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山西忻州五台山景区概况
类别划分
概况
气候
住宿
交通
美食
购物
活动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山西忻州五台山景区概况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尽管早知道五台山是久负盛名的避暑胜地,农历六、七月,三伏骄阳炎炎,燥热难耐,然而五台山却气候清凉,爽快宜人。这里峰峦叠翠,嘉木葱笼,野花烂漫,清泉遍地,伽蓝寺宇,散布其间。时有清风徐徐,拂人面颊,蓝天上白云从头上飘过,洒一阵碎雨,复又阳光灿烂,满目清新。盛夏白昼,气温适中,早晚还略显些凉意。

  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而五台山,则是群仙毕至。且看其山势,既雄伟,又舒缓含蓄,非纯有险峻者可比。所以,那灵气的寺院,卓越的山景,还是久久的萦绕于怀......

  五台太行相连。太行山如千里巨龙,腾跃于山西省东边,它的头,便是昂立于晋东北的五台山。五台山的中心地区台怀镇,是一个山水环绕的秀丽山镇。台怀镇地处由五台山五大高峰东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形成的怀抱之中,故名“台怀”。

  五台山的五座主峰,以五方来命名。分别称为东台、北台、西台、南台、中台。五台具指,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始终如此。其余三台历史上曾发生过变化。北台,最早定为大黄尖山,后改为叶斗峰;中台,最早定为叶斗峰,后改为翠岩峰;南台,最早定为翠岩峰,继改为古南台,最后定为锦绣峰。五台具指的变迁,应是历史上宗教活动中,必由北向南发展的客观反映。今五台山五座主峰,东台、北台、西台、中台为一列山脉,南台独立为峰。山石多为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组成,强度较大,不易剥蚀。形成了山顶平缓,可降飞机;沟谷纵深,状如U形的特殊风貌。五座台顶,又各具景观。东有离岳火珠,北有玉涧琼脂,西有丽农瑶室,南有洞光珠树,中峰则有自明之金,环光之壁。

  五台山是驰名中外的佛教圣地,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并称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而五台山,以其建寺历史悠久和规模宏大,居于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古往今来,帝王崇建,高僧懿行,不可胜数,中外佛教信徒和游人纷至沓来,朝山礼佛和参观游览。

  五台山风光壮美,景色独特。境内梵宇林立,文物遍布。置身其中,松亭亭,泉淙淙,云山雾海沉浮中,楼阁姿容秀。古刹晨昏天香飘,佛寺早晚金钟鸣。三步一趣典,五步一掌故,到处有景致,到处又隐伏着神奇的秘密。   
                       





推荐景点
罗睺寺 菩萨顶 显通寺 塔院寺
南山寺 南禅寺 黛螺顶 佛光寺
岩山寺 秘密寺 延庆寺 秘魔岩
尊胜寺 梵仙山 灵鹫峰 灵应寺
望海峰 叶斗峰 锦绣峰 挂月峰
翠石峰 广济寺 佛母洞 般若泉
竹林寺 金阁寺 龙泉寺 普化寺
集福寺 广宗寺 碧山寺 观海寺
栖贤寺 十方堂 镇海寺 毛泽东故居陈列馆
慈福寺 圆照寺 万佛阁 寿宁寺
殊像寺 龙凤洞

南山寺2
五台山_龙泉寺(3)
南山寺4
五台山的台怀镇
灵鹫峰
大白塔
五台山-普化寺天王殿
尊胜寺五方文殊殿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izyizy(爱自由旅游人) 2005年9月23日 17点53分 评分:10
1908岁的“佛教老人”

自古道:“天下名山僧占多”。五台山与四川的峨眉山、浙江的普陀山和安徽的九华山合称我国佛教的四大名山,并且以它最早的历史而被列为首位。

五台山佛教发展的历史,据明代的《清凉山志》记载,是开始于汉代的。早在东汉永平年间(58——75年),山上就已经有了寺庙建筑及其附属物了。如果就从永平末年,即公元七十五年算起,它已经是一千九百零八岁的“佛教老人”了。

汉明帝刘庄时,印度的两个菩萨,一个叫摩滕,一个叫竺法兰,带了释迦文佛画像和四十二章经来中国传教。永平十年(68年)十二月,他们来到了我国现在河南省的洛阳市。第二年,他们就在洛阳建了白马寺。就在这一年,摩腾和竺法兰两个菩萨又来到清凉山礼佛时,看到清凉山是文殊菩萨居住和讲经说法的地方,而且山上还有阿育王舍利塔。所以,两个菩萨回到洛阳以后,就奏请汉明帝刘庄在清凉山上建筑寺院。因为刘庄是崇信佛化的人,所以一奏就准,便决定立即建寺。又因为清凉山的山形和印度释迦牟尼修行处的灵鹫山相似,所以就把所建的寺庙叫做大孚灵鹫寺(现在显通寺的前身)。从那时候起,五台山就开始成为我国的一个佛教中心(五台山的灵鹫寺和洛阳的白马寺都是我国最早的寺院)。

到了北魏时(386——534年),又将灵鹫寺进行了扩建。魏孝文帝时(471——499年),环绕着灵鹫山峰增添了十二个寺院。今天我们看到的显通寺就是当年的善经院,菩萨顶就是当年的真容院,其余十二个寺院的遗迹都不复存在了。

北齐时(550——577年),又大兴土木,进行扩建,增加了二百多座寺院。

隋文帝时(581——604年),又下诏在五个台顶各建一座寺庙:东台望海寺、南台普济寺、西合法雷寺、北台灵应寺、中台演教寺。因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演教之地,所以五个台顶的寺庙里都供奉着文殊。不过,五个文殊的名号却完全不同:望海寺供聪明文殊,普济寺供智慧文殊,法雷寺供狮子文殊,灵应寺供无垢文殊,演教寺供儒童文殊。据记载从唐太宗到唐德宗(627——805年)一百七十多年的时间内,凡到五台山朝山的人,都要到台顶的寺庙礼拜,叫做朝台。在唐代贞观(627——649年)和乾元(758——760年)两朝皇帝时,又建了十座佛寺。中唐时期五台山图传至日本,后又传到敦煌,绘入敦煌壁画。

但是,到了北宋时(960——1127年),台内台外仅留下佛寺七十二所。这是什么原因呢?有人曾分析云:一是因为经过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年)、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和后周世宗显德二年(955年)的“三武一宗”四次大灭法毁坏了不少寺庙;二是因为五台山处于偏僻地区,常有匪盗盘踞,对寺庙也有破坏。

然而,北宋的太宗赵光义、真宗赵恒和仁宗赵祯三朝皇帝仍然信奉佛教。据记载,这三朝皇帝留在五台山的“天书玉札”就达三百八十轴。唐宋以来,日本、印度尼西亚、尼泊尔等国的僧侣与五台山素有往来。

待到元朝(1271——1367年),世祖至元二年时,曾造了一部经,敕送五台山善住院,并且令僧披阅。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时,还亲自朝台一次,并敕令建了大万圣佑国寺,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时,又朝五台山,并建了善门寺。另外,在元朝时期还修补了十二佛刹,使五台山的寺院大为改观。

明朝期间(1368——1644年),五台山有名寺庙,台内有六十八座,台外有三十六座,共计一百零四座。不少皇帝把库内的金钱送上台山,修建佛寺。相传明成祖永乐十二年(1414年),还派人到西藏将黄教祖师宗喀巴的大弟子蒋全曲尔计请到北京。第二年,蒋全曲尔计到五台山又弘扬黄教佛法。这是黄教传入五台山的开始。

在清朝(1644——1911年)将近三百年的时间里,各朝皇帝都信佛教。康熙时(1662——1722年),还在台怀和南台等地修建了行宫,每隔一二年总要朝山一次。康熙爱新觉罗玄烨为了给其非婚生子寻找出路,就令孩儿出家于菩萨顶,并任命为丹巴札萨克大喇嘛。随后,又将山内的罗睺寺、寿宁寺、三泉寺、玉花池、七佛寺、金刚窟、善财洞、普庵寺、台麓寺和涌泉寺十个青庙的僧人也随之变为黄衣僧(即喇嘛)。五台山的汉喇嘛就是在此时产生的。此后,康熙皇帝又请西藏达赖喇嘛的堪布,去五台山诵经传戒,并且拜为皇子师。从此,就形成了达赖喇嘛住五台山委任大喇嘛的制度。于是,五台山的黄教从康熙以后就逐渐扩展起来。他们都属于中国佛教派别之一的密宗。这个教派是唐开元初(716——720年)善无畏、全刚智和不空三个印度人先后来华传播印度密教形成的。

从清代直到解放前,札隆克大喇嘛一直是五台山黄教主要教主,并且以教兼政。凤景秀丽的镇海寺有康熙十五年(1676年)的御制碑记,称为“永乐院”的南院,是清封章象活佛的住所。院里有新式建筑,楼外设有花园。民国初年,十九世的章嘉活佛就住在这里。镇海寺成为统管北京、西宁、五台山等地黄衣教的衙门。

五台山这位历尽沧桑的“佛教老人”,今天才真正欢度起自己的晚年来。一九四六年五台山解放以后,当时的北岳行署就成立了五台山管理委员会。从一九五二年起,政府就拨巨款对古迹有重点地进行整修。一九五三年,又正式成立了五台山古迹保养所,专门负责古迹保护的事宜。几十年来,除了“文化革命”期间有几年间断外,每年都有重点地进行大量而艰巨的保养和修缮工作。五台山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宗教事务委员会也做了大量工作,所以五台山才变得如此阿娜多姿,美妙神奇。

现在,这里长期定居着一百四十一名僧尼,其中和尚一百零九名,喇嘛二十一名,尼姑十一名;汉族一百二十五人,蒙族十三人,满族二人,藏族一人。这些僧尼受到了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生活待遇逐步提高,活动条件不断改善,他(她)们能够专心致志地研究和整理宗教资料,开展正常的佛事活动。从一九七九年五月到一九八○年四月,五台山僧人已经整理出三万九千八百二十册历代经书。在整理过程中,僧人们不辞劳苦,对散失在各寺庙的经书进行了搜集、归类、配套、补残、造册、登记一系列的繁重工作。在整理的这些经书中,有两部清藏、两部频伽藏、两部碛砂藏,两部续藏、两部藏文藏和一部大正藏,以及若干单行本,共计十二部,三百三十七种。这些经书中有宋朝以来的各种版本。价值较高的是清代乾隆以前出版的善本书,共有两万三千零七十二册。另外,还有藏文、日文手抄和血写的各种版本。一九八○年暑期,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还来五台山进行了佛事活动,向庙内佛像献了哈达,给僧尼们讲了经。山西省有关部门还在采取措施,进一步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从一九八○年的下半年到一九八三年的上半年的三年内,宗教系统、文物系统和僧尼自筹的维修寺庙款共计一百七十四万多元,维修了广济寺、集福寺、黛螺顶、慈福寺、菩萨顶、广宗寺、园照寺、罗睺寺、塔院寺、显通寺、十万堂、万佛阁、观音洞、南山寺、镇海寺、龙泉寺、普济寺、明月池共十八处。其中殿堂八十五间,楼阁五十八间,禅堂十八间,牌坊六间,斋堂十二间,钟鼓楼七座,围墙一千八百七十米,僧尼宿舍三百一十四间,新塑塑像两千七百五十三尊,补塑塑像六十九尊。对于几位老弱残的僧尼,有关部门指定了有劳动能力的僧尼分别进行照顾,对这些帮助别人的僧尼,政府还给予一定的报酬。全五台山的僧尼已作到了“老有所养”。

就是僧尼逝世以后,有关部门也要进行应有的安排。一九七九年三月,政府有关单位给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五台山佛教协会会长能海和尚,召开了百余人参加的追悼大会,并修建了八尺高的青砖墓塔,安葬了能海和尚的骨灰。有关部门还规定:属于僧尼私人的珍贵经书、文物古董和钱财等,都归自己所有,有愿意捐献给国家的,均给予物质奖励。

对于僧尼属于宗教性质的佛事活动,党和政府也积极协助,予以方便。一九七九年六月中旬,政府有关部门派人和僧尼一起召开了座谈会,讨论研究了宗教机构等事项。党和政府还从政治上关心僧尼,以庙为单位,给他(她)们订了报刊,买了书籍。现在主持五台山佛事活动的章木样喇嘛,一九七八年当选为山西省政协委员;慈贵和尚也于一九七八年担任了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并到首都北京出席了会议。僧尼们不仅在研究我国古代佛教思想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而且在保护寺庙文物和植树造林等方面也做出了贡献。现在寺庙区的森林覆盖率已达到百分之二十多。

近几年来,外地的许许多多的教徒、居士,成批地前来五台山朝山拜佛,进行学经、学法和受戒活动。一些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华侨和外籍华人,也纷至沓来。从一九八○年下半年到一九八三年上半年,到五台山的总人数达四十三万多人次。人数之多,规模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



红色的“脚印”

五台山地区是一个老解放区。老一靠革命者早年在这里走过的曲折道路上,留下了许多深深的“脚印”。

在五台山县城东面,大约十公里处,是个四周环山,中间平坦的地方。远远看去,犹如一座圆锥形的土堆平顶上放着一个洗脸盆。这是五台县的主要产粮区,叫茹湖盆地。茹湖盆地地势较低,夏秋山洪汇聚在盆地的最低处,在历史上曾出现过静水湖泊,被誉为五台县的八景之一——“茹湖落雁”。

就在这个美丽的地方,一九三七年秋天,八路军总部在南茹村驻扎了四十多天。总部办公的旧址和朱德总司令住过的房屋现在仍保存着。朱德、彭德怀等老帅和子弟兵们,在乡间留下的许多动人传说,至今还在人民群众中传颂着。

在台怀镇南二十多公里处的公路西边,有个金岗库村。一九三八年二月,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就迁到这里。当时晋察冀边区处于日寇的四面包围中,但军民们在司令部的领导下,坚持了“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破坏交通,疲困敌人,广泛开展游击战,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使后来进入我根据地的五万多名敌人陷于寸步难移的困境。

金岗库村的自卫队,当时在司令部的帮助和指导下,训练得很出色,几次全区大检阅总是名列第一,获得优胜红旗。至今,村里的一些老人还能哼出在那如火如荼的战争岁月里唱过的抗日救亡歌曲;“七月太阳似火烧,日本人进攻芦沟桥,亡我国,灭我种。还要奴役我同胞……”现在,军区司令部的旧址仍在,歌曲还常常引起金岗库村里的人们对在事的回忆……

站在晋冀两省交界的长城岭上,东望河北阜平一带辽远而迷茫,西眺五台境内则群峰峥嵘。在这群峰中,有一道白杨密集、村庄错落的深川,川中耸立着一座九米多高的六棱锥形塔。塔身巍峨,直指兰天,浩气横溢,这就是晋察冀边区政府于一九三八年修建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塔上面镌刻着聂荣臻同志遒劲有力的笔迹:“民族英雄永垂不朽”。

纪念塔的下面有个村子,名叫射虎川。射虎川村口有座古老典雅的大殿,这就是台麓寺的遗迹。一九三八年二月,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从河北省阜平县移到射虎川来时,就在台麓寺办公。边区的高级法院就设在射虎川上游一公里多的奶奶庙;边区银行就建在射虎川下游一公里半处的普济寺。

边区行政委员会迁到这里两个月后,曾召开过晋东北县长会议。会议之后,五台山地区的抗日救国烈火就很快熊熊燃烧起来。七月间,又召开了一次县长会议,检查了三个月来的工作成绩,分析了敌人的动态,”布置了下一步的抗日工作。在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的领导下,很快发展建立了晋东北、察南、冀西、冀中、北岳等八十多个县的抗日政府,成了插入敌人背后的一把钢刀,给了日本侵略者以有力的打击。

一九三八年秋季,敌人调集了五万鬼子,向我晋察冀边区发动了十六路大围攻。边区行政委员会又被迫从台麓寺转移到河北阜平一带,台麓寺原来完整的寺庙被日本侵略者一把火烧掉了。

台麓寺被烧毁了,但是,普济寺里边区银行的“全库”却依然存在,保存至今。

这是一间普普通通的堂屋,堂屋的后墙上有个一人高的后洞。这后洞就象普通农家放坛坛瓮瓮的后洞一样,很不引人注意。后洞里有个小口子,小口子里面是分为上下两层的石碹洞,小口子和两个大石碹洞的洞口是个九十度的拐折。在下层石洞的顶部,有两行水泥制作的立体字:“晋察冀边区银行”和“民国二十七年仲秋建”。石洞很深,有砖砌的十二层台阶可以通到底层。底层石洞的楣上又有两个字;“国光”。整个工程,既隐蔽,又坚固。

一九三八年秋天“金库”建成后,曾放过元宝、白洋和边区银行的钞票。那时它是晋察冀边区的经济支柱。

在大甘河与全岗库两村之间的清水河的河滩中心,有一座古寺建筑。多少年来,清水河暴涨过不知多少次,但这一古寺却安稳如磐。夏季,寺庙的钟楼和鼓楼倒映在清澈明亮的河水里,更引起了游人对这个地方的注意。这座古寺名叫海慧庵。传说是寺里埋着一颗闪闪发光的逼水珠,把水给逼住了。

正殿朱红色的墙上,留着几条虽经风雨侵蚀但还清晰可辩的标语:“誓死不当亡国奴!把日本军阀赶出中国境!”在当年曾做过教室的墙壁上还写着一条更为醒目的标语:“伪军兄弟,听吧,你们的爹妈妻儿正在老家哭叫。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携起手来打回老家去!”在关押和教育过日军俘虏的房间里的墙上还有这样一条标语:“受压迫的劳苦大众与被充军的工商业者都是受日本军阀的强制而来华作战,如果这样的日军来投诚,我们是非常的欢迎。”在天王殿前檐的砖墙上还有一幅用白灰画的漫画,抗日战士们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冒着滚滚的硝烟,呼唤着向前冲去……漫画的下面过标着四个大字:“保卫祖国”。

四十多年前的标语和漫画,象海慧庵一样,没有被风雨冲掉,至今深深地印在人们的心里。

海慧庵,又是晋察冀边区农民干部学校所在地,这学校实际是党校,全校学员来至边区各地,都是共产党员,有些学员在入学前已经任过县委书记等职务,大部分学员是从农民中吸收的新的脱产干部。

在农民干部学校里,当时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同志经常给大家作抗日形势报告;晋察冀边区党委书记彭真同志作过党的建设的报告,边区抗敌报社负责人邓拓同志给讲中国近代史;万达同志给讲政治经济学。另外,还根据战地需要开设了群众工作、军事训练等课目。

学员们的学习生活,既紧张又活泼,既艰苦又快乐。大家听完大课,就三五个人一伙,分散在寺内外的树底下、石坝上、田埂边,展开讨论。大家还在课余时间里学唱歌曲,排练节目。每逢纪念日就举行文艺晚会。学员们二三十人住一个家,土地上铺一层草秸就是床铺。听课也无课桌,就地一坐,双膝一并,便作起笔记来。

在从五台县城出发东进,去五台山的路上,我们一定会经过一个四面环山,面临河水,地处大路旁边的美丽山村,这就是著名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当年战斗过的地方——松岩口,它曾是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的驻地。

一九三八年六月,白求恩从延安来到这个山村,同年九月,他又奔赴冀西前线。在这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白求恩在物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为了节省敷料,他和医务人员反复研究,总结出一套严格消毒的办法。就是把用过的纱布、绷带、棉花严格分类,不能用的立即烧掉或深埋,能用的按污染程度进行洗涤。洗涤时先把敷料放入冷水池洗去脓血,而后放入温水池进行搓洗,再经过开水池洗涤后,放在阳光下晒六个小时,然后叠好装入布袋,放在蒸笼里再蒸四到六个小时为止。这样便杜绝了传染,提高了疗效。

白求恩不仅为后方医院创建了“模范病室”,而且在当地的群众中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一九四零年,日本鬼子虽然把“模范病室”全部用火烧毁,但是并没有烧毁人民群众心中对“模范病室”的记忆。解放后,不仅把“模范病室”按原样恢复陈列,而且,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又在“模范病室”旧址的东边不远处,兴建了一座“纪念白求恩陈列室”,展出了白求恩同志在五台山地区工作时的活动事迹。

来这里瞻仰的中外游客,常年不断。人们参观以后,无不对这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肃然起敬!

当然,人们在踏着这红色“脚印”前进的时候,都会在另一个“脚印”面前久久沉思。那就是塔院寺里的“毛主席、周总理路居纪念馆”。一九四八年的春天,毛泽东、周恩来、伍弼时、叶剑英等中央领导同志,从延安出发,东渡黄河,经山西省兴县、岢岚、五寨、神池,跨越同蒲线,再经代县、繁峙,前往河北省的西柏坡布署全国解放大业时,于四月初进入五台山区,登上鸿门岩,眺望北国河山,下山后,就住在塔院寺的方丈院。毛主席曾在工作之余,游览了周围寺院,访问了藏、蒙、汉同胞,勉励台山人民好好生产,武装起来,保卫胜利果实。台山农民曾把土地改革时分到的黄色大虎皮献给毛主席,让毛主席御寒。毛主席领受了农民的深情厚意,谢绝了虎皮,让群众留下来自己使用。人民对毛主席的关怀深表敬意,解放后,就在毛主席和周总理住过的方丈院里建立了路居纪念馆。请听,那塔上的铜铃正在为您的登攀而放声歌唱,歌词是一九七八年一月八日诗人朔望同志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风雪铃语》——

…………………………

塔寺东院,风物忆当年;

中庭无树,光景喜豁然。

主席住向阳的北屋:

一炕一枕,一桌一砚,

齐腰的炭火盆上,

大铜壶稳稳低悬。

马灯前披一身灰棉衣,

他边暖手,边看文件。

隔窗叫得应的——

是总理的东套间:

你在忙什么,搓着双手,

不时教新糊的白纸格上

映出你峥嵘的眉尖?

…………………………



古今咏五台山诗词选



台山杂咏

金·元好问



西北天低五顶高,茫茫松海露天鳌。太行直上犹千里,井底残山枉叫号。



万壑于宏位置雄,偶从天巧见神功。湍溪已作风雷恶,更在云山气象中。



颠风作力扫阴霾,白日青天四望开。好个台山真面目,争教坡老不曾来。



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咄嗟檀施满金田,远客游台动数千。大地嗷嗷困炎暑,山中多少地行仙。



沈沈龙穴贮云烟,百草千花雨露偏。佛土休将人境比,谁家随步得金莲。


题咏

清·爱新觉罗弘历

峦回谷抱自重重,螺顶左邻据别峰。云栈屈盘历霄汉,花宫独涌现芙蓉。

窗前东海初升日,阶下千年不老松。供养五台曼殊象,阇黎疑未识真宗。


和叶剑英同志《过五台山诗三首》

朱德



广大神通难赖债,强舍金身偿旧粮。食尽农民千载粟,清还一点不为狂。



禅宫寥落乱飞鸦,扫地出门罪佛也。修道院成休养院,荣军个个好为家。



五台高耸白云飞,天朗气清路不迷。世人觉醒何须佛,来自西天去自西。



过五台山诗三首

叶剑英

千年古刹千年债,万个金身万姓粮。打破禅关惊破梦,未妨仇恨是清狂。

荒凉殿宇有啼鸦,稀世藏经灰化也。昔日庄严金佛像,而今流落万人家。

南台山上白云低,人在云中路径迷。可有神工能扫雾,让吾放眼到平西。

 
→回复
zgq1984629(小强) 2005年10月28日 18点51分 评分:10

 五台山 五台山风光秀丽,气候凉爽,是古已有誉的清凉圣境。作为佛教胜地,五台山千百年来香火旺盛,历史上有诸多名人出家五台山,我们熟知的就有杨五郎和顺治帝。

   五台山历史悠久,是中国佛教著名的活动场所,位列“四大名山”之首。北魏孝文帝、 隋炀帝、宋太宗、元英宗、清圣祖、清高宗等都曾驾幸五台山。至于历朝历代皇帝、皇后遣使札礼五台山者,则更是自北魏到清朝,从未间断。五台山北齐时号称有寺庙200余座, 唐大中年间有寺庙64座,宋嘉祜年间有寺庙72座,明万历三十一年有寺庙90座,清代初年有寺庙104座。五台山诞生了一大批高僧名师。这些中国佛教史上的名师巨匠,或在山内居住多年,或终身山内,皆对五台山的佛教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盛唐时期,五台山成了海外信徒留学听经的高等佛教学院。


 
→回复
yutian22(雨田2200) 2005年11月2日 17点14分 评分:10
五台山是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省忻州地区东北部,风景区绝大部分坐落在以台怀镇为中心的五台县境内,有小部分跨繁峙、代县和河北阜平,周边达500余里。五台山的壮美风景在于它的东西南北中五座高峰和奔流不息的清水河,五台山的名胜精华则是它那众多佛教寺庙。 
  五台山这一名称是对五座山峰的共同特点的形象概况。东西南北中五座高峰的山巅都是高大的缓坡平台,所以叫五台山。五台的海拔高度多在2700米以上,最高的北台海拔达到3058米,为华北第一高峰,素有“华北屋脊”之称。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绝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而五台山例外。这里山高林深,气候凉爽,降雨较多,植被覆盖率很高,风光秀丽,景色壮观,有清凉山之称,是旅游避暑的胜地。五台山虽然山高谷深,但交通比较方便,有“四关一门”与外部相通。北部有华严岭鸿门岩关,通往繁峙县境,西部有峨岭关通往代县,东部有龙泉关通向河北阜平,东南有牛道岭关可通盂县、阳泉,南部有大关连通定襄、忻州和太原。
  五台山主要是以佛教圣地而名扬天下的。那么五台山是如何成为佛教圣地的呢?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印度两位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在中国传播佛教,当他们来到五台山,见五座台顶拱围台怀腹地,其山形地貌与释迦牟尼佛的修行地灵鹫山几乎相同,返回洛阳后就奏请汉明帝去五台山修建寺院,明帝准奏颁旨,在五台山修建了大孚灵鹫寺,即今天显通寺的前身,成为与洛阳白马寺齐名的我国最早的佛寺之一,五台山也就成为佛教圣地。从此五台山的佛寺越来越多,香火日盛一日。到南北朝时,五台山已有寺庙200多处,唐代更达到360多处,有僧尼3000余人。但由于唐武宗、周世宗两次大规模灭法,全山佛寺几乎全部被毁。宋、元、明、清,五台山的佛寺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明朝时寺庙已近104处。清朝的康熙、乾隆、嘉庆诸帝均对五台山佛寺极为重视,不断投入巨资予以修建,到清末,五台山共有寺庙122处,其中青庙97处,黄庙15处,僧尼1000多人。
  五台山现有寺庙50余座,尽管与历史上不能相比,但在四大佛教名山中仍然是寺庙最为集中,香火最为旺盛的。而且五台山的佛寺,唐、宋、辽、金、元、明、清各代以及民国均有遗存,建筑宏伟,式样繁多,精细严整,手法典型,连续性强,本身就是一部唐代以来中国建筑史,是研究和欣赏中国古建筑的难得场所。另外,寺内佛教造像手法多样,技艺高超,泥塑、木雕、铜铸、玉雕应有尽有,同样是欣赏我国佛教造像艺术发展演变的最佳场所。 
位置:山西省忻州地区东北部,风景区绝大部分坐落在以台怀镇为中心的五台县境内。北纬38°30′至39°15′之间。
气候:五台山海拔很高,夏季平均气温10℃-20℃,白天温和,夜晚清凉。
面积:方圆约300公里。
最佳旅游时间:夏季。
景观:万佛阁、佛母洞、明月池、观音洞、梵仙山、广仁寺、尊胜寺、南禅寺、黛螺顶、竹林寺、龙泉寺、殊像寺、镇海寺、碧山寺、广宗寺、圆照寺、灵鹫峰等
  五台山寺庙始建于汉明帝,唐代因“文殊信仰”的繁盛,寺院多达360多处。清代,随着喇嘛教传入五台山,出现了各具特色的青、黄二庙。五台山五座台顶合围的地区,称为台内,其外围则称台外。现五台山寺庙尚存43处,其中台内37处,台外6处。五台山众多的佛寺皆聚集在台内台怀镇。这里寺庙林立,殿宇鳞次栉比,圣景圣迹荟萃一处,其中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罗睺寺和菩萨顶被称为五台山五大禅处。台外的寺庙比较分散,其中以南禅寺、佛光寺最著名。
  五台山除有林立的古刹宝塔、香烟缭绕的佛教固有的景致外,还有高入云天的五座平坦宽阔的台顶。五个台顶的位置,恰似人的右手掌向上,五指并拢。东台望海峰(观日出)、西台挂月峰(观月色)、南台锦绣峰(观山花)、北台叶斗峰(观雪景)、中台翠岩峰(观天际)。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
五台山亦名“五顶山”,山中的气候环境十分洁净凉爽,是消夏避暑的好地方,农历六、七月,三伏骄阳炎炎,燥热难耐,然而五台山却气候清凉,爽快宜人。这里峰峦叠翠,嘉木葱茏,山花烂漫,清泉遍地,迦蓝寺宇,散布其间。时有清风徐徐,拂人面颊,蓝天上白云从头飘过,洒一阵碎雨,复又阳光灿烂,满目清新。盛夏白昼,气温适中,早晚还略显些凉意。在这“清凉圣境”避暑调养,确实是一件称心惬意的快事
由于火车、飞机都不能只地五台山,故公路客运为主要交通。坐火车在砂河、繁峙、代县、原平个站下车,改乘汽车前往五台山。在北同蒲铁路线上,宁武、也有汽车开往五台山。忻州每日都有多次长途车去五台山。
五台山地区有许多独具特色的菜肴和风味小吃。台蘑,做筵席汤,清香可口,可解腻,舒胃肠;做肉片炒香蘑、清炒台蘑、小鸡炖台蘑等传统名菜,吃了让人难忘。此外,其特色名菜还有定襄蒸肉、五寨猪黑肉炖粉等等。著名小吃有河曲酸粥、原平锅魁、莜面窝窝、高梁面鱼鱼、忻州瓦酥、保德碗砣等。
  在五台山的中心地带——台怀镇中的餐厅里可享受上当地的美味,在家庭旅舍中可品尝到主人精心制做的具有地方风味的家常饭菜。
  五台山地区有特色的节庆活动有六月庙会、跳布扎等。娱乐设施主要集中在大型宾馆饭店内。
五台山比较大景点相对比较分散,建议对佛教感兴趣的游客跟团游览比较省时、省心。五台山夏季湿度较大,常有雨水,上山需带雨具。如早晨观日出须租棉大衣。

 
→回复
lyc8610(lyc) 2006年1月1日 02点31分 评分:0
五台山在山西的东北部,距太原230公里。五台山与四川峨嵋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我国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

  五台山座落于"华北屋脊"上,最高海拔达3058米。这里峰峦连绵,山岳交错,形如虎踞,势如龙蟠,纵横绵亘100余公里,绕周长度250公里,整个五台山面积为2837平方公里。

  五台山有东、西、南、北、中五个台顶,五峰之内称台内,五峰之外称台外。五台山地区峰峦层叠,沟壑纵横,谷河漫流,林木耸翠,盆地与山峦交错,形成一处色彩鲜明,气候凉爽,适宜人们游览和避暑的风光宝地。

  五台山不光风景奇丽,气候也奇特诱人。最冷的地方,每年岁结坚冰;较冷的地方,9月积雪,翌年4月解冻。最暖处,冻不封河,常年无霜。整个五台山温差很大。由于五台山五峰耸秀,海拔高,盛夏气候凉爽,所以五台山又有"清凉山"之称。

  五台山有奇险的峰崖,有森严挺拔的古松劲柏,有弥漫沉浮的云山雾海,有金碧辉煌的殿宇楼台。倘若盛夏登临北台台顶极目远眺,便见千嶂竞秀,云海翻腾。有时,还会出现难得的奇景,或者山下大雨倾盆,山上红日摩顶;或者春风吹绿沟壑盆地,绿柳泛翠,桃杏争春,五台山峰顶却冰雪封盖。不独为此,五台山"宝光"——一种奇特的自然现象,更是令人惊异万端。当你在五台山参观游览时,如果遇上风晴日朗的天气,便可以看到一个五彩缤纷、色泽鲜艳的半个蛋圆形光圈在你身边出现。它高约3米,宽过2米,由红、橙、黄、绿、青、兰、紫等色带组成。在这个光圈里,还会映出你的影子、动作、如果你在远处招手,光圈内的影子也会向你招手。这,就是被气象学上命名的"峨嵋宝光"。

  五台山现存寺庙,台内39处,台外8处,共47处。这里壮丽的建筑物,精美的雕刻,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放射着特有的光辉,成为中外宾客的旅游胜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艺术创作一五台山历史文物,已成为中华民族丰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台山旅游行程:五台山二日游忻州-五台山-河边民俗馆-顿村-忻州第一天:碧山寺、集福寺、黛螺顶。第二天:菩萨顶、寺、塔院寺、五爷庙、阎锡山故居、温泉度假村。五台山三日游第一天:上午尊胜寺、佛光寺,下午到台怀,集中游览显通寺、塔院寺、罗喉寺和菩萨顶。第二天:登黛螺顶,再游台怀中心区的碧山寺、南山寺和镇海寺等。第三天:可选择一个台顶登临,走京原线繁峙方向的可登东台。

 
→回复
dtwujun(养猫的老鼠) 2006年2月13日 00点04分 评分:0

  五台山旅游区,位于山西省忻州地区东北部,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点北台叶门峰海拔3058米,被称为“华北屋脊”。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历史文物、古建艺术、佛教文化、民谷风情、避暑休养为一体的旅游区。
  五台山主峰五座,东台望海峰可看云海日出,南台锦绣峰的花的海洋,西台挂月峰可赏明月娇色,北台叶门峰可览群山层叠,中台翠岩峰可见巨石如星,更有天造奇观:“热融湖”、“冰胀丘”“石海石川”、“龙翻石”、“写字崖”、“佛母洞”等。南北穿流的清水河,哺育着沿崖万物生灵,有野生动物百种,奇花异卉万枝,是美丽的高山自然公园。
  五台山是佛教文殊菩萨的道场,为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相传这里最早的佛教寺庙始建于东汉,经历代修葺扩建已形成一定规模。现存寺院48处,僧尼数百人。五台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建成群、文物荟萃、珍品云集,是中国古建、雕塑、绘画的艺术宝库。唐建南禅寺,佛光寺;始建于东汉,规模宏伟的显通寺以及《华严经字塔》等千百件珍贵文物早已名扬四海。淳朴的民俗风情诱人动情,历史的名人轶事给人以启迪,众多的僧尼生活引人入胜。
 



 
→回复
zhchy1966620(歪尤) 2006年7月4日 23点19分 评分:6
五台山还有一个让每个人都能感觉得到的神密本能:静!在佛的面前,在教义之中,都能体味到这种自觉放弃喧嚣,安静地接受"静".静得让每个旅游者\参拜者大气都不敢出,因为"神"无所不在啊!
 
→回复
ysy83816(香蕉鱼) 2007年3月13日 17点34分 评分:10
千万不要以为五台山是佛教圣地,五一,十一旅游黄金周照样挤死你,如果你不想理佛的时候,还要排队等候,照相的时候找不到自己的脑袋,想要静静的体验佛教的博大精深和心灵的宁静,就换个时间去吧。
 
→回复
邻近景点
云冈石窟
晋祠
王家大院
代王府九龙壁
恒山
五台山景区
壶口瀑布
五老峰风景区
天龙山石窟
霍州署
常家大院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