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北京西城白云观概况
类别划分
概况
气候
住宿
交通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北京西城白云观概况
白云观邱祖殿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位于滨河路(原西便门外)白云观街。北京最大的道观,中国著名道观之一,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开元二十九年(741),称天长观金大定七年(1167)重建,金明昌三年(1192)改名太极宫。金泰和三年(1203)太极宫遭火灾被毁。

    金末,长春真人邱处机(1148-1227)奉诏西游,谒见成吉思汗,受命管天下道教,主持太极宫,并改名长春宫,重修、扩建后成为中国北方道教中心。邱处机死后,金正大四年(1227)其弟子伊志平购长春宫东院建道院,名"白云观"。翌年春建"处顺堂"于观中,埋葬邱处机遗骨。元末长春宫毁于战火,白云观残存。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以白云观为主体扩建,明正统三至八年(1438-1443)大规模修建。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再次重修,形成现在的格局。

    白云观于1984年列为道教全国重点宫观,同年对外开放。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学院均设于此,1987年始,每年春节白云观均举办"民俗迎春会",至1999年已举办13届,为北京四大传统庙会之一(见庙会)。

    白云观座北朝南,分三路。中路主要建筑有影壁、棂星门、山门、钟鼓楼、灵宫殿、玉皇殿、老律堂、邱祖殿、三清阁四御殿,东西配殿分别为三官殿、财神殿、救苦殿、药王殿,西路为祠堂、元君殿、文昌殿、元辰殿、吕祖殿、云集园;东路有南极殿、斗姥阁、真武庙、火神殿、斋堂、罗公塔。


  玉皇殿

  在中路灵官殿北,殿内设神龛供奉"昊天金阙至尊玉帝"。原殿内塑有4圣和其它神像,均已无存。现两侧铜像是明万历年年间铸造。殿内悬有红色幡幢,绣有不同形状的"寿"字,因名"百寿幡",传说是清末慈禧太后60岁寿辰的祝寿之物,后敕赐白云观而悬挂于此。


  老律堂

  在中路玉皇殿北,是观内道士宗教活动的主要殿堂。原称七真殿,内奉全真道祖师王重阳的七大弟子,七真塑像并排而列,中座者即长春真人邱处机,其他六人是刘处玄、郝大通、谭处端、王处一、马钰与其妻孙不二,世称"北宗七真"。清代时改称老律堂。殿内上悬清康熙帝御书"琅简真庭"横匾。殿前月台右方有康熙四十七年铸造铜骡一骑,鞍桥刻有"康熙岁戊子"字样此物原在朝阳门外东岳庙,后辗转移此。


  邱祖殿

  在中路老律堂北,是观内主要殿堂之一,自成院落,是埋葬邱处机遗骨的"处顺堂"故址。明代时称"长春殿",清初称"贞寂堂",至清初乾隆年间称邱祖殿,相延至今。殿内保存有邱处机塑像。殿内有瘿钵置石座上,传说是宋代遗物,为乾隆帝所赐。
三清阁四御殿 在中路最北端。前出廊,分两层,上层为三清阁,下层为四御殿。三清阁是观内藏书之地,藏有明代正统年间所刻的《正统道藏》共5350卷,观内赐经碑详细记述"赐经"的经过。四御殿供奉上天的4位大帝,依次为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祗、南极长生大帝。


  吕祖殿

  在西路元君殿西侧,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分前后两殿,前殿为八仙殿,殿内东西相向塑有民间传说的八仙神像。后殿即吕祖殿,是吕洞宾专殿,此殿是观内唯一的琉璃瓦顶建筑。


  云集殿

  即后花园,在白云观最北端,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云集山房为中心建筑,正南是座南朝北的戒台,两侧有游廊迂回,后有假山横亘,山上东西有有鹤亭与妙香亭相望。园西部有退居楼。后花园素有"小蓬莱"之誉。


  碑刻

  白云观保存了大量的碑刻,有重修碑记、捐产碑记、亩产碑记、香火碑记,如正统九年胡潆撰白云观重修记,正统十三年许彬撰赐经碑;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御制重修碑记及御笔诗碑,光绪十二年重勒明正德年赵士贤撰白云观重修碑、明嘉靖年顾颐寿撰白云观重修碑等。记载了白云观建筑、发展、变迁的历史情况,观内保存有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俯行书《老子道德经》刻石,为刻石中的佳品。另有老子石雕座像,传说是唐代的石刻作品。


白云观长廊
白云观
白云观
窝风桥
baiyunguan02
白云观内楼阁
白云观三官殿
白云观财神殿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izyguest(爱自由旅游网游客) 2005年11月8日 15点33分 评分:0

    北京白云观为道教全真龙门派祖庭,享有“全真第一丛林”之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学院及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等道教界的全国性机构均设立在白云观。在广大道教徒的心目中,它有着崇高的地位。

    白云观位于北京西便门外。其前身系唐代的天长观。据载,唐玄宗为“斋心敬道”,奉祀老子,而建此观。观内至今还有一座汉白玉石雕的老子坐像,据说就是唐代的遗物。金正隆五年 (1160年),天长观遭火灾焚烧殆尽。金大定七年(1167年)敕命重修,历时七载,至大定十四年(1174年)三月竣工。金世宗赐名曰“十方天长观”。泰和二年(1202年),天长观又不幸罹于火灾,仅余老君石像。翌年重修,改名曰“太极宫”。金宣宗贞佑二年(1215年),国势不振,迁都于汴,太极宫遂逐渐荒废。

    元初,邱处机 (号长春子)自西域大雪山觐见成吉思汗,东归燕京,赐居于太极宫。当时宫观一片凄凉,遍地瓦砾,长春真人遂命弟子王志谨主领兴建,历时三年,殿宇楼台又焕然一新。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五月,成吉思汗敕改太极宫为“长春观”。七月,邱处机仙逝于长春观。次年,长春真人高徒尹志平在长春观东侧下院建处顺堂藏邱祖仙蜕。元末,连年争战,长春观原有殿宇日渐衰圮。明初,以处顺堂为中心重建宫观,并易名为白云观。清初,在王常月方丈主持下对白云观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重修,基本奠定了今日白云观之规模。

    白云观的建筑分中、东、西三路及后院,规模宏大,布局紧凑。

    中路以山门外的照壁为起点,依次有照壁、牌楼、华表、山门、窝风桥、灵官殿、钟鼓楼、三官殿、财神殿、玉皇殿、救苦殿、药王殿、老律堂、邱祖殿和三清四御殿。

    照壁 又称影壁,位于观前,正对牌楼。壁上嵌有“万古长春”四个大字,为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所书。其字体遒劲有力,令人叹赏不绝。

    牌楼 原为棂星门,是观中道士观星望气之所。后来棂星门演变为牌楼,已失去原来的观象作用。此牌楼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为四柱七层、歇山式建筑。

    山门 为石砌的三券拱门,三个门洞象征着“三界”,跨进山门就意味着跳出“三界”,进入神仙洞府。山门石壁上雕刻着流云、仙鹤、花卉等图案,其刀法浑厚,造型精美。中间券门东侧浮雕中隐藏着一个巴掌大小的石猴,已被游人摸得锃亮。老北京有这样的传说:“神仙本无踪,只留石猴在观中。”这石猴便成了神仙的化身,来白云观的游人都要用手摸摸它,讨个吉利。观内共有小石猴三只,分别藏在不同的地方,若不诚心寻找,难以见到,故有“三猴不见面”之说。

    窝风桥 为南北向的单孔石桥。桥下并无水。那么,为什么要修建一座桥呢?据说,由于北方风猛雨少,观外原有座“甘雨桥”,人们便在观内修了这座“窝风桥”,两座桥象征风调雨顺之意。

    灵官殿 主祀道教护法神王灵官。神像为明代木雕,高约1.2米,比例适度,造型精美。红脸虬须,怒目圆睁,左手掐诀,右手执鞭,形象威猛。其左边墙壁上为赵公明和马胜画像,右边墙壁上为温琼和岳飞画像,这就是道教的四大护法元帅。

    钟楼、鼓楼 白云观的钟鼓楼,在建筑布局上与其他宫观的钟鼓楼截然相反,其钟楼在西侧,鼓楼在东侧。据称,元末,长春观殿宇大都倾圮,明初重建时,以处顺堂(今邱祖殿)为中心,保留了原来的钟楼,在钟楼之东新建鼓楼,故形成了今日所见之格局。

    三官殿 奉祀天、地、水“三官大帝”。传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财神殿 供奉三位财神,中为文财神比干,左为武财神赵公明,右为武财神关羽。比干为殷纣王叔父,忠正耿直,见纣王荒淫暴虐,常直言进谏。纣王恼怒,将他剖心。比干虽无心,但因服姜子牙所赠灵丹妙药,仍活人间。因他无心,故不偏不私,在他手下做生意,买卖公平,老少无欺。于是被人们供奉为财神。赵公明,亦称赵公元帅,元始天尊封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领招财、进宝、纳珍、利市四神。于是成为民间广泛供奉的财神。关羽,即关圣帝君,被民间广泛信仰,管辖范围极广,是一位全能之神,财神只是其形象之一。

    玉皇殿 奉祀玉皇大帝。神像为明代木雕,高约1.8米,身着九章法服,头戴十二行珠冠冕旒,手捧玉笏,端坐龙椅。神龛前及两边垂挂着许多幡条,上面绣有许多颜色各异的篆体“寿”字,一共是一百个,故称为“百寿幡”。左右两侧的六尊铜像均为明代万历年间所铸造,他们即是玉帝阶前的四位天师和二侍童。殿壁挂有南斗星君、北斗星君、三十六帅、二十八宿的绢丝工笔彩画共八幅,均为明清时代佳作。

    救苦殿 奉祀太乙救苦天尊。天尊骑九头狮子,左手执甘露瓶,右手执宝剑。据道经说:太乙救苦天尊是天界专门拯救不幸堕入地狱之人的大慈大悲天神。

    药王殿 奉祀唐代著名道士、医学家孙思邈。他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多种著作,在中国医学和药物学方面做出了极大贡献,因而被后世尊称为药王。

    老律堂 原名七真殿。供奉全真七子,即全真派祖师王重阳的七大弟子:中座为邱处机,左边依次为刘处玄、谭处端、马钰,右座依次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清代高道王常月曾奉旨在此主讲道法,开坛传授戒律,求戒弟子遍及大江南北,道门玄风为之一振。后世为纪念这一盛事,便将七真殿改称“老律堂”,即传授戒律之殿堂。老律堂建筑面积较大,是观内道士举行宗教活动的地方。每天早晚道士们都要来到这里上殿诵经,逢道教节日或祖师圣诞,要在这里设坛举行斋醮法会。

    邱祖殿 奉祀全真龙门派始祖长春真人邱处机。殿内正中摆放着一个巨大的“瘿钵”,系一古树根雕制而成。此钵为清朝雍正皇帝所赐。传说观内道士生活无着落时,可抬着此钵到皇宫募化,宫中必有施舍。邱处机的遗蜕就埋藏于此“瘿钵”之下。

    三清四御殿 为二层阁楼,上层奉三清,下层奉四御。三清像为明朝宣德年间所塑造,高2米余,神态安祥超凡,色彩鲜艳如初,富丽而又不失古朴。四御即辅佐玉皇大帝的四位天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南极长生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和后土皇地祇。这些都是清代中期泥塑金漆沥粉造像,高约1.5米。殿前院子中的鎏金铜鼎炉,为明嘉靖年间所铸造。香炉造型浑厚,周身雕铸着精美的云龙图案,共有43条金龙。

    白云观西路有神特、祠堂院、八仙殿、吕祖殿、元君殿、文昌殿、元辰殿等。

    神特 进入西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匹酷似骏马的铜兽,走近细看,其造型竟为骡身、驴面、马耳、牛蹄,因此,很多人称它为“四不象”。其实,它的正名叫“特”。传说它是一种神兽,具有奇特的功能,人哪儿不舒服,只要先摸摸自己,然后再摸摸它的相同部位,即可手到病除。

    祠堂院 建于清朝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堂上奉祀全真龙门派第七代律师王常月坐像,堂下埋藏其遗蜕。堂内左右室墙壁上嵌有元赵孟頫书《道德经》、《阴符经》石刻,为白云观之珍宝。

    八仙殿 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殿内奉祀钟离权、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李铁拐、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等八位道教仙人。

    吕祖殿 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殿内奉祀吕洞宾祖师。吕洞宾是八仙中影响最大,传闻最广的一位仙人。他周游天下,化度世人,或隐或显,世莫能测。

    元君殿 奉祀道教女神。中座为天仙圣母碧霞元君,左座分别为催生娘娘和送子娘娘,右座分别为眼光娘娘和天花娘娘。过去妇女们最担心的就是不育、难产,产后又担心婴儿出天花、闹眼疾、夭折或落下残疾,而这里的四位娘娘正好掌管这一切,故而香火非常旺盛。

    文昌殿 奉祀掌管人间科名禄位的文昌帝君。

    元辰殿 俗称“六十甲子殿”,奉祀六子甲子神和斗姥元君。六十甲子源于中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即是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循环相配,由甲子起,至癸亥止,一个周期刚好为六十年,故名“六十甲子”,意为六十年另起一甲子。六十甲子神为六十位星宿,轮流值年,掌管一年之事。值年神,又称太岁神。如某人出生在哪一年,那么当年值班之神就是某人的本年神(本命太岁)。六十甲子神都各有名号。如甲子年出生的人,他的本命神就是甲子太岁金辨大将军。相传礼拜本命神,就可获其护佑,百恶皆伏,所行大吉。

    白云观东路有三星殿、慈航殿、真武殿和雷祖殿。

    三星殿,清朝时为“华祖殿”,奉祀神医华陀。 2000年重修后改为“三星殿”,奉祀福、禄、寿三星真君神像。

    慈航殿,清朝时为“火祖殿”,奉祀火德真君。 2000年重修后改为“慈航殿”,奉祀慈航天尊(佛教称为观音菩萨)。

    真武殿,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 2000年重修,奉祀真武大帝。

    雷祖殿,建于明英宗正统三年( 1438年),所奉主神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陪祀风、雨、雷、电四位雷部天将。殿内神像均为明代所铸铜像。

    白云观后院为一个清幽雅静的花园,名云集园,又称小蓬莱。它是由 3个庭院连接而成,游廊迂回,假山环绕,花木葱郁,绿树成荫。东有友鹤亭、云华仙馆,西有妙香亭、退居楼。

    花园的中心为戒台和云集山房。戒台为道教全真派传授“三坛大戒” (初真戒、中极戒和天仙戒)的坛场,云集山房为全真道律师向受戒弟子讲经说法之所。1989年,白云观举行了建国以来首次全真派传戒仪典,盛况空前。

    古老的白云观,如今已成为首都北京的一大名胜,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众香客游人。每年春节的民俗庙会,更是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白云观已成为人们了解中国道教文化与传统习俗的重要窗口。



 
→回复
izyguest(爱自由旅游网游客) 2005年11月8日 15点43分 评分:0

    白云观每年农历正月初一日至十九日有庙会,以宗教活动为主。
    白云观是道教宫观,在北京西便门外二里余,即复兴门外白云路之东。始建于唐,名天长观,唐刘九霄《再修天长观碑》云:唐玄宗为斋心教道,奉祀老子建此观。金代改名为太极宫。元代道教全真道龙门派创始人长春真人丘处机,得到元太祖成吉思汗的赏识,命他住持该宫,并易名为长春宫,丘处机死后,遗蜕即葬于此。明洪武二十七年(一三九四年)长春宫毁于兵火,将其下院白云观加以扩建,即为今之白云观,历代不断修缮,现存殿堂为清代建筑。白云观是北京最大的道观,号称“全真第一丛林”,也是“龙门派祖庭”。《天咫偶闻》云:白云观之长春宫也,昔在城中,今则为城外巨刹,犹可冠京师”。
    白云观规模宏大,殿堂巍峨,座北朝南,临街为一座四柱七楼金碧辉煌的大牌楼。牌楼之南,隔街为一座高大的一字照壁,照壁上镶嵌着“万古长春”四个用绿琉璃烧制的大字,传说这四个字出自长春真人之手,字体浑厚,颇有功力。牌楼之北是石拱雕花的山门,牌楼与山门之间是一个小广场,两侧有配房。山门里是一座汉白玉石拱桥,俗称“窝风桥”。中轴线上由南往北依次有五层殿。第一层殿为“灵官殿”,供道教的护法神王灵官王善。第二层殿为“玉历长春殿”,但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第三层殿为“老律堂”,供全真道七位真人丘处机,马钰、谭处端、刘处玄、王处一、郝大用、孙不二。第四层殿是“丘祖殿”,供长春真人丘处机,丘的塑相白面无须,因其自宫故不生须。据传丘死后,遗骇即葬在此殿的塑像下。第五层殿为二层楼建筑,上层曰“三清阁”,供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并藏有明正统年间刊印的一部《道藏》共五千三百五十卷,是研究道教的珍贵文献。下层曰“四御殿”,供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官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中轴线上各殿内的塑像,均为旧塑,还是传统技法,有较高的水平。各层正殿两侧均有配殿。
    四御殿之后是后花园,名曰“云集园”。花园入口处的门楣上悬挂“小蓬莱”匾一方。园中主要建筑有云集山房、戒台、退居楼、云华仙馆等,园中堆砌假山三座,山上建友鹤”、“妙香”二亭。楼馆之间有游廊连接,曲折幽深。树木葱郁,花草繁茂,颇有江南园林风光。白云观的这座后花园,是慈禧太后的副总管太监刘诚印捐白银二万两修建的。
    后花园还有一景叫“小灵山”。白云观历年打碎的瓷器都不扔掉,道士在外云游,看到名贵瓷器的残片也带回观中,以示道家爱惜万物之心。观中把这些碎瓷片,堆砌成一座高约一米多,长约两三米的一座假山,名曰“小灵山”,俗称“瓷儿山”。《京华春梦录》也说:“小灵山者,在观东,以碎瓷砌成”。在堆砌时,凡带年款的器物,所有的年款都朝外,以便参观欣赏。尽管都是碎瓷片,但因其中不乏历代名窑中的珍品,也十分难得。小灵山不仅吸引了瓷器爱好者前来观赏研究,也是一些善男信女朝拜的对象,到“山”前磕头烧香者也大有人在。小灵山在十年浩劫中被拆毁,因无材料无法恢复。
    此外,东西两路还有八仙殿、吕祖殿、碧霞元君殿、元辰殿、斗姆殿、南极殿、火神殿、葛仙殿、罗公殿等殿堂,供奉着众多的神仙,白云观内是神仙大聚会。另有供道士居住生活的房舍,及放生圈,菜园子等。
    白云观正月开庙的主要活动是“会神仙”,其次是“顺星”,“打金钱眼”、“摸石猴”等等。传说正月十九日丘处机要降临人间超度有缘者。
    丘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今山东栖霞县人,生于金皇统八年(公元一一四八年)。十九岁出家修道,拜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为师,由于他修道刻苦,受到王重阳的器重。王重阳病故之后,丘处机隐居于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南的蟠溪龙门山继续苦修。由于他在龙门山苦修得道,所以他创建的道派,称“全真道龙门派”。他继承了王重阳以道为主,兼研究吸收儒家和释家理论的全真学说,以苦修和善交结闻名于世。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丘处机苦修得道的传说。相传丘处机在龙门山修道是很艰苦的,他以讨饭化斋为生,并规定日化七家,如果这七家谁也不给他斋饭,就饿一天肚子,也不再到别家去化缘,所以他经常挨饿。又传他为济众积善,在灞河岸边背人过河以利行人。由于他天天■水过河,腿和脚泡烂了。在他背人渡水的第六个年头的一天,一个差人打扮的人要他背过河去,到了对岸,差人打开身上背的包袱,由里面滚出一个人头来。差人便大声吼道:我拿着两颗人头去官府交差,现在只剩下一个了,准是你背我过河时,掉在河里冲走了,你得赔我一个人头,不然我交不了差。丘处机想我到哪里去弄人头呢,无奈只得要差人把自己的人头砍下来补上。差人大喝一声,挥动长剑向他砍去,丘处机昏然倒地,等他醒来之后,差人不见了,怀中却有一卷天书。原来差人是太白金星李长庚变的,特来度化丘处机。从此他细读天书,悟道成仙,云游天下,讲学布道,创立了道教全真教龙门派,成为道教中很有影响的人物。度化成仙当然是无稽之谈,但他刻苦修炼当是事实。
    丘处机在政治上也有远见卓识,受到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礼遇。在他年近七十时,应成吉思汗之诏,“西行万里,谒大汗于中亚”。过去成吉思汗的军队所到之处,不分青红皂白,任意烧杀抢掠。真是“马蹄之所及无余地,兵多之处无遗民”。丘处机给成吉思汗宣讲“敬天爱民为本,清心寡欲为先”的治世养生之道,规劝成吉思汗“小杀戮”、“减嗜欲”。成吉思汗才下令“顺命者不诛”,约束军队不得妄杀无辜。后人赞丘处机是“救民于涂炭之中,夺命于锋镝之下”,受到人们的尊敬。清代乾隆皇帝曾御书“万古长生,不用餐霞求秘诀;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奇功”的联句褒誉丘处机。
    丘处机死于金正大四年(公元一二二七年),终年七十九岁。死后元世祖忽必烈追封他为“长春全德神化明应主教真君”。
    《帝京岁时纪胜》云:“(长春)真人生于宋绍兴戊辰(公元一一四八年)正月十九日,故都人至正月十九日,致酹祠下,为燕九节”。正月十九日又称“筵丘”、“阉九”“筵九”、“淹九”、“烟九”等名称,俗叫“会神仙”。《燕京岁时记》云:“白云观……每至正月,自初一日起,开庙十九日,游人络绎,车马奔腾,至十九日为尤盛,谓之会神仙。相传十八日夜内,必有仙真下降,或幻游人,或化乞丐,有缘遇之者,得以却病延年,故黄冠羽士,三五成群,跌坐廊下,以冀一遇。究不知其遇不遇也。”传说能会见神仙,即可增福添寿,发财致富,甚至可以长生不老,羽化登仙。是日观内游人蚁聚,熙来攘去,拥挤不堪。十八日夜是白云观最热闹、最神秘、也最滑稽的一夜。多少年来未闻有会见神仙而得福成道者,但却听说出了不少笑话和丑闻。据说有一年正月十九日,有一个又脏又跛的老乞丐,在白云观外乞讨,也不知谁说了一句,这是丘真人化身。这个老乞丐也就“就坡下驴”胡言乱语起来。很多游人给钱给物,有的还向他磕头礼拜。丘真人对给磕头烧香的求福者不予理睬,无形中却帮了这个老乞丐的忙,使他过上几天温饱的日子。当时一些有识之士也认为“此风俗之不善也”。得硕亭《京都竹枝词》中也说:“绕过元宵未数天,白云观里会神仙,沿途多少真人降,个个真人只要钱”。
    顺星也是白云观春节期间重要宗教活动之一。《水曹清暇录》云:正月初八,俗传诸星下界,京城内外,庵观寺院僧道,多揽檀越施主年庚,陈列祭品,为坛而禳禳,冀得香仪”。白云观为顺星专门建了一座殿——元辰殿,俗称星宿殿或顺星殿。殿中塑有以六十年花甲子为顺序的六十位星宿像。古时用干支纪年,每年由一个天干字和一个地支字组成,天干十个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十二个字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十和十二的最小公倍数是六十,所以每六十年重复一次,叫一个花甲子,每年有一位星宿当值。他们是:甲子太岁金辨大将军。每一位星宿的名子前都有太岁二字,名字后都加大将军三个字。以下依次是:乙丑陈材、丙寅耿章、丁卯沈兴、戊辰赵达、己巳郭灿、庚午王济、辛未李素、壬申刘旺、癸酉康志、甲戍施午、乙亥任保、丙子郭嘉、丁丑汪文、戊寅鲁先、己卯龙仲、庚辰董德、辛己郑恒、壬午陆明、癸未魏仁、甲申蒋崇、乙酉方杰、丙戍白敏、丁亥封济、戊子邹铛、已丑傅佑、庚寅邬桓、辛卯范宁、壬辰彭泰、癸巳徐单、甲午章词、乙未杨仙、丙申管仲、丁酉唐杰、戊戍姜武、已亥谢太、庚子卢秘、辛丑杨信、壬寅谢谔、癸卯皮时、甲辰李诚、乙巳吴遂,丙午文哲、丁未缪丙、戊申徐浩、己酉程宝、庚戍倪秘、辛亥叶坚、壬子丘德、癸丑朱得、甲寅张朝、乙卯万清、丙辰辛亚、丁已杨彦、戍午黎卿、已未傅党、庚申毛梓、辛酉石政、壬戍洪充、癸亥卢程。这六十位星宿的来历,例如星宿中丙辰太岁管仲大将军,是否就是春秋时,曾襄助齐桓公成为当时诸侯霸主的管仲管夷吾,没有找到出处,问过白云观的几位道长也不知其详。
    顺星就是到元辰殿找到自己的本命星宿,假如你是甲子年生人,你的本命星宿就是甲子太岁金辨大将军,就在金辨的塑像前跪拜,烧香、布施之后,即可保佑你一年顺遂。为什么不保一生顺遂呢?如果保佑一生,明年你不来了,还怎么能得到布施。传说正月初诸星宿下界,傍晚方丈率众道士举行祭星仪式,元辰殿诸星宿像前均燃灯,众道士着法衣,鸣法器,钟鼓齐鸣,诵经祈祷,祛灾求福。这一天元辰殿内香烟缭绕,人头攒动,几无立锥之地,整个白云观也是人山人海。
    居民也有在家里顺星的,在庭院摆上桌子,燃灯一百○八盏或四十九盏,也可按家中最年长者的年龄数燃灯。祭祀之后,将灯散置在庭院井灶各处的谓之“散灯花”或“散星”。散灯之后,其他人都可上街看灯,本命年的人要留在家里叫“守灯”,待灯自灭之后才能离去。
    打金钱眼是白云观春节时除“顺星”和“会神仙”之外,另一个吸引人的活动。顺星只正月初八一天,“会神仙”也是正月十九一天,而“打金钱眼”却是从始至终天天如此。
    白云观山门里有一座单孔汉白玉石拱桥,桥下无河更无水,只是一个石砌长方形大坑。这座不大的石桥还颇有点来历。传说当年长春真人因为求雨与一位长老斗法,长老法术不灵败在长春真人手下,怀恨在心,就在白云观之西修了一座庙,起名叫“西风寺”,寓“西风吹散白云”之意,以克制白云观。长春真人洞悉其意,就在白云观东边假山上修了一个“降风洞”。又在山门里修了这座石桥,桥洞中间用石块砌死,把桥洞分隔为东西两个石室,西风吹到桥洞里就吹不出来,窝死在里面,故叫“窝风桥”。
    每年春节开庙时,桥洞东西二室,各有一位年长道士,银髯飘洒,身穿蓝布道袍,头戴混元巾,眉垂目瞑,盘腿打坐,从黎明到黄昏,一天不言不语,不食不饮不上厕所。这两位道长既不能说可以“辟谷”不食人间烟火,但也得有点真功夫。洞口各悬一个直径一尺多的大木钱,涂以金粉,美其名曰“金钱”,钱之方孔中系一小铜铃。谓能用铜钱击中钱眼中的小铜铃或洞中打坐的道人者,今年即可得福发财,万事如意。逛白云观的人谁不想讨个吉利,争相投击,清代用方孔的铜钱投击,清末民初用铜元投击,废除金属币改用纸币后,庙中派人在窝风桥附近设摊,供游人用纸币兑换金属币,金钱眼照打不误。打金钱眼实际上是一种骗钱手段,是庙中一笔不小的收入,既骗人钱财,还叫人高兴,可谓生财有道了。《旧都文物略》也说:“凡人祀神毕,皆于桥栏杆上掷钱,如中其孔,则大利市,中与不中,均无下拾之蹊级,十日闭会,而阿堵盈万,为道人终岁之储”。《京华春梦录》更明确的指出:“实则老道以此敛钱,愚者不察,适中其计耳”。看来早就有人识破其中奥秘,指明是“老道以此敛钱”。把投钱的人称为“愚者”,说明他们是上当受骗者。
    窝风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毁改为防空洞。一九八八年又依旧样重建,一九八九年春节白云观举办庙会,又恢复了这一活动。
    摸石猴 白云观三间山门,每个门洞都是汉白玉石雕花拱券,中间门洞石拱券东侧下端,在花纹中间雕刻了一个十厘米左右的猴子,样子活泼可爱。传说用手摸一下这只小猴子,凡患风湿引起的疾病,即可康复。有的更具体的说,患腰疼的摸摸石猴的腰,患腿疼的摸摸石猴的腿,即可手到病除,立见功效。游人到此争相抚摸,谁也不问是否有效,去一次摸一次,有病的摸,没病的也摸,小石猴被摸的润滑如脂,光亮似镜。摸石猴成了逛白云观的第一个活动。
    现在谁也不相信摸石猴可以疗疾治病了,但到白云观游览的人,还是都来抚摸一番。白云观除这只石猴外,还有两只石猴隐藏在其他石刻的花纹中,名曰“三猴不见面”,这两只猴子一在山门西侧撇山影壁的须弥座上,一在南极殿前的石碑座上,后二猴知道的人不多。
    拴娃娃 白云观西路有三间不大的倒座殿,倒座就是座南朝北,这三间不起眼的殿香火却很盛,香客中以妇女为主。殿中正位供天仙圣母碧霞元君,西配位供送子娘娘和催生娘娘,东配位供眼光娘娘和痘疹娘娘。
    过去医学不发达,人们不了解生儿育女的科学道理,又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封建思想的影响,结婚之后最怕不生孩子,特别是怕不生男孩子。怀了胎又怕难产,小孩生下来又怕出痘疹闹眼病,使小孩夭折或落下残疾。娘娘殿中的四位娘娘把这些都包了,不生育的给送一个儿子,怀了胎还管催生顺产,生下来后,还保佑小孩不出痘疹,不生疾病,结结实实的长大成人。
    送子娘娘的神座和身上放着很多泥塑的小男娃娃,婚后不育的年轻妇女,在婆婆或姑姨等长辈陪同下,来到送子娘娘像前,磕头烧香布施之后,偷偷的由神座上拿一个小泥娃娃,揣在怀里,口里默默念叨着,好孩子,快跟妈妈回家,头也不回的直接回家,到家后把泥娃娃藏在卧室里,名曰“拴娃娃”。《北平俗曲·逛城隍庙》也说:“百子堂内分外的热闹,娘娘殿上供比山高,抽空儿还把那娃娃套”。如果怀了孕,先到送子娘娘那里去烧香还愿,再到其它三位娘娘前祈求保佑。生个男孩,还愿时除在各位娘娘前烧香磕头,布施大量财物外,还得买几个小泥娃娃,偷偷的放在神座上,供后来者拴去。富有之家为了小孩免灾祛病能长寿,还认庙中的某位道长为师父,算是出了家。这就得在逢年过节,师父寿辰,小孩生日时,经常来庙里烧香布施,庙中就可源源不断的得到财物。过去有专门售泥娃娃的铺子。
    “百里不同风”,天津和北京近在咫尺,其拴娃娃的风俗却比北京复杂的多。天津拴回娃娃后,真的生了个男孩,拴回来的泥娃娃就成了“娃娃大哥”供在家里,一日三餐还得给娃娃大哥饭吃,一年四季还得给娃娃大哥按季换衣服。小孩每长几岁,还得把娃娃大哥送到娃娃店里再塑一次,叫“洗娃娃”。小孩由儿童到青年、中年、老年,娃娃大哥也跟着长,到后来娃娃大哥也是满脸皱纹,一嘴胡子。晚辈也得称“娃娃大爷”、“娃娃爷爷”。生下来的小孩去世后,一般都把娃娃大哥送回天后宫,由他们处理。山东一些地方,拴娃娃后生了儿子,就在居室墙上挖一个洞,把泥娃放在洞中,外面再用泥封死。等小孩死后,再把泥娃娃挖出来,放在棺材里埋葬。
    老人堂 白云观西路神殿之西,有一排房子,住着观中年老体衰,不能参加劳动和诵经等宗教活动的道士,俗称“老人堂”。这都是观中的下级道士,一个个老态龙钟,面黄肌瘦、蓬首垢面,衣衫褴楼,有的坐在太阳下捉虱子,有的蜷曲在土炕上喘气等死,情况极为凄惨。道教宣扬以慈悲为本,救苦救难,但道士也分三六九等,尊卑分明。观中的方丈,住持等交结权贵,权势显赫,富比王侯,穷奢极欲,有的甚至在庙外安家,娶妻纳妾,狂嫖滥赌。一般道士却天天服苦役,作道场苦不堪言。正因为对一般道士的残酷压迫剥削,众道士被逼起来造反,在日本投降前夕,曾发生了“火烧老道”的反抗事件。当时白云观的住持安世霖,总管白全一,不仅对观中道士飞扬跋扈,极为苛刻,而且行为放荡,宿娼嫖妓,无所不为,引起众道士的公愤,联合起来,以他俩违犯道规,用火烧死。白云观“火烧老道”曾轰动一时,至今仍在一些老北京人中流传议论。
    老人堂在春节期间也对外开放,很多游人也来看望这些受罪的老人,香客们看到老道士们可怜,纷纷向他们赠送财物。
    放生圈 旧社会一些显官贵胄、豪门大户,作了很多伤天害理的事,他们作贼心虚,害怕报应,害怕受到惩罚。很多人到了老年下台之后便吃斋念佛,想修来世,并得到精神上的安慰。有的还买鸟放回山林,买鱼放回河湖,把猪、羊、鸡、鸭、鹅等家畜家禽送到寺庙饲养,不许宰杀,曰“放生”。旧时白云观在西墙外有一个很大的畜圈,专门喂养施主送来放生的禽畜。圈中的老猪老羊也是老态龙钟,行动蹒跚。春节期间也供游人参观。一些善男信女,主要是老年妇女,把钱财或饲料送到庙中,喂养这些只等老死后埋掉的禽畜。
    此外,观内珍藏的唐代玉石老子像,明正统年间刻印的一部《道藏》,清道光年间摹刻的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所书《老子道德经》刻石等,既是研究道教和白云观的重要资料,也是珍贵的历史文物。
    白云观庙会时,观附近摊棚林立,以出售香烛纸箔神像最多,其次是各种食品,再次是儿童玩具等。其他如竹柳器皿、日用百货等也有售者,但为数不多。
    解放以前,白云观四周都是空闲地和农田,十分平坦开阔,会期城乡各处的民间花会狮子、高跷、旱船等会档都来进香表演,锣鼓不断。辛亥革命以前,庙西空地可以赛马,吸引着众多的观众。《京华春梦录》:“白云观在西便门外,……马场在其右侧,风华少年,颇有据鞍游此者”。
    那时逛白云观还有一个很惬意的活动,就是骑小毛驴。旧北京交通非常落后,逛白云观除那些达官贵人,富商大贾,公子小姐有自己的车马代步外,绝大多数人都是安步当车,步行前往。旧时北京有豢养牲口,租给人乘骑的赶脚人。四乡农民也乘冬季农闲,把自己役使小毛驴拉出来出租。由城里骑小毛驴去白云观有三条路,一是由菜市口出广安门,往西北到白云观。二是由宣武门顺城墙往西出西便门到白云观。三是由阜成门顺护城河往南,到西便门西行到白云观。老北京人平时很少出城,骑小毛驴更是新鲜事,所以雇驴的人很多。赶脚人这些天也利市三倍,可以挣点钱,过一个比较富裕的春节。这些毛驴都很驯顺,通人意,骑它不会有什么危险。有的小毛驴经过特殊训练,雇好驴后,自己骑走,赶脚人并不跟去,驴到白云观绝不再走,中途也不拐弯,到地方有人出来接驴,回程还是如此,这样两个脚夫可以赶好几头驴,也免受来往奔波之苦。脚钱先付或后付均可,脚夫都在驴的某些地方作个记号,接驴人一看便明白,从没有看到为此闹纠纷。
    新春佳节,骑在驴背上,迎着和煦的春风,沐着温暖的阳光,踏着松软的土地,顺着刚解冻的护城河,听着驴蹄的的的声和铜铃的哗哗声,颇有些神仙的味道。很多骑小毛驴去过白云观的,现在想起来还十分怀念和神往。
    白云观从一九八七年起,每年举办一次“春节民俗庙会”又恢复了骑小毛驴的活动,尽管从胡同西口到观前,只能骑行三、四百米,骑的人依然很踊跃。
    白云观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打倒“四人帮”后,迁走了住户和工厂,政府拨专款进行了全面修缮,焕然一新。现在是中国道教协所在地,恢复了宗教活动。也对外开放接待游人。 

作者: 郭子升


 
→回复
邻近景点
故宫
颐和园
八达岭长城
香山公园
天安门
天安门广场
人民大会堂
中南海
箭扣长城
司马台长城
毛主席纪念堂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