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5年4月13日 洛阳桥头的蔡襄石像 类型:名窟石刻
来源:转载 会员爱自由旅游网自游人 (VIP)提供 福建泉州洛阳桥 (纠错) 评分:
图片地址:http://www.izy.cn/travel_photo/ba6/29338.html 复制网址 ·我去过这里 ·我想去这里 ·收藏此图 ·上传图片
洛阳桥头的蔡襄石像

 
上一张洛阳桥 提示:这里有更多的洛阳桥图片洛阳桥介绍 下一张退潮后的泉州洛阳桥-2
图片说明:
泉州洛阳桥头的蔡襄石像.
拍摄地点详细描述:
作者未填写
注:您想知道该图片是什么相机拍摄的吗?曝光时间,光圈等参数是多少?点击这里可以查看

版权说明:

网友评论
 
hjhuang(阿娟) 2006年8月3日 11点45分 评分:10
我国古桥中,民间传说最广的,几乎通国皆知,北方有赵州桥,南方有洛阳桥。福建省在1961年4月,公布洛阳桥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桥位于福建泉州洛阳江的入海尾闾上,为福州至厦门之间的重要孔道。桥长834米,桥面宽7米,桥栏高1.05米,桥面现为钢筋混凝土筑成,可通行重型汽车。洛阳江,发源于戴云山,流经安溪、南安、泉州,东入海口泉州湾。《泉州府志》:“洛阳江在府城东北二十里,实晋江、惠安二县夹界之江也,群山逶迤数百里,至江而尽。昔唐宣宗(李忱)(公元847—860年),微行,览山川胜概,有类吾洛阳之语,因以名。”《闽书》:“宋《淳祐郡志》引沈存中(梦溪)《笔谈》云,水以漳洛名甚众,洛,落也,水落于下谓之洛,旧号洛洋。《九域志》作乐洋江,以落为乐,误矣。后又以洛阳名之,而好事者又云,唐宣宗出家时,至此,谓风景大类西洛,则不根为甚。按宣宗尝至同安夕阳寺,西洛之说,似亦未必无据者,古识‘洛阳沙平,泉南公卿”,则洛阳之名已古矣。《金石萃编》谓“然欧四门已有洛阳亭送别诗,岂肃代之世,预知有宣宗语耶。”可见洛阳江得名故事,并无定论。泉州有《浯江郡志》云,“晋南渡时,衣冠士群,避地于此,故又名晋江。”如果东晋时避地来泉的士族,已经多得能使江以“晋”名,那么,南宋以后,从开封、洛阳来的士族更多,岂不会将“洛洋江”改名为“洛阳江’’的故事,更加渲染?洛阳这个名字,因历史悠久,好像有魔力,不但国内重视,而且传闻海外,据说日本京都,仿洛阳规划,至今有“东洛”、“西洛”之称。

洛阳江入海口处,水阔五里,正当交通要道,不仅北宋“南渡”以后,闽南入口骤增,经济发展,而且泉州自南朝即为出海港口,到唐代更成为对外贸易的四大港口之一,因而过渡的人,日益增多,而风险也愈甚。《泉州府志》中有云,“万安桥未建,旧设海渡渡人,每岁遇飓风大作,沉舟被溺而死者无算”,因名渡口为“万安渡”以祷之,而建桥需要愈形迫切。然而江流湍急,海潮汹涌,水面广阔,泥沙之深莫测,建桥又谈何容易。《福建通志》载,“宋庆历初(公元1041年)郡人李宠始踞石作浮桥,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僧宗己及郡人王实、卢锡倡为石桥,未就。会蔡襄守郡,踵而成之。”创始作浮桥的入,文中说是李宠,但在《读史方舆纪要》中,则作陈宠,未知孰是;但不论李或陈,在史书中均未查到他的传略。蔡襄本人在桥成后,写了一篇《万安桥记》,因在万安渡上故名万安桥,也可见洛阳桥的名称,到了南宋以后,因“南渡”的人日见其多,才逐渐盛行起来。蔡襄的桥记,后人为之刻在碑石上,现存桥南的蔡襄祠内。因蔡襄是有名的书法家,历来传说碑文是他的亲笔(也有人说是他的曾孙蔡棣写的),于是称颂云“当与桥争胜”。碑石上的刻文如下:“泉州万安渡石桥,始造于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四月庚寅,以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十二月辛未讫工。累趾于渊,酾水为四十七道,梁空以行,其长三千六百尺,广丈有五尺,翼以扶栏,如其长之数而两之。靡金钱一千四百万,求诸施者。渡实支海,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职其事者卢锡、王实、许忠、浮图义波、宗善等十有五人。既成,太守莆阳蔡襄为之合乐宴饮而落之。明年秋,蒙召还京,道由是出,因纪所作,勒于岸左。”文虽不长,但记下了几项重要事迹。一是造桥时间共六年八个月;二是桥长三干六百尺,有四十七孔,桥宽十五尺;三是造桥经费一千四百万,由募捐而来;四是负责造桥的人共十五位,内五位列名,两人是和尚,三人大概是募捐和管事务的,其余十人名未列,想是设计和施工的桥匠,和尚二人想系为募化和监工的,其中义波和尚,特别有功,至今桥上有他的“真身庵”。那时及稍后的福建桥工,几乎无一桥无和尚参加的。文中“累趾于渊”即建筑桥墩,为造桥的关键工作,惜文中未详。但蔡襄在桥成后的隔年,“道由是出”,可见桥成无恙,筑墩的方法是可靠的,是什么方法呢?《福建通志》纪桥的长和宽后说“以蛎房散置石基,益胶固焉”,又《名胜志》中叙万安桥文中,亦有“桥下种蛎固其基”之语,《通志》又云“元丰初(公元1078年)王祖道知州事,奏立法,禁取蛎房”,则桥成后二十年,蛎房之效益著,故立禁取之法。

究竟蛎房对桥基的作用何在呢?罗英所著《中国石桥》中,由于参阅古籍,广集传闻,并证询蔡襄后裔,认为洛阳桥的建筑方法如下:在江底随着桥梁中线,满铺大块石,并向中线两侧,展开至相当宽度,成一条整体的横过江的矮石堤。但洛阳江水深流急,所抛石块,小的易被水流漂失,大的平时尚能稳定,但潮汛遇风,仍可漂流入海。如何将石块胶成整体,成一大问题,因那时石灰浆在水中不能凝结。后来多方探寻粘合材料,看到在这江里,“盛产牡蛎,皆附石而生,初如拳石,四面伸展,渐长至一、二丈,崭岩如山,俗呼蚝山。”因而就想出,在所抛石块上,繁殖蛎房。试之果然生效,就用作桥基,在上面建筑桥墩。用大长条石齿牙交错,互相叠压,逐层垒砌,筑成桥墩。墩的上下游两头,俱作尖形,以分水势。桥墩间距离不一,视所采用的石梁长度而定,两墩间净孔,约在一丈五、六尺上下。沿岸开采的石梁,预先放在木浮排上,等到两邻近桥墩完成后,即趁涨潮之时,驶入两桥墩间,俟潮退,木排下降,石梁即可落在石墩上。石梁上铺桥面,旁立桥栏,全工告竣。这样筑成的桥墩底盘,即现代桥工中的所谓“筏形基础”。现代桥工的“筏形基础”方法,运用还不到一百年,而我国桥工在近九百年前就已运用,可算我国桥工的一个贡献。

关于洛阳桥的兴建,神话很多,录其一则。《闽书》云:“是桥也,坦夷如官道,可三里余,扬州‘二十四’,空悬月夜,吴江‘飞压’,仅表虹垂,兼以忠惠(蔡襄)记文,书笔并精千古,于是好事者竞传桥异,谓桥未兴时,深不可趾,忠惠为檄,使隶投之海而告之,隶叹息曰,茫茫远海,何所投檄,买酒剧饮,醉卧小艇上,醒而起视,则檄已换,第书一‘醋’字。忠惠公曰,神示我也,当二十一日酉时潮退可址也。”又传此隶名夏得海(下得海),桥上曾有“夏将军庙”。关于“醋”字神话,传说最广,许多洛阳桥记载中,几乎无一不提此事,并且一般都解释为“二十一日酉时”,“廿”“一”“日”“酉”合起来,恰是“醋”字。这是一种附会的说法,酉时已经天黑,如何能施工呢?按宋代历法“建寅”,以正月为寅,则酉为八月”,上引《闽书》云“二十一日酉时”,其“酉时”或为“酉月”即八月之刊误,而八月二十一日正是大潮趋弱之时,适合施工需要。是何种施工呢?并非江底抛石之工。据明代姜志礼《重修万安桥记》中有云:“昔忠惠公以二十一日安桥,今须事也,及是日,滔天之水果自东来(此文有误,应是弱潮),石梁遂上。”说明利用潮水,为的是“上”石梁,而非下石基,即罗文所说,石梁在木排上,随潮水涨落,安装在桥墩上的工作。至于一般施工,每日皆可为之,不像用浮排上石梁,是要选择适当的潮水涨落的。

关于“蔡状元起造洛阳桥”的故事,流传已久,但经考证,发现一些问题,值得讨论,今试为解答。

(1)蔡襄与洛阳桥。根据宋代欧阳修所作《端明殿学士蔡公襄墓志铭》,明代徐勃所作《蔡忠惠公年谱》及蔡襄本人诗文集,他两度为泉州太守,第一次赴任在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二月初七日,闰三月诏移知福州,六月离泉,八月初四日赴福州;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再知泉州,七月初一赴任,五年秋,召拜翰林学士权三司使,六年二月就道。洛阳桥工程,从公元1053年农历四月到公元1059年农历十二月的六年八个月中,蔡襄在开工后三年才来过不足六个月,隔了两年再来,离完工也只有十六个月,这样看来,好像他对桥工,并无多大关系。可是,为何说这桥是他造的呢?《宋史·蔡襄传》载他“徙知泉州,距州二十里万安渡,绝海而济,往来畏其险,襄立石为梁,其长三百六十丈,种蛎于础以为固,至今赖焉。”这记载应当可靠,不过不够详细;但在《福建通志》中找到了答案,这里说:“皇祐五年,僧宗己及郡人王实、卢锡倡为石桥,未就,会蔡襄守郡,踵而成之。”文中“倡”、“未就”、“会”、“踵”、“成”等字,说明了在皇祐五年开工,但没有成就,等到蔡襄来,才把工程接过来,提出施工方案,将它完成,什么施工方案呢?一就是“种蛎于础以为固”;二就是利用潮水,浮运石梁。

“蛎房”是牡蛎的壳聚凝而成的,在汕头海边,久有利用蛎房筑堤的方法。1970年根治海河时,在海边就遇到坚实的蛎房成岩,长221米,宽1so米,厚2米,开挖困难,严重影响到施工进度,就是一证。在洛阳桥,不是用它代替石块,而是用以胶凝石块。还有关于和尚问题。《通志》中说是“僧宗己”,而蔡襄写的桥记中说是“浮图义波、宗善”,可见开工之始,宗己并无大用,蔡襄来泉后,义波、宗善才能发挥作用。

(2)蛎房和潮水的利用。这和蔡襄本人的经历有关。《宋吏·蔡襄传》云:“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人。”但蔡本人在他写的桥记中云,“太守莆阳(即莆田)蔡襄为之合乐宴饮而落之。”究竟蔡是仙游人还是莆田人呢?这两地相距不远,但莆田靠海,两地的生活习惯是有些不同的。蔡襄的父亲是莆田人,母亲是仙游人,蔡幼年常住仙游,不过莆田是他出生之地,他对沿海劳动人民的丰富经验应有所闻,知道海潮涨落及蛎房作用,后来便应用到桥工上了。

(3)关于醋字神话。《泉州府志》中有一段记载,说它是同蔡锡有关,而不是同蔡襄有关:“宣德间(公元1426—1435年),蔡锡知泉州,先是洛阳桥圮坏,故石有刻文云‘石摧颓,蔡再来’,至是锡捐俸修之。海深不可趾,锡檄文海神,遣卒投之,卒醉卧海上,审视檄面,题一醋字,锡曰酉月廿一日也,至期潮果不至(?),桥成,民祠于蔡忠惠祠畔。按明《列卿传》亦以移檄海神为蔡锡事。”这段资料很可贵,因为很多讲蔡襄造桥的文中,都要提到这个“醋”字神话,而其可靠性,实有问题。首先,蔡襄当时在泉州是很有名声的,他提出的施工方案,群众不会反对,无须借助于神话。其次,洛阳桥上的修桥碑文中,凡提到这个神话的,都写于蔡锡以后,而非以前。再其次,各文中,对这醋字的解释不一致,有的说是“酉时”,有的说是酉月”,而酉月正是蔡锡的解释。从情理推测,蔡锡是修桥而非造桥,施工方法尽可依照前例办理,可能是关于利用潮水一事,发生疑问,故蔡锡编制出这神话,甚至假托说是以前蔡襄的故事,以期动听,因而这故事就传开了。由于蔡襄的名气大,后来传说蔡锡的故事,提到这个姓蔡的泉州太守如何修洛阳桥,很容易把它当作蔡襄的神话。姑借此一说,以待续究。

(4)蔡襄的状元。蔡襄是状元,在民间传说极广,然而在“官书”里,他并不是。他生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l0ll元),死于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在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中进士,年仅十八岁。在唐代,进士中的第一名,称为状元,但在北宋,各省省试韵第一名就称状元,即是后来的所谓会元,而蔡襄都不是。到了南宋,恢复廷试第一为状元的制度,但加了一条特例,即中进士时,名列中优等,后来做官立功多次者,也可称状元。蔡襄是北宋进士,曾以龙图阁学士身份做过开封府知府(与包拯同),又升端明殿学士,因而做官立“功”了,人们就把他当作南宋进士,称为状元。

以上是附带谈到蔡襄有关的几个问题。

当然,洛阳桥这样艰巨工程的成功,最根本的还是由于不少桥工巨匠的贡献,不能把它只归功于蔡襄。据《泉州府志》,“石匠四至,各呈其艺,有献石狮子者,其发玲珑有条理;又一人所献,其口开处小容指,有珠圆转在口中,殆不可测。”当然“四至”者中,不乏桥工巨匠。参加桥工的劳动人民,胼手胝足,倾沥血汗,虽然《桥记》不载其名,但其功德巍巍,与桥共存,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抹煞的。

洛阳桥告成后,举国传闻,《八闽通志》载诗二章,其一曰洛阳桥,诗云:“一望五里排琨瑶,行人不忧沧海潮,憧憧往来乘仙飙,蔡公作成去还朝,玉虹依旧横青霄,考之溱洧功何辽,千古万古无倾摇。”历代诗人赞美者尤多,如明代徐勃诗:“路尽平畴水色空,飞粱遥跨海西东,潮来直涌千寻雪,日落斜横百丈虹。”明代凌登名诗:洛阳之桥天下奇,飞虹千丈横江垂……约束涛浪鞭蛟螭,雄镇江南数千里。”录此以见一斑。更动人的是将造桥故事搬上舞台,我在幼年时曾看过一出京剧,就叫《洛阳桥》,是个“灯彩戏”,演出“三百六十行”中各行艺人,手持各种彩灯,象形工具,手舞足蹈,兴高采烈地过桥景象,并在唱词中道出他本行业因桥受益的感激心情。我当时也为这桥的故事所感动。后来事隔多年,在这桥上读到清代方鼎所作的一篇碑文《重修宋蔡忠惠公祠记》文中有云“余少于氍毹中见里开演蔡端明洛阳桥事,岁必数四”,碑记写于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才知道舞台上演出这类戏,由来已久。以桥为名的剧曲,原来很多,但像这样专演造桥故事的,却极罕见。

洛阳桥的最大影响,仍然在桥工方面。各地闻风兴起。看到这样困难的巨大桥工,居然胜利完成,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也壮大了胆量,于是在泉州首先掀起了“造桥热”。仅在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便有十座石桥的兴建,其中有的比洛阳桥还要雄伟,如晋江县安海镇的跨越海湾的安平桥,长达五里,致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闽部疏》中有云“闽中桥梁甲天下”,推崇洛阳、安平两桥,为全省桥梁增光。

一座桥建成后,不但要胜任过桥运输,还要能抵抗天灾人祸,洛阳桥在这方面是经受了考验的。据统计,关于地震,自公元1290年至1722年的432年中,成灾52次,平均八年一次,桥被损一次;关于飓风,自公元1343至1752年的409年中,成灾21次,子均十九年一次,桥被损一次;关于水患,自公元1066至1760年的694年中,成灾57次,平均十二年一次,桥被损坏三次。受天灾的损坏,平均约一百年一次,而在公元1596至1722年的126年中,损坏达六七次之多。这些数字,当然还不完全,但已可看出灾害的严重了。此外还有战祸,如《读史方舆纪要》载“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官兵败倭于此”,“昔延平王郑成功,曾据此桥,大战清兵。”《闽部疏》云:“洛阳桥……近南岸一山,皆大石,倭乱时,城其上而楼之,扃钥甚固,倭不能过洛阳之南。”根据《泉州府志》及历代修桥碑文记载,洛阳桥修建至今,历时九百多年,先后修理和重建,达十七次之多,其修理时间相隔最长的约一百七十余年,平均约五十年修一次,其中较大的有:宋代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因飓风侵袭,遭受毁坏,作了首次修理,但距建桥时间已八十年;明代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因地震,飓风和水患,大修;宣德初年(公元1426年),桥址下陷,潮至漫桥,将桥墩增高三尺;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桥梁断其三间”,为之修复: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石基损坏数处,重修,乃严厉禁止取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地大震,桥梁圮,址复低陷,进行大修;清代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重修;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因历经多次飓风、地震和水灾而桥崩,至此修复;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重修;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桥倾圮大修;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因洪流冲击,桥墩有倾圯之虞,修理一次。此后未见大修,桥身日见损害,到了公元1932年,已经破坏不堪,几于不能行车,由当时驻在闽南的“第十九路军”,将桥大加修理,恢复原来桥墩,在上面添筑矮墩,提高路面,在矮墩上建筑钢筋混凝土桥梁和桥面,原来墩上石梁,仍予保留,于是全桥改观,可通大型汽车。抗日战争时,又遭日本侵略军破坏,1946年用军用钢梁,架设两孔,暂维交通。解放战争时,国民党反动派大加破坏,桥身被炸毁数段,桥上文物损坏十之八九,幸桥墩无恙。洛阳桥经受了几百年的灾难,依然屹立,足见创始工程的功绩。

解放后,洛阳桥历经修整,面目一新,现在实况如下:从北岸惠安县境起,有石垒桥堤一段,桥由堤接出,经过一个小岛,名中洲,继续南展,达于南岸晋江县境。桥长834米,砌出水面的船形桥墩四十六座,墩上桥梁、桥面和桥栏,全部用钢筋混凝土筑成,桥面宽7米,桥栏高1.05米。桥上附属文物及建筑如下:1.亭两座,一为中亭,另一为“西川甘雨”亭,均在“中洲”上,中亭内有修桥碑石十二座及摩岩两方;西川甘雨亭原为祈雨之地,内有“天下第一桥”横颧。2.佛塔五座,全为石构,计有四种形式,均筑于桥旁扶栏外。3.石刻武士像四尊,分别立于桥的南北两端,均戴盔披甲,手持长剑。4.纪念建筑物三所,一为蔡忠惠公祠,在桥南街尾,曾奉祀蔡襄,重修多次,内有蔡书《万安桥记》碑一座,另明、清碑记八座,又有明代蔡锡石像;二为昭惠庙,在桥北街旁,内有“永镇万安”匾额,所奉祀者可能为“镇海之神”;三为真身庵,在桥北洛阳街靠海处,为了纪念造桥和尚义波而修建的,此地原系他所住的茅舍。5.有关洛阳桥修建的碑记二十六座,分布在桥中亭周围及桥南蔡襄祠和桥北昭惠庙等地。一座桥的兴建及修理的石刻碑文,有二十六座之多的,恐怕在国内桥梁中为仅见。这不但说明这桥的兴建艰难,修理繁复,更重要的是这桥与人民生活,该有多么密切的关系。

 
→回复
 

游记·攻略
 世界稀有的“白水洋”景观
 鼓浪屿、厦门三日
 武夷山俩人游
 名扬海内外的湄洲妈祖祖庙
 五一厦门永定南靖游(永定南靖部分)(续)
 五一马尾一日游
 厦门周边游:漳浦天然岩画与龙海古火山口
 厦门周边游:永定客家土楼
 永定(南靖)土楼记(七)
 世界文化遗产→沼泽地和贵楼

相关·资讯

更多·图片
东海之巅2 东海之巅2
峡谷奇峰 峡谷奇峰
三坊七巷19 三坊七巷19
海景千禧大酒店 海景千禧大酒店
雨中的水帘洞景区 雨中的水帘洞景区
沧浪阁 沧浪阁
更多风景图片