能明白自己悲剧原因的李鸿章已经不能说话了,剩下的只有眼泪,眼泪流尽了,他的眼睛闭上了。
合肥的这片古老的土地,曾经产生过让历代人们瞻仰的包拯,数百年后,它也出现过李鸿章这样一位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从李府出来,天空上飘下的雨越来越大,刚才这闹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此时全无了踪影,地上的积水被密密的雨滴狂烈地击打着,风和着初秋的雨水斜斜地吹着,打在那街旁的树荫之上,点点滴滴,一扫那闷热的暑气,让人感到了丝丝的凉意,一如自己复杂的心情,与这不期而来的秋雨和秋风交合在这空阔的大街上。撑伞行于雨中,再回首那隐于现代楼厦间的李府,雨中的李府瑟瑟。。。。。。


作者:yilumuge

附加信息:

是否接受网友咨询: 否
是否已聘请导游: 否
是否已向旅行社询问跟团价格: 否

相关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如传统媒体需要转载发表,请直接与相关版权持有人联系。本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页面刊出的作者与原作者的一致性无法确认,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作品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给予其他的处理。非常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谢谢!

 
网友评论
 
xyeg126(小野哥) 2006年4月6日 09点45分 评分:8
不评说李鸿章也罢,我认为去李府主要是感受一下那个时代大户人家的感觉,看看那大红的柱子、木制楼梯、小院、石桌、灯笼,恍若隔世
 
→回复
 
ahhfmt(呆呆) 2006年3月1日 16点33分 评分:10
他是一个不好评价的历史人物…… 唉
 
→回复
 
更多文章列表
旅游经验之黄山篇
歙县---古徽洲行
黄山,我来了!
黄山 累并快乐着(二)
黄山 累并快乐着(一)
天马游安徽黄山

目的地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