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甘肃定西马家窟遗址概况
类别划分
概况
气候
住宿
交通
美食
精彩照片图片
旅游地图
居住在这里的会员
去过这里的会员
打算去这里的旅游计划
网友旅游游记和攻略
景区分布
邻近景区
经验分享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页
我要提问
甘肃定西马家窟遗址概况
提供图片    更多图片

  马家窟遗址因首先发现于临洮马家窑而得名,距今约5000--4500年。它包括新石器时代较早期的马家窑文化和较晚期的齐家文化,还有更晚期的“寺洼文化”。下部迭压着庙底沟类型文化层。房屋有方形,圆形,多为地下穴式,房址旁有公共墓地。随葬彩陶较多,底色以橙红为主,主要是黑彩(个别有百彩)花纹。石器有石铲,石刀,
石镰,石磨等,也有盘状器,铲形器,磨制较细。此外,1975年在
马家窑出土了一件钢刀,经坚定为青铜器。   
                       







 

经验分享/补充资料/网友评论

 
yuanhui68(hh) 2006年3月4日 11点13分 评分:10
马家窑类型号的彩陶制造业,从地域上讲,不断扩大规模,使其范围焉到河西欧国家走廊,南到青海东北和四川北部,北至宁夏南部,东面包括整个甘肃东部。1923年8月至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甘肃、青海调查马家窑遗址,最早发现并标定于甘肃临洮县洮河西欧国家岸上的马家窑镇压,故而得叶,测定距今约5800年。20世纪50年代初,马家窑遗址被甘肃省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出版的《新中国考古收获》一书中,首次使用马家窑文化这一名称。1975年后,甘肃省政府多次组织专家调查研究。1988年1月13日,临洮马家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
马家窑彩陶可分为早、中、晚3个时期,早期类型的典型遗址有永登蒋家坪、东乡林家。主要器形以盆、钵、碗为主。中期限类型的典型遗址有东乡林家、兰州雁儿湾、临洮马家窑、民和核桃庄等。器形的种类和图案纹饰都有了较大的革新与发展,出现了敛口罐、带流钵、折腹宽平唇盆、大口浅腹罐、盘口罐和铃等。晚期类型的典型遗址有东乡林家、兰州西坡尘洼、青海大通上孙家寨、乐都脑庄、永登杜家台、榆中麻家寺等。主要以橙黄陶为主,器形主要有壶、瓶、盆、钵、瓮等。
马家窑彩陶孕育了马家窑文化节。就马家窑文化这个大的涵盖面讲,除了马家窑类型的彩陶外,还包括半山类型的彩陶和马厂类型的彩陶。半山类型因首先发现于甘肃广河县洮河西岸的半山遗址而得名,距今昔对比约4500年;马厂类型的彩陶因最早发现于青海民和县马厂塬而得名,距今约4350年至4050年。这3大类型的彩陶支撑起一段长达5000多年风雨历史的早期文化,
 
→回复
yuanhui68(hh) 2006年3月4日 11点15分 评分:10
马家窑型彩陶因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晚于庙底沟类型。马家窑型彩陶采用泥条盘筑法制作,造型有侈口长颈双耳瓶、卷缘鼓腹盆、敛口深口瓮、侈口有肩尖底瓶等。
彩陶底以飞橙黄为主,常绘黑彩,也有黑白两色和黑绘中加绘红彩的。仿生花纹仍多鸟纹及鸟纹变形纹,波纹线很多,螺旋线最为出色,具有柔和均匀,流利生动,结构巧妙和强烈的动感。另外,有不少彩陶的通体画满花纹,又有内彩,内彩即在广口的器皿里面饰彩。
 
→回复
yuanhui68(hh) 2006年3月4日 11点18分 评分:10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因最先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马家窑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至公元前2050年。马家窑人在日常生活中,制作了大量精美的陶器,彩陶的成就尤为突出。马家窑遗址出土的陪葬陶器中,彩陶达到80%。

  马家窑人居住的地方紧靠着洮河和大夏河,汹涌的河水奔腾着注入黄河,旋转的浪花也跳到了马家窑的彩陶上,演化出绚丽多彩的图案。旋涡纹,正是马家窑类型彩陶最有代表性的纹饰。

旋纹彩陶尖底瓶

  马家窑遗址发现了规模很大的制陶作坊,生产的器物有碗、钵、盆、瓶、尖底瓶、壶、罐、瓮、带嘴锅等等。彩绘分布在瓶、壶、罐、瓮的外壁,碗、钵、盆的外沿和器内。最常见的旋涡纹往往以点着圆心的圆圈或同心圆为中心,向左右或四周发散出波状的线条,连缀成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图案。旋纹彩陶尖底瓶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尖底瓶是新石器时代特有的汲水用具,整个器身近似纺锤形,流线型的尖底大大地减小了对水的阻力,系绳的两耳装在腹部的二分之一以下,让瓶子入水后容易倾倒,灌满水后提起绳子又是直立的,力学原理考虑得十分周到。这种本来就是水具的器皿,又让马家窑人着意地画上水涡的纹饰,以纵向排列的三个圆圈为中心,向四方发散出成束的S形波线,构成连绵不断布满器身的四方连续图案;而较细的瓶颈则画着一周一周的横线纹。整体看来,像是平静的水面下潜藏着汹涌的波涛。

  画在盆、碗里面的旋涡纹又是另一种格局。有的以同心圆为骨架,中间或边缘的某一层产生一些变化,比如将线条拉直,变成等边三角形,夹在同心圆的旋涡中间;有的如同上述尖底瓶的纹饰布局,从圆心发散开去。发散的方向有两向的,如同S形;有三向的,即把圆形分成三等份,这种布局最多;还有分成四等份的,如果用直线条,就是十字形,如果旋转起来,就演变成卍字形。图案法则在马家窑彩陶的绘画中,被运用得出神入化。

  除了旋涡纹,马家窑类型还有一件陶器必须提到,就是舞蹈纹彩陶盆。它是目前发现最早的人物图画之一。它的纹饰,也同水有关。盆的内壁上,由成组的竖线分成三个区域,每区中,分别画着五个手拉手的人物剪影,她们整齐地侧着头,踏着统一的步伐,辫子甩向一侧,尾巴似的飘带甩向另一侧,静止的画面上展现了节奏和律动。俄罗斯芭蕾中四小天鹅的经典舞蹈,在五千年前的黄河边就有了相似的表现。人物的脚下,画着一周周水平线条,她
舞蹈纹彩陶盆
们自然是在水边跳舞了。如果盆里盛上水,人物的倒影映出来,更是美妙无比。看来,这件陶器的纹饰,画师是经过精心构思的。它也反映出,奔跳的河水不仅满足了马家窑人的物质生活,也是他们精神生活所离不开的。

 
→回复
yuanhui68(hh) 2006年3月4日 11点37分 评分:10
  积石山县地处甘肃省西南部、临夏州西北角的小积石山东麓,县北与闻名于世的炳灵寺石窟隔黄河相望,西与青海省循化县孟达“天池”自然保护区毗邻,历史悠久、人杰地灵、风光秀美、民情纯朴。我国最早的地理书《尚书·禹贡》记载:大禹“导河自积石,至龙门,入于沧海”;《史记·夏本纪》记载:禹“道河积石,至于龙门……入于海”。县境内有极为丰富的文化景观和独特的人文景观,有发达的马家窑文化类型、马厂类型、半山类型、齐家文化类型和辛店文化类型,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1949年8月出土于安集乡三坪村的一件彩陶瓮,被誉为“彩陶王”,现珍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1990年4月10日,国家邮电部将“彩陶王”图案印制成纪念邮票一枚,发行国内外,使这一瑰宝大放异彩。积石山县安集乡三坪村是三坪遗址所在地,地处黄河南岸二阶台地上,面积66万平方米。文物主要分布在头坪的庄窠大锅,尕鲁坪的上庄、尕塬,二坪的麻黄咀、高崖咀、坨子岭,三坪的圆地咀、梨地咀、城墙记。“彩陶王”就出土在这里。“彩陶王”高49.3厘米,平口,短颈阔肩,腹大,腹逐渐下收,平底,黑彩绘出上部花卉纹,中部漩涡纹,下部水波纹,线条流畅富丽,精美绝伦,属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期晚期的文化,以首次发掘的甘肃省临洮马家窑而得名,在发展过程中形成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不同的文化特征的类型。其年代为公元前3100至2700年间。出土文物主要有瓮、罐、瓶、盆、钵等,还包括大量的石器、骨器等。马家窑文化的陶器最为发达,多为橙黄色,是生活实用品和工艺美术相结合的产物,许多器物的口沿、外壁和大口器的里面都常画彩,花纹全为黑色,构图繁丽,线条流畅而富有韵律,主要有横行、直行、同心圆、水波纹、重迭三角纹、垂帐纹、连弧纹、锯齿纹、漩涡纹、蛙纹、变形鸟纹、类砂陶多饰绳纹。马家窑陶器工艺十分发达,窑炉聚热聚温,烧窑温度比黄河下游及长江流域窑温高出300℃—500℃。
 
→回复
yuanhui68(hh) 2006年3月4日 11点42分 评分:10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甘肃是黄河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甘肃新石器时代文化以丰富的彩陶为特征,迄今为至出现了距今约8000年以来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彩陶,它经仰韶、马家窑、齐家、四坝、辛店、沙井等文化,一直延续了5000多年,形成了一部完整的彩陶发展史。特别是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达到了彩陶艺术的巅峰,代表着中国彩陶艺术灿烂辉煌的成就。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4000年。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1923年~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兼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青海一带调查,其助手们在1924年发现马家窑遗址并进行了发掘。1957年开始,甘肃省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发现了马家窑类型叠压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之上的地层关系。马家窑文化和马家窑类型均由该遗址而得名。

马家窑文化制陶业非常发达,其彩陶继承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爽朗的风格,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比仰韶文化有进一步的发展,艺术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陶器大多以泥条盘筑法成型,陶质呈橙黄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细腻。许多马家窑文化遗存中,还发现有窑场和陶窑、颜料以及研磨颜料的石板、调色陶碟等。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使用纯黑彩和黑、红二彩相间绘制花纹;晚期多以黑、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马家窑文化的制陶二I:艺已开始使用慢轮修坯,并利用转轮绘制同心圆纹、弦纹和平行线等纹饰,表现出了娴熟的绘画技巧。彩陶的大量生产,说明这一时期制陶的社会分工早已专业化,出现了专门的制陶工匠师。彩陶的发达是马家窑文化显著的特点,在我国所发现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马家窑文化彩陶比例是最高的,而且它的内彩也特别发达,图案的时代特点十分鲜明。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随着大量新出土材料的积累,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研究,越来越受学术界关注,逐渐形成为史前文化研究中的一大热点。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论述、分析、探讨彩陶花纹的演变、装饰手法的运用、装饰部位的选择等,研究工作在不断地深入。

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地区,以陇西黄土高原为中心,东起渭河上游,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省东北部,北达宁夏自治区南部,南抵四川省北部。分布区内主要河流为黄河及其支流洮河、大夏河、湟水等。临夏是马家窑文化的核心区域,东乡县的林家遗址、康乐县的边家林遗址、广河县的地巴坪遗址是其中最重要的遗存。

林家遗址位于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大夏河东岸的黄土塬上,文化内涵以马家窑类型为主,包含有马家窑类型早、中、晚期的文化遗存,是马家窑类型的代表性遗址。

1978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临夏回族自治州文化局、东乡族自治县文化馆共同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近3 000平方米。发现马家窑时期房屋遗迹27处,制陶窑址3处,灰坑985个(甘肃省文物工作队、临夏回族自治州文化局、东乡族自治县文化馆:《甘肃东乡林家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第四集)。从地层上初步搞清了马家窑类型遗存早、中、晚三个阶段的堆积关系。发掘和采集各类遗物3 000余件,其中各类工具和生活用具2000余件,以石器为主,骨器次之,也有少量的陶、蚌、角器。
最重要的是在遗址的房址中出土了一件青铜刀,在H54灰坑中出土了铜渣。铜刀由两块范浇铸而成,表面平整,薄厚均匀,短柄长刃,刀尖圆钝,微上翘,弧背,柄端有明显的安装木把的痕迹。1981年经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研究所检验,为含锡青铜。在一个窖穴内还发现有炭化的粟粒和成穗的粟子,说明粟是当时居民的主要粮食之一。

出土的陶器分泥质和夹砂两类,主要采用泥条盘筑和捏塑法制作。根据地层堆积,分早、中、晚三期。早期的陶器数量较少,主要有瓶、罐、盆、钵等,瓶多为喇叭口,罐为敞口,盆的口沿外卷,钵为圆唇。彩绘为黑色,漆黑发亮,纹饰以旋纹和弧线纹为主,线条粗健古朴;中期的瓶口沿向外翻转,颈部变长,罐的颈部变短,纹饰以弧形并列条纹为主,线条均匀细密,活泼流畅;晚期陶器数量最多,陶质较粗,主要器形有盆、钵、碗、壶、瓶、罐等,色彩也发生变化,出现了白彩,纹饰简化、潦草,以旋纹、平行条纹为主,色彩清淡,白彩多为辅助装饰,黑白分明,对比强烈,是晚期的突出特点。

林家遗址的发掘,弄清了马家窑类型早、中、晚期的地层堆积关系,为文化遗物的33期提供了明确的地层证据。特别是陶器,阶段性特征非常明显,发展和演变情况比较清楚,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边家林遗址位于甘肃省康乐县虎关乡关风村,是马家窑类型晚期墓地,分布在三岔河北岸二级台地上,面积约1万平方米。1981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和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康乐县文化馆联合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425平方米,清理墓葬17座,灰坑1个,出土陶器100多件,石、骨器等近800件。陶器以彩陶为主,器形有壶、罐、盆、瓶、碗、钵等。壶颈较细直,出现红彩。边家林晚期的器形和纹饰与半山早期的花寨子下层遗存类似,已清楚地显示出向半山类型过渡的趋势,填补了从马家窑类型发展到半山类型的缺环。

地巴坪遗址位于甘肃省广河县城东南6公里处地巴坪村西北的广通河南岸台地。这里不但有半山类型遗存,还有马厂类型、齐家文化的遗存。1973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和广河县文化馆先后两次进行发掘,清理半山时期墓葬66座,形制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出土遗物756件,随葬品以陶器为主,还有石器和骨珠等。出土陶器392件,其中彩陶的比例达90%,每座墓一般出土7—8件彩陶,最多的有17件,最少的1件。地巴坪遗址是半山时期彩陶出土比例最高的一处遗存,陶器中以大型的小口直颈彩陶壶和侈口短颈彩陶瓮(罐)较为普遍。陶器组合基本是壶、瓮、罐或瓶,少数墓兼有盆或碗。陶质细腻,呈橙黄色或砖红色,器表打磨光滑。彩陶以黑色为主、红色为辅绘制花纹,纹饰精美、繁缛,以旋纹和菱格纹为主。经过对出土的彩陶整理,与马家窑类型和马厂类型彩陶纹饰作对比研究,地巴坪遗址应属半山类型早期遗址(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 《广河地巴坪“半山类型”墓地》,载《考古学报》,1978年第2期)。地巴坪遗址是半山类型保存较好、出土物较多的一处墓地,为研究半山时期的葬俗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回复
yuanhui68(hh) 2006年3月4日 12点06分 评分:10
 彩陶,即彩色陶器,系利用赤铁矿粉和氧化锰作颜料,使用类似毛笔的工具,在陶坯表面上彩绘各种图案, 入窑经900~1050℃火烧后,在橙红的底色上,呈现出黑、红、白等颜色的图案。自1912年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新
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发现后,甘肃、青海、陕西、宁夏、 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四川、湖北等省区均 陆续出土,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彩陶 1924年发现于甘肃临洮县马家窑村,其范围可达青海、宁夏、四川等省区。 器形仍以盆、钵、罐、壶为主,尖底器已基本消失。其年代,据放射性碳素断代为公元前3300~前2900年。马家窑类型彩陶,器型非常优美,线条十分流畅,花纹自然精美。最大直经靠近陶器的肩部。用流畅而生动的黑色线条画成图案花纹。其花纹多为水波纹,当时的先民崇敬水并且庄严地赞美水。

 
→回复
yuanhui68(hh) 2006年3月4日 12点17分 评分:10
马家窑文化实在是令人惊叹。它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最重要的文化,也是中华文明之源。我钟情于马家窑彩陶,喜欢它的雄健、粗犷和充满神秘的色彩以及富有创造性的激情。在我眼中马家窑彩陶是雄性的,而相对精细的瓷器则是雌性的。因此,当我踏上诞生马家窑文化的古老而神圣的土地时,心中非常激动。在那里与同行的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王志安会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一座小山包上,年代约为距今4000-5000年。走进村庄,看见院落的门牌上写着:马家窑××号。登上褐黄色的小山坡,有一块“马家窑遗址”石碑立在道旁。我们考察了先民烧窑的遗迹,在许多马家窑文化遗存中,看到了窑场、颜料以及研磨颜料的石板、调色陶碟等。那残窑的灰层中,散落着红陶黑纹的碎片、兽骨、石斧,佐证了先民们创造的文明。我偶尔拾起几块红陶残片,虽然被黄土湮没了几千年,但残片上黑的图案依然清晰明畅,让人爱不释手。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使用纯黑彩和黑、红二彩相间绘制花纹;晚期多以黑、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我到过西藏、新疆、内蒙、四川等地考察,处处感受到马家窑文化的辐射,它是大中华的主流文化。

安特生其人其事马家窑是安特生发现的。安特生来中国之前,任瑞典地质调查所所长。1914年,受北洋政府的邀请,来中国帮助寻找铁矿和煤矿。但后来他迷上了考古。他最早调查了北京周口店的化石,这是后来发现“北京人头骨化石”的前奏。1921年4月他在河南仰韶村调查矿物时,发现彩陶片和石器,从而发现了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仰韶文化。

1923年,安特生认为中国更早的古文化应在黄河上游。他从河南出发,沿着黄河走到兰州之后,四处寻找,终于从一个卖烟渣的商民的货摊上,找到了一件装着烟渣的破旧彩陶罐。悉知商民所带彩陶器来自临洮,他立即赶到临洮,当时兰州到临洮还没有汽车,于是他就独自骑马沿洮河而行,不辞辛劳,苦苦追寻,足迹踏遍了临洮的许多地方,终于在离县城以南10公里的洮河西岸马家窑村发现了中国境内的一种新文化。安特生把它命名为马家窑文化。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学者顾颉刚、裴文中等专程考察马家窑等遗址,从而确定了“马家窑文化”在中国远古文化中所占的重要位置。

在发现马家窑遗址后,安特生逆洮河而上,在衙下集发现了寺洼文化,然后顺洮河而下在辛店发现了辛店文化。在临洮,安特生考察发掘半年多才回到北京。第二年他又来到甘肃,继续考察发掘马家窑文化的工作。他的学识渊博,考古经验丰富,不久在广河县的半山村又发现了半山文化;向西进入青海之后,在湟水流域发现了马厂文化。安特生把马家窑彩陶、半山彩陶、马厂彩陶都划归马家窑文化范畴。可以说安特生对马家窑文化的发现,是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贡献,可是,过去却一直把他视作为文化特务,并以盗窃中国文物等罪名加以否定。我认为这是不恰当的。

1924年对安特生来说是难忘的,他完成了在甘肃、青海两地对马家窑文化的考察工作,发表了甘肃考古笔记,使马家窑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享誉世界,让马家窑文化走进了世界古文化的神圣殿堂。当年曾参与发掘的魏廉清老人听过安特生的报告,在报告中安特生要他们热爱家乡,保护好马家窑遗存。后来安特生从收购彩陶中带走了一部分,其余大部分彩陶留在临洮县城洋人巷基督教教堂内。解放后部分彩陶交于教育文化部门,所剩彩陶在“文革”中被当作“四旧”“破”掉了。安特生带走彩陶是经中国政府批准的,回到瑞典后继续研究,出任远东博物馆馆长,并将这部分彩陶捐赠该博物馆,至今仍在那里展出。

最近,在瑞典东方博物馆新发现了胡适写给安特生的亲笔信,可见安特生与胡适的交往甚密。胡适对安特生在中国学术的巨大贡献予以高度评价,对他的科学研究工作充满了敬仰。

八卦起源涡旋纹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八卦充满了神秘感,后人也为之津津乐道。到了马家窑遗址,看到彩陶上令人震撼的涡旋纹,我顿悟八卦的创始人伏羲可能受到了马家窑文化影响。《周易》是周文王被囚时依据伏羲八卦演绎而成文王八卦,并进一步推演为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和爻辞的。易经是我国经书之首,是一部用阴阳学说揭示和描述宇宙内在本源规律的书,我年轻时读过,颇感费解。韩国国旗也是八卦图案,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之大。

在马家窑遗址,我看到山上有不少被洪水冲刷的痕迹,不远处日夜奔流的洮河依旧汹涌澎湃,生生不息。先民对滔滔江水充满着崇拜和敬畏,于是就把这种真切的感受描绘在彩陶上。恩格斯指出:人类蒙昧时代的中级阶段的标志之一就是渔猎生产。远古文明几乎无一例外傍水而生,水波形状的几何纹样在世界各地早期文明中都可以找到。我看了数百件纹饰各异的马家窑彩陶,特别是面对一大批富有激情的涡旋纹彩陶罐,它那流畅自然的线条,仿佛会产生流动的节奏和妙不可言的韵律,让人感到有无数的涡纹在眼前周而复始地旋转,好似八卦的旋纹,我突然来了灵感,先民在有限的空间里产生出无限的循环,这多富有创造力与想像力啊。我兴奋地对身旁的王志安会长说道:“啊,原来八卦起源于马家窑,这真是上苍赐我的见识。”我为自己的意外发现而欣喜不已。随行的朋友们都对此说赞不绝口,并予以认同。

伏羲的年代在马家窑文化之后,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发现了距今约8000年的紫红色彩陶,图案上不少符号竟与比它晚一千多年的西安半坡彩陶符号基本相同,可见彩陶文化年代跨度较大。先贤伏羲演绎八卦时,很可能受到涡旋纹彩陶的启发。伏羲演绎八卦之地离这里并不远,位于甘肃天水市北20公里的卦台山。山上有伏羲创绘八卦的画卦台,那里山峦屏翠,渭水环流。渭河中心有滩地数处,形似太极图样。河滩交界有一大石,不方不圆,似桂如笋,外实中虚,如画太极,名为分心石。八卦来源:“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当地还有老子提笔点太极的美丽传说。在临洮城东的东山,有一座巍峨挺拔的建筑叫“风台”,相传为道家创始人老子升天处。老子叫李耳,他做过周朝管理图书典籍的官员,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公认的中国第一位文化名人。老子西出大散关后,在渭水、洮水一带传道寻根,最后在东山的超然亭“飞升”。洮河东岸有座太极山,阴阳交错,与“太极图”十分相像,这可能是巧夺天工大自然的造化给予老子以感悟。这一古老的传说似乎同八卦的起源有一定的联系。

蛙纹应是女娲身马家窑生产红黑相间的蛙纹彩陶,红彩的着色剂主要是铁元素,可能用赭石作颜料;黑彩的着色元素主要是铁和锰等。矿物颜料的特点为经久不褪,让数千年前的彩陶至今艳丽如故。对于彩陶上的蛙纹,我过去一直认为可能是出于先民对青蛙崇拜,或与当时水患严重有关。青蛙是两栖动物,能在水中生,会在地里长,出入自由。青蛙产卵量大,繁殖能力强,这与先民企盼尽可能多地繁衍后代的理念是一致的。毛泽东《咏蛙》诗云:“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那个虫儿敢作声。”先民们大胆地使用极其抽象的图案,似“人”似“蛙”,来表情达意,寄托理想和希望,实属高明。

我在当地考察时,看到过造型各异的“蛙纹”彩陶,有不少器物上绘有人头的形象,有的还塑造了人头浮雕,眼睛、耳朵、鼻嘴等十分清晰,这恐怕与青蛙并无直接联系。先民的用意究竟是什么?我在苦苦思索,猜测“蛙”与“娲”同音,这是否与女娲补天的故事相关呢?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早已在民间流传。在一次洪水吞没举世人群的过程中,只有伏羲与女娲侥幸脱险,于是结为夫妻,人类才免于灭绝。后世人庆幸人类因之得以繁衍永续,便称伏羲女娲为人类始祖。最初记载女娲名字的典籍有:《楚辞·天问》、《山海经·大荒西经》。这些都是战国或秦汉时代的论著。女娲和伏羲二名并称,始于西汉《淮南子·览冥篇》。相传女娲和伏羲一样,亦出生于成纪,凤姓,人首蛇身或人首龙身,以蛇或龙为图腾。天水民间传说,伏羲与女娲成婚的地点,在现在的天水市北道区中滩乡西二十华里处玉钟峡内。还有一种说法,说玉钟峡在今秦安县城北七里处。

兰州人早将“蛙纹”通称为“神人纹”。这个“神人”很可能就是原始部落领袖女娲。甘肃博物馆编辑的《黄河彩陶》一书中将“蛙纹”彩陶,均以“神人纹”命之,这比较符合科学事实。“神人纹”身上长了很多善于游泳的“手”,发展到后来,先民的崇拜对象需要更多功能:不仅能够战胜水,还要能上天,能腾空而起。龙的图案雏形就在“神人纹”基础上产生了,我们在当地看到的彩陶上的原始龙纹图案就是最好的见证。

舞盆留原始巫术临近甘肃的青海乐都县柳湾彩陶博物馆已落成,新型的建筑像白色的圆柱顶着一个彩陶盆。陶盆上正是大通县出土的马家窑类型的舞蹈纹盆上的图案,共三组五个女子手拉手,她们整齐地侧着头,踏着统一的步伐,辫子甩向一侧,尾巴似的飘带一齐甩向一侧,静止的画面上展现了节奏和动感,在清澈的河边整齐划一地踏歌起舞。先民们是在欢庆谷物的丰收,抑或是在祝贺出征的胜利,一般学者都这么认为。

经过反复思索,我以为这恐怕与今天轻松浪漫的舞会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我看来更像是在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在举行原始巫术,这应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巫,祝也。祝祭主赞辞者。”在西藏实地考察时,我看到那里至今仍保留着原始巫舞,巫师装扮成神的模样,充当与神沟通的使者,在祭祀中手舞之,足蹈之,以取悦神灵。舞者还不断发出震天动地的吼声,以吓退妖魔,祈求平安。由此我联想到今人对舞蹈纹彩陶盆的认识,可能只在表层而已。

舞蹈纹彩陶盆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泥质红陶,高14厘米,口径29厘米,敛口,卷唇,画面舞者动作协调,踏着音乐节拍,舞姿轻盈,神态生动,造型优美,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人物图画之一。这件陶器的纹饰,画师是经过精心构思的,表现了在五千年前的黄河边就有了类似的精神活动。先民面对某些自然现象或者对自然力不能理解或不可抗拒时,往往会归咎于神鬼的作用。古代文献也有类似的记载,《周书·司巫》云:“若国大旱,则帅巫舞雩(古代求雨一种仪式)。”《尚书·益稷》云:“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先民将自己打扮成各种野兽的样子,击打着石质乐器,跳着原始宗教巫舞。原始巫舞内涵极其丰富:有演习图腾崇拜;有向上苍袒露心迹;有祈求人口繁盛;有求神保佑来年风调雨顺;更有祈求驱赶魔鬼等。人们从更广阔的内涵加以推测都不为过。原始画家对生活的感受是深刻的,其表现技巧也是高超的,它以虔诚的心灵再现了当时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先民的愿望。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马家窑文化是一支与仰韶文化关系相当密切并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一种文化。马家窑文化的制陶业相当发达,尤其是彩陶出土的数量之多和彩陶花纹之繁缛,是其他新石器时代彩陶无法比拟的,在造型和彩绘上又有独自的地方特色。今天所见的马家窑彩陶,都不是传世之品,都来源于墓葬,而且都没有使用过的痕迹。它是后代对去世的先辈的陪葬品,是虔诚之物,神秘之物,神圣之物。在绘制这些彩陶时,先民们必是怀着极其严肃、神圣和崇拜的心情操作的。他们所画的每一笔线条,都不是随意之作,而是寄托着他们的情思,表达着他们的理念。他们绘制的图案,反映着当时社会的现实和基本思潮,并有着某种传承关系。

我国西部新石器时代文化以历史悠久的彩陶为特征,从距今约8000年历史的最早彩陶的发现,彩陶经过了仰韶、马家窑、齐家、四坝、辛店、沙井等漫长的文化岁月,延续了5000多年,形成了一部完整的彩陶发展史。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达到了彩陶艺术的巅峰,代表着中国彩陶艺术灿烂辉煌的成就。



 
→回复
yuanhui68(hh) 2006年3月4日 12点19分 评分:10
彩陶明珠、色彩纷呈的马家窑文化彩陶



  马家窑文化位于黄河上游地区,最先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其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前2050年。它上承庙底沟文化,下启齐家文化,是仰韶文化晚期的一个地方分支。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制作工艺很成熟,数量特别繁盛,占各类陶器总和的25%——50%。在陪葬陶器中,彩陶多达80%。马家窑的彩陶多为红陶,分有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彩绘幅面很大,许多泥质细陶往往口沿、外壁都绘有花纹,还盛行内彩,纹饰绘于器物内壁。甚至一些作为炊器的夹砂陶也有彩绘,极为少见。花纹繁缛瑰丽,富于变化而有规律。大多数的夹砂陶表面饰以绳纹,少数饰数道平行线、折线、三角或交错的附加堆纹。马家窑文化的陶器在造型上具有自己的显著特点,器形有碗,钵,盆,罐,壶,瓶,杯等。


 
→回复

邻近景点
莫高窟
鸣沙山
榆林窟
月牙泉
嘉峪关关城
文庙
新城魏晋壁画墓
七一冰川
滨河路绿色长廊
黑山石刻画像
崆峒山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