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四川旅游活动
类别划分
概况
气候
住宿
旅行社路线
交通
娱乐
美食
购物
活动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四川 → 活动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四川,成都,民族风情多姿多彩,自然风光秀美丰富,月月都有丰富的活动节日。
元旦—————龙池冰雪节
春节—————自贡恐龙灯会、瓦屋山冰雪节
农历2月15日— 成都花会
清明节————都江堰放水会
4月1日————龙泉桃花会
5月份———— 天彭牡丹会、瓦屋山杜鹃节
6月24日——— 凉山火把节农历
农历6月10日— 黄龙庙会
8月1日————塔公草原赛马会
8月31日——— 合江荔枝节
9月9日————泸州名酒节
10月中旬———米亚罗红叶节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yantangtang(小鱼儿) 2006年1月26日 16点25分 评分:10
评论:四川旅游 → 活动
平武白马藏族“山寨歌会”

白马藏人是一支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平武县的白马、木座两乡。深山狭谷和独特的经历造就了白马藏人团结、勤奋、坚韧、凝重的民族性格,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白马藏人独具特色的世族文化和民族习俗。白马藏人能歌善舞,其宗教、文化和民俗活动总是以歌舞为载体,“无时不歌,无处不舞”是白马藏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白马藏人的民族文化活动在汉区春节期间举行,内容和形式却与汉族春节大相径庭。从正月初一的“背新水”开始,到正月十五的“火把节”结束,举寨相庆,跳“曹盖”,唱酒歌,通宵欢乐,山寨沉浸在节日的欢腾之中。

随着白马藏区经济的发展,新文化的传入,白马藏人萌生了创立自己民族节日的愿望。从1982年开始,在每年清明节期间举行一届“山寨歌会”逐渐形成了白马藏人约定俗成的民间节日。

羌族“妇女节”

农历五月初五,汉族叫做端午节,羌族称这天为“俄日俄定”。从这天起,连续四天,妇女们挨家挨户唱歌跳舞,到西湖寨山顶祭山、游玩,男人们连续三天操持家务。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妇女节”。

据说,这个节日是羌民族为了纪念天上主管“沙朗”(歌舞)的女神源起的。很早以前,在西湖寨子的海子边,来了一位美丽、善良而又聪明的姑娘——沙朗女神,这一天正是农历的五月初五。她来到海子边,边唱歌边跳舞,那清脆的歌声引来了四周的羌族人民,优美的舞姿使她们沉缅陶醉,情不自禁地跟着她学起来,并很快学会了不少歌舞。唱歌跳舞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解除劳累,渐渐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后来,狠心的土司起了歹心,想害死将欢乐带给人间的仙女,沙朗女神于是转回天庭。羌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位教给他们歌舞,带给他们欢乐的女神,在西湖寨山顶修起了塔,每逢五月初五,妇女们便到山顶上祭山领歌,代代相传,直到今天。

节日一早,妇女们身着艳丽的服装,争先走向山林去踩露水,扯艾蒿,有病的还要到“神泉”沐浴,意求消除百病。然后无忧无虑地参加自己的节日活动。已婚妇女则穿上当年的结婚礼服,带上男人们为她们准备好的干粮,青稞酒和腊肉,到神山拜塔。节日歌舞活动由老年妇女领头,她们手拉手边唱边跳,既有传统的民歌和舞蹈,也有自己的即兴创作。自娱自乐,直到黄昏才纷纷回到山寨。家里早为归来的妇女们准备好了咂酒,腊肉,舂好的洋芋糍粑,并请她们传教歌舞,直到教会为止。



乐山“龙舟节”

乐山龙舟节是“龙”的世界。“龙舟文化”的精髓是乐山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精华,主要表现在龙、佛、山、人几个字上。“龙”是指历史悠久,具有民间传统的龙舟赛活动。“佛”,与乐山城隔水相望,依山凿成的乐山大佛。“山”,主要指海拔3099米,面积117平方公里,以雄、秀、险、奇、幽闻名于世的峨眉山。构成了古人“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所称的独特景色。“人”,乐山地灵人杰,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优秀人物,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和当代郭沫若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龙”,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民族同世界许多古老民族一样,经历了图腾崇拜阶段。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灾害、恐龙、海莽缺乏正确认识,既恐惧又崇拜,更希望能战胜它们,同时各个部落也需要一种标记,以便识别和联合,于是产生了图腾。中华民族的图腾主要是龙。千百年来,民间流传着许多龙的神话,在这些神话中,龙是水神。中国是农业大国,水利十分重要,居住在水中的龙王,专管呼风唤雨,保风调雨顺,因而中国大地上凡有江河的地方均建立了龙王庙。

龙舟源于春秋战国,“龙舟节”形成于唐代。唐代贞观年间,天下大旱,草木焦枯。金角老龙因不服鬼谷子大师课言,私改风雨簿,将长安城内应得“三点”雨水改成为“七点”,城外该得的“七点”改为“三点”。结果成内淹死不少黎民百姓,城外仍是赤地千里。玉帝得知,勃然大怒,命唐朝宰相魏徽于五月五日午时三刻将金角老龙斩首,龙头滚入皇宫,吓得唐皇不得安宁,赐金角老龙每年正月连头十五日,既玩龙灯十五天,五月脱头五日,既划龙船五天,从此产生了“龙舟节”。

龙舟节最重要的活动是龙舟竞渡,在龙舟竞渡种种传说中,以源于屈原最为广泛。屈原的爱国精神最为人民景仰,屈原悲愤自沉最为人民同情,历代龙舟竞渡都把龙舟和屈原联系在一起。《楚梦岁时记》说:“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并命舟楫以拯之”。乐山每年农历五月五日端午举办龙舟会,各家门上挂艾叶、菖蒲、煮粽子、饮黄酒的民间习俗,其含义是驱除水妖、鱼、虫对屈原的伤害,寄托对屈原的哀思。龙舟竞渡由祭神向祭人的转化,表明了人民精神上的变化,社会的进步。

龙舟竞渡虽有祭神祈祷,企求丰收或是纪念屈原的含义,但同时又是广大农民休闲时的一种娱乐活动。在紧张的插秧后,利用插秧苗返青的时间在端午节开展龙舟娱乐活动,松弛一下劳累的身心,然后精力充沛地投入生产,争取农业丰收,因此端午节龙舟会成了农民的狂欢节。



阿坝“扎崇节”

扎崇节是以商品贸易为主要内容的阿坝州藏族人民特有的节日。“扎”即是陶器,“崇”是市场的意译,它是从古代以交易陶器为主要市场逐渐演变成藏区有影响的贸易交流盛会。

据说,十八世纪末,阿坝麦桑第九土官阿木让出言要到拉萨拜佛,后来因事未能成行。为赦免出言骗了佛的罪过,在几位老人的建议下,他把所辖的牧民组织起来,念“真经”祈告,虔心忏悔,从此,每年的五月二十六日,便成了牧民的聚会诵念“真经”的日期。到十九世纪初,麦桑土官的势力逐渐扩大,一年一度的“真经”诵念日,渐渐成了较为隆重的节日。在集会上,人们不但要念经诵佛,举行盛大的宗教仪式,还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万人聚会也引来外地交易陶器的许多商人。从1940年起,正式立为“扎崇切莫”(扎崇大节日)。从此以后,“扎崇”节成了每年以商品交易为主要内容,以文体活动制造气氛,吸引宾客的节日。



广汉“保保节”

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按广汉的习俗,人们在过完春节之后,都得穿上春日盛装,扶老携幼出门踏青游玩一天,称为“游百病”或“游毛病”,含有消灾祛病,招祥迎福的意思,而“游百病”的中心内容则是“拉保保”。

拉保保,拜干爹的习俗由来已久,是从拜物、拜神的观念中分化出来的拜人活动。人们在认识自然过程中,除了祈求物和神的保护,还希求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保护,加强人际关系,以求平安无事,长命百岁。特别是在人降生后的幼儿阶段,要闯过几道“生死关”,除了物和神在冥冥中的保佑和父母的保护外,还需要寻找“保护神”,方能健康成长,否则将多灾多病。因此,拉保保、找干爹的活动,就逐渐形成于民间的风俗习惯。拉保保与拜干爹虽是同属一个目的愿望,却是两种不同形式的活动。一般说,拜干爹是由孩子的父母按生辰八字物色属相相宜的成年人作保护人,认作干爹。拜干爹,先要择定吉日,孩子方备办礼品,保护方也隆重其事,办酒宴招待,还备有“打发”干儿子的礼物。届时,明烛焚香敬神,向家神报申明,保佑干儿长命富贵;随后,由孩子拜神袛,拜认保护人;保护人为孩子取一含吉祥意义的名字。礼完仪毕,双方遂成干亲家,长年往来,孩子称保护人为干爹、干娘或保保、保娘,与对方儿女以兄妹相称。

拉保保,不计生辰八字,属相相宜与否,时间大多在正月十六日,取其大地回春,万物复苏,蕴含旺盛之义。拉保保的地点是在大道的桥碑下、庙前或大树下。当天,父母领着孩子,带上酒菜、杯筷及香烛纸钱,在碑下、庙前、大树下等候过往的男性行人,看中之后,即由孩子的父亲或祖母上前拦住,恭请为小儿取“金名”。行人如接受请求,孩子的家长即刻摆出酒菜,点燃香烛,焚烧纸钱,命孩子向行人施跪拜礼,拜认保保,接受取名字和“压邪钱”。仪式结束后,双方大人就在原地喝结拜酒,以亲家相称。

拉保保的风俗各地都有,唯独广汉要集中在房湖公园内的古柏树下进行,形成盛大的节日。这来自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在清乾隆时代的某年正月十六这天,有母女俩到州城内游春,在文庙内拜了孔子像,走到明代栽的十二棵柏树下坐下休息,遇一群流氓无赖调戏女儿。母女俩惊慌奔逃,逃至汉州府衙门口,母亲急中生智,声言汉州府官是女儿干爹,要带女儿去见干爹。追随而来的无赖们不信,不肯散去,母亲遂让当差的请州官。州官得讯心知事出有因,便将遇难母女传入大堂,并训斥了众无赖。事后,州官问明原因,见此女聪明伶俐,也就以假当真,认成干女儿。母女俩假认干爹逢凶化吉的故事很快在广汉传为佳话。由于这故事发生在汉州城内的十二株古柏下,恰巧与十二生肖数相吻合,人们就称这十二株古柏为“十二象”。于是广汉民间,就把正月十六日的分散拉保保逐渐汇集到今天的房湖公园内的“十二象”下进行,并与游春一起形成风情独特的盛大节日——广汉保保节。

 
→回复
yantangtang(小鱼儿) 2006年1月26日 16点24分 评分:10
评论:四川旅游 → 活动
康定“四月八转山会”

康定,藏名“达折渚”,即是达河和折多河汇合的地方之意。汉音译为打箭炉,简称炉城。这里不仅因中外传唱的“康定情歌”而著名,还因古时这里就是藏汉茶、马互市的必经隘道而名播川藏。

打箭炉城没有建立前,峡谷中的河两岸是牧民和往来商贾、军旅搭的帐房。屏障峡谷东南的跑马山藏名拉姆则,意为仙女峰。康藏的群众都说,珠穆朗玛峰原先是百花斗艳、百鸟欢歌的好地方,那里住着五位圣洁貌美、品德高尚的长寿仙女,人称珠峰五女神。她们的姑母是藏东川边康巴地区独标高格的贡嘎山女神。贡嘎山虽坐落康定、泸定二县间,却在川藏山峰中出类拔萃。传说珠峰五女神中的大姐寿祥仙女叫扎西泽仁玛的,曾辞别姐妹到康定贡嘎山看望她的姑母,她在贡嘎山远眺康定,见这里绿草丰茂,花香四溢,山水诱人,遂征得姑母同意,带上侍女二人踏着祥云来到康定的东南山头,看见山原上有个碧波荡漾的海子,一时忘情,便把左手的五彩剑,右手端的火焰聚宝盆放在海边,沐浴后仍流连难舍,就择地定居下来,五彩剑变成了壁立千仞的雪山,聚宝盆藏存海底,在阳光下湖水五彩斑澜,叫这山名拉姆则(汉译为仙女峰)。仙女峰山腰有座草坪,藏语名登托拉(意锦褥样的地方)。

清时,明正土司于农历五月十三在这山坪举行骞马会,命所属各路骑手定时向山顶奔去。接照到达山顶先后划分名次,奖以银牌、哈达、茶叶。民国也沿习举行,不过改由县官们主持。由于跑马会年年举行,久而久之,人们又叫这座山名跑马山了。

十世纪时,藏传佛教僧徒在跑马山坪建起寺庙供祀仙女扎西泽仁玛,依照山名叫拉姆寺。到15世纪末,拉姆寺香火兴盛,有喇嘛700余人,远近朝拜者络绎不绝。后寺庙毁于战火,在清顺治三年(1646年),重修拉姆寺于跑马山对面阿里不谷山脚,乾隆又亲笔书名南无寺。

农历四月是佛祖释迦牟尼诞生之月,藏语名“本觉达娃”,意为“十万倍之月”。相传佛诞四月八日,浴于九龙池,故又称浴佛节。佛家以为在此月内做善事一件,颂佛一声,可得十五倍之功德。礼佛者都去行哑吧斋,住寺持斋,斋日不语,只默念六字真言。四月八日,佛寺主持率僧徒组成有鼓乐、旗幡、口诵经文的仪仗队自康定东门出发,上跑马山坪,下经公主桥,经金刚寺、南无寺,沿阿里布谷山腰至子耳坡返回。敬奉佛的众也随之转山。藏汉语合名“转八角”。(“八角”藏语意为礼佛转山),至今子耳坡沿存“八角”路,跑马山亦有小径遗迹。

“四月八”前后,正是康定春暖花开、层峦叠嶂、耸翠滴绿之时,在人们礼佛“转八角”的同时,也投入大自然春游,忘情山川美景,荡涤里肆俗扰,除病弱者外,均去转山,久之成习,“四月八转山会”成为康定民族民间传统节日。



广元“女儿节”

1988年广元市委、市政府把每年的9月1日定为“女儿节”。

相传,唐代武德末年端午节,利州(今广元)刺史夫妇在武氏家庙行香完毕,双双操舟沿江而行。不知不觉中,游船划进了凤凰山与乌龙山遥相呼应的黑龙潭。黑龙潭深不见底,水色幽暗,望而生寒。武氏夫妇正欲离去,陡见一道佛光,从天而至,东起凤凰山,西靠乌龙山。黑龙潭被祥云瑞气笼罩着。武氏夫妇进入了“龙”“凤”呈祥之地,之后潭中一条黑龙,浮出水面,来回游弋,久久不去。不一会儿,黑龙腾空而起,一阵清风,把船送回了岸边。武夫人“感孕金轮”,次年正月23日生下一女,她就是后来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政治家武则天。

贞观元年,武则天把她童年的身影留在了利州嘉陵江畔。童年的武则天聪慧过人,才思敏捷,表现出非凡的天赋。她不仅能歌善舞,而且能吟诗作文。传说武则天还在襁褓中时,精通相术的袁天纲路过利州,看见日月高悬天际两边,中间一线晕轮正指向利州府,便到武都督府替家人看相,长得“日角龙颜”、“神色爽彻”的武则天正抱在乳母杯里,袁天纲走近仔细端详一番,让她下地试行几步,又问过生辰八字,再屈指一算,大惊道:“此郎君子龙睛凤颈,贵人之极也”。因为武则天着男装,所以又说“若是女,当为天下主也”。此言一出,很快就从利州府传了出来,在百姓中相互传语。从此,人们视黑龙潭为神的处所,也视利州为风水宝地。武氏家人每逢武则天的生日,总要备供果、带香案,由侍从、丫环、保姆陪同,驾船去黑龙潭,上供进香,以谢上天。一路上,免不了要阔阔气气热闹一番。这就是“女儿节”的雏形——“正月二十三,妇女游河湾”。

贞观11年(637年),唐太宗听说武则天“美容止”,因而“召入宫,立为才人”。虽然武则天心里充满对宫廷神秘生活的憧憬,“见天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乎?”然而,等待她的绝非一条铺满鲜花的平坦道路。入宫后的12年里,武则天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虚度在深宫后院。更不幸的是唐太宗死后,武则天与后宫没有子女的内官们一起被剃度落发,送进感业寺。在此,度过了她一生中最为平寂无聊的一段时光。

永徽二年(651年),武则天二次进宫。她在以后的日子里,施展政治谋略,废除皇后,登上了君临万邦宝位,最终掌握朝政,实现了“贵人之极”、“为天下主”的预言。武则天权位的显赫,使利州的游河湾节日得到了进一步的泛化与发展。

武则天死后,五代时后蜀广政年间,利州百姓为武则天重整皇泽寺新庙,立碑刻石,以纪其事,对武则天备致尊崇。广元妇女每逢正月23这一天,都要到江潭岸边,烧香、叩头,凭吊女皇,求她保佑,并进行游河湾活动。上自则天坝,下至塔山湾、河湾场。沿河两岸,妇女穿戴打扮,熙熙攘攘,成群结伴,游山玩水,可以不出工,不烧饭,自由自在玩一天。她们把这一天当作是争取自由的一天,荣耀的一天,充分表现自己的一天,视为妇女的盛大节日。



凉山彝族“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传统的盛大佳节。火把节彝语称为“都宰”。传说,远古时代的一天,恩梯古兹(天神)派遣则库雪虎(天使),到人间收缴租税,天使四处敲诈勒索,欺压百姓,鱼肉彝民,激起公愤。一位力大无比的彝家勇士率领众人,点燃火把,追杀天使,天使狼狈地逃回天宫后,在天神面前拨弄是非,激怒了天神,于是天神迁怒于人间,派遣大量的天虫(害虫)到地上糟蹋庄稼,危害人民。彝民们再次点燃火把,烧死了天虫,战胜了天神,使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天正好是农历6月24日,彝族先民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从这以后,火把节便成了“照田祈丰年”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是凉山彝族人民最为隆重的民间节日,而普格、布拖两县的火把节算是最具特色的,故有“火把之乡”的美称。这里的火把节完整地保留着几千年古老的传统习俗,具有内容丰富、声势大、时间长、乡土气息浓郁等民族特色。

凉山各地的彝族过火把节的时间虽不太统一,但都在农历6月24日左右,择吉日过火把节,以村而聚,以山为群,以区或县为会。火把节这天,每家每户须杀一只鸡祭祀祖先,富裕人家要杀猪宰羊,甚至杀牛祭祖。夕阳西下,刚进入黄昏时,便在屋内举行点火把仪式,在屋内屋外绕走,然后舞着火把走出家门,在庄稼地边驱虫除邪,最后加入村寨的火把行列,庆贺节日。

历时三天三夜的火把节,每当夜幕降临,宛若游龙的火把队伍便呈现出一幅幅激动人心的壮丽图景。

从节日的第二天起,人们穿上节日的民族盛装,个个喜气洋洋,扶老携幼,载歌载舞,涌上街道,聚会村堡,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

火把节的活动内容丰富,绚丽多彩,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时代特征。火把节活动既有传统的斗牛、斗鸡、赛马、摔跤、选美、唱火把歌、跑朵乐荷舞等,又有富有时代特征的体育比赛、文艺表演、物资交易、经贸洽谈等活动。


 
→回复
yantangtang(小鱼儿) 2006年1月26日 16点24分 评分:10
评论:四川旅游 → 活动
郫县“望丛赛歌会”

望丛赛歌会,因赛歌地点在望丛祠内而得名。旧《郫县志》载:“望丛祠即二帝陵也。端午日,游人如蚁,农民竞田歌,声闻数里。”

因望丛二帝陵而建的望丛祠庙为蜀中胜景。据历史学家考证:望帝杜宇是第一个将蜀先民由高山迁往平坝,由游牧改为农业的古蜀王,并教会巴国从事农业生产,故而受到蜀国人民的拥戴,号为望帝。其后,蜀相鳖灵治水成功。杜宇禅位于鳖灵,鳖灵称丛帝。杜宇隐居,化为杜鹃鸟,每逢春二、三月,啼声殷切,催民务农。这便是“望帝春心托杜鹃”的凄恻缠绵的动人民间传说。

秦惠文王后元九年(公元316年),蜀、巴统一,成都为郡,郫为县,县名至今不改。而后蜀人寻根,往往至郫。望丛祠成为古蜀国的标志。清代的川西道和省管水利的官员,每年插秧之际,都要先到郫县祭祀二帝,然后才去都江堰放水。1940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也是先祭祀了望丛二帝,第二天才去都江堰放水的。

川西农民喜唱田歌。然而平时多在桤弯柳曲,绿野小院对答酬唱。每年端午,汇聚望丛祠,形成一年一度的望丛赛歌会,是对望丛二帝的缅怀。久之则约定成谷,成为远近闻名的望丛赛歌会歌节。



都江堰“清明放水节”

都江堰市“清明放水节”,清代称为“祀水”,民国时期称为“开水大典”。源于古蜀人对岷江水神的传统祭祀活动。战国末期蜀郡守李冰率领劳动人民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后,传统的祭祀活动逐演变为以纪念李冰治水功绩为中心内容的祭祀仪式,一年一度,世代相传,既表达了历代人民渴望征服大自然的美好心愿,又反映了对治水英雄的敬仰追怀。

据史料记载,祭祀李冰父子的活动。历来十分隆重。唐代“春秋设斗牛戏”。宋代“每年用羊4万余头。凡买羊以祭,偶产羊羔者亦不敢留”。唐宋时蜀民以羊祭祀李冰父子规模盛大,乃“庙前江际皆屠宰之家”。祭祀程度为:主祭官着公服,行二跪六叩礼;奠帛读祝;三献爵;送神;望燎;告礼成,退。这一祭礼规格及程序,沿袭到明末。祭祀完毕乃至江边观砍杩槎放水。相传,放水之后,主祭官务必立刻上桥,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成都,人跑得快,水流得快。否则,跑慢了,水不够用,则拿主祭官试问。民国时期,“官祭一般以三月清明‘举行开水典礼’致祭”。要搭红帐祭棚,立工程解说碑。先祭李冰,再祭二郎,后到渠首扬泗庙江边观礼台上的李冰父子神位前祭祀,祭祀完毕乃鸣炮放水。民国时省政府还特地颂布了祭祀礼仪程序:全体肃立;奏乐;设迎神位;还神;授花;引赞导主祭官恭谊五位前立正;唱纪念歌;进帛,献帛;进爵,献爵;进食,献食;主祭官诣读祝位前肃立读祝;全体向李二郎父子位前行三鞠躬礼;奠爵;梵祝帛;奏乐;设送神位送神,唱民工歌;礼成,鸣炮。解放后,“开水典礼”得以延续。



巴塘“央勒节”

巴塘——镶嵌在康巴高原上的一颗明珠,素有“高原江南”之称。“央勒节”是巴塘人民在龙王塘举行的一年一度的传统盛大节日。“央勒”是藏语,译为汉语是“夏令安居”。佛书称,夏季雨期三月,大自然中虫类活动频繁,为遵守佛教不杀生之戒律,律经中制定比丘、沙弥僧众,立誓于夏季雨期三月,不越出界外,必在寺庙勤求闻修。待夏令安居结束后,各寺庙相继举办祭神活动。巴塘康宁寺于藏历八月初五日,“夏令安居”结束后,即在龙王塘林卡举行大法会,宣布送夏迎秋,同时由藏戏团为城区四乡百姓演出传统藏戏。四乡百姓倾城出动,在龙王塘搭帐设灶,一来参加大法会,二来观赏藏戏,乞求神灵保佑。久而久之,“央勒”已演变成为藏戏的代名词,表演藏戏也就称之为“央勒羌”。



甘孜“迎秋节”

藏历七月,甘孜人民在开镰收割前的七月,就纷纷合家而出,扶老携幼来到雅砻江畔,或在温泉沐浴;或在溪水里嬉戏、游泳;或坐在岸边石阶上,洗刷一大堆衣物被褥,涤除一年的风尘劳累。有人说这是传统的沐浴节。甘孜寺则利用这一活动,组织僧侣举行法会,向神灵祈祷,保佑一方众生吉祥如意。同时由寺庙藏戏团演出传统八大藏戏,弘扬佛法,教诲人民弃恶从善。百姓也乐于利用这紧张收割前的闲暇,安灶搭帐,顶礼膜拜,按受加持。在温泉沐浴之余,观赏藏戏歌舞,藉以松驰一下自己的身心,以便投入繁忙的劳作。有人则谓之“娱神节”,当地百姓把这种传统民俗节日称之为“西西冬”(意即“耍坝子”),并视之为继藏历新年后又一重要节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甘孜县正式将这一节日定名为“迎秋节”,作为全县人民的民族传统节日。




 
→回复
nsh8860(那齐娅) 2006年3月17日 14点35分 评分:10
评论:四川旅游 → 概况
游艺习俗
唱吉利

汉族游艺习俗。流行于四川大部分地区。正月初一或春节期间,民间 能歌善舞者自发地组成队伍,舞着竹龙,敲锣打鼓地去各茶庄、街头、地 坝游行。每到一处,队伍中的歌师要唱吉利。先叁拜龙神,赞颂龙神: “黄龙头一点金,一点光芒照乾坤,照定九州并万国,普天之下共太平。” 沿途不少人家,为求吉利,便把龙灯与歌师请进家中,龙头舞动,歌师唱 吉利歌。主人燃香烛,放鞭炮,并给予一定酬金。

抢鸭子

汉族游艺习俗。流行于四川大部分地区。端午节这天,善游泳者自发 地会聚于附近的河边,进行抢鸭子的游戏。

摔跤

彝族传统游艺活动。每逢年节和喜庆场合,邻近村寨的人们都要联合 进行摔跤比赛,场面十分热闹。按习俗,获胜的摔跤手将成为姑娘们的偶 像,优先赢得姑娘的爱情。

磨秋

彝族游艺习俗。又称磨礅秋等。取一根长1米-2米的硬木竖于场地中 央,顶端稍尖,作为轴心;另以一根长约6米的木杆,中部凿一圆洞,横 置于立柱顶上。转动时状似推磨,又如秋千上下升降,故名。游乐时,横 杆两头人数本等,双方推动横杆助跑几步后,迅速骑上或匍匐杆头,随杆 旋转起伏,落地一方用脚蹬地,使杆弹起,并借助蹬力使横杆两端交替上 下,旋转不止。

跳锅庄

彝族娱乐习俗。每逢节日或喜庆场合,男女老少均围着屋中锅庄跳 舞,故名。人们站成圈。互相牵手,载歌载舞,旋转跳跃。该习俗在藏、 羌等民族中也盛行。

跳火绳

彝族传统游艺活动。火绳为长约3米的藤条拧成,上涂油脂等易燃物。 比赛时,点燃火绳两端,摇荡火绳,直线跳跃前进,先达终点者为胜。围 观者大声呼喊助阵 ,十分热闹。一般在火把节等节日期间举行。

格吞

藏族游艺习俗。流行于甘孜藏族自治州。藏语音译,意为用带子套在脖 子上拔河。比赛时,先在场地上划两条平行线为河界,用布带两端打结套于 双方颈部或肩部,在布带中间系一红布标志,悬于河界上方。比赛开始后, 双方用颈部或肩膀力量猛曳,凡将红布标志拉过河界一方为胜。比赛方式有 面对面或背对背的站式和跪式等多种。

推杆

羌族游艺习俗。每年秋收后或节假日举行,男女均可参加。取一根约3 米长、小碗口粗的木杆,一人紧握一端,两腿夹骑其上,作为攻方;另一人 紧握另一端,用力猛推,作为攻方。比赛时,要求木杆保持平衡,严禁抬高 或偏摆。在裁判人拍五下巴掌的时间内,攻方若能将木杆推过规定界线结即 为胜。

沙朗

羌族游艺习俗。羌语音译,意为跳舞。有喜庆沙朗和丧事沙朗之分,内 容和风格各不相同。跳时,男、女各站一行,由能歌善舞者领头,载歌载舞, 一唱一答。在歌舞中,男女两行不断互换位置,一阙才终,一阙又起。

舞鹿子灯

土家族游艺习俗。一般在春节期间表演。以被单作鹿皮,上绘鹿头、鹿 身、鹿尾。由一人或二人藏入鹿皮内,模拟鹿子的各种动作。简易的则以扫 帚或棕片作鹿子玩舞。

踢鸡

土家族游艺习俗。多在元宵节进行。参加者人数不定,以中青为主。用 稻草扎成“鸡”,一人将其踢起,众人去争抢。接到者可以用它去追打任何 人,一般以追打年轻姑娘为多。

舞板凳龙

土家族游艺习俗。流行于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新春佳节时玩舞。一 般为三人持板凳做各种动作,有左穿、右穿、跳跃、俯卧、直冲、穿花、拜 四方等。以锣鼓伴奏,锣鼓打得慢就舞得慢,打得快就舞得快,极快时只见 板凳飞舞不见人在其中。


 
→回复

邻近景点
九寨沟风景区
亚丁风景区
四姑娘山
黄龙风景区
米亚罗风景区
僰人悬棺
五须海
松潘古城
蜀南竹海风景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
自贡恐龙博物馆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